林庆国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F. Harary)曾说过,“一图胜千言”。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图形技术,思维导图能够通过图画、色彩或符号显性地表示出在人类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实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最后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认知模式,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体现了知识相互关联的性质,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将学过的内容与新的学习材料进行结合,或者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以旧代新最终实现知识的建构。
就词汇记忆而言,思维导图可以以丰富的形式,将不同角度的词汇学习和活动有效结合,这样词匯学习就从一个静态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词汇含义,在合适的情境中可以运用词汇进行交流,有利于认知加工层次更深,也使得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不再脱离现实。
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使用有着广阔的空间。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和学生开动脑筋,将学习的大量零散词汇通过思维的发散连成一定的词汇网络,词汇学习将变得不那么让人畏惧。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由熟词助记生词
英语生词与学生已经掌握的词汇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应善于观察,发掘生词与熟词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看到生词,联想熟词,最终实现词汇知识的建构。
(2)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构词助记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思维导图与词根词缀记忆法进行结合,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词汇与词根、词缀的关系,加深词汇记忆。例如:
(3)利用思维导图分析词源助记词汇
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积累高频多义词时也是不可多得的利器。教师可以借助词源字典建立立基本义 (或词源义) 和衍生义之间的联系,紧紧抓住贯穿始终的基本义,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记住其他相关义项。例如:
(4)利用思维导图图解助记词汇
教师在展示新词的时候如果能将释义与图片结合在一起,以思维导图图解形式呈现的话,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5)利用思维导图编故事助记词汇
教师可以结合模块的话题借助思维导图将目标词汇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以帮助学生学习词汇。例如
Li ning used to be a famous gymnast, and he won a lot of medals. After he retired from sports, he started a sportswear brand with his own name. The slogan of the brand is “Make the Change”
(6)利用思维导图归类助记词汇
思维导图有着非常强大的的分类归纳功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具体说来,就是将已掌握的词汇和生词混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分类,然后绘制出词汇思维导图。例如:
(7)利用思维导图滚雪球助记词汇
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发散性的特点,以一个短小词汇为出发点,向外发散出尽可能多的包含这一词汇或与这一词相关联的其他词汇,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复习词汇时使用。
思维导图作为词汇记忆的一种策略和工具是切实可行的,它不但能提升了学生们的词汇保有量,使得学生们的词汇变得丰富,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此外思维导图形象直观的方式还有助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带来的快乐,积极主动去学习英语词汇。希望本文能为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