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我国学生教育培养中主要的内容,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效度。将德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补充与创新,凸显语文人文性教育形式,从情感、思想上引领、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此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提出初中語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及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初中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工具性的教育课程,蕴含丰富多元的人文性教育内容,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效度。然而,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缺乏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引领,使语文人文性没有得到发挥,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新时代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德育教育的渗透,彰显语文育人效度,提升学生道德素养,进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十分重要,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素养。初中语文课程中包含较多的人文素养知识,但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教师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使语文教学流于形式。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借助语文人文性知识内容,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更好的提升自身道德素养,进而健全学生良好人格品质。
以德育教育为导向开展的初中语文教学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创新教师单一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知识探究平台,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新颖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使学生在知识探究中更好理解语文知识内涵。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及路径
(一)更新教学、学习观念
从初中语文教学形式开展层面来看,推进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师、学生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学习观念。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同身为教学的主体地位,应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及时转变教学、学习观念,使德育教育更好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初中语文育人效度。首先,教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改变语文教学中注重知识传递,忽视德育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念,所开展的一切语文教学活动,都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以德育教育更好的教育、管理、引领学生,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应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挖掘其中的人文性教育素材,加以运用,通过学生知识学习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以此促进自身教学观念、行为的转变。其次,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开展培训工作,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发挥语文根本性教育效度。最后,教师身为学生学习中的引领着,在教学方法、观念变革的同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摒弃被动式学习观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
(二)重视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的熏陶与培养,发挥德育教育功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初中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形式,不仅具有形象美、艺术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特性,更蕴含无可比拟的情感美元素,以此彰显语文教学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解读语文文本,探究文本中的情感,引领学生阅读文本,使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共鸣,体会文本中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以此情感教育、熏陶、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背影》课文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文本,对文本具有大概的认知,之后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且引领学生通过再次阅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父与子之间的感情深入理解,之后教师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以“父与子”为主题,引领学生想象、思考自身与父亲之间的情感,以及父亲运用那种情感来表达对自身的爱,促进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形成共鸣,抒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亲情观念,实现语文教育的有效性。
(三)重视榜样教育
榜样的教育力量是无穷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德育教育为导向,重视推进榜样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榜样教育是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较为符合学生知识接受需要,树立楷模,使学生以楷模为榜样,规范自身一言一行,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在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榜样素材千千万万,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楷模。例如:学生喜好读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读什么书,诸如鲁迅先生的书,教师向学生传递鲁迅先生的事迹,引领学生探析鲁迅先生写作风格等形式,增强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进一步了解,使鲁迅先生成为学生写作、读书层面上的楷模;针对具有爱国意识的学生,我国古今中外包含较多的爱国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将故事形式,将人物故事传递给学生,诸如戚继光、雷锋、林则徐等英雄事迹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对人物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人物身上的精神感染,以其为榜样,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以德育教育为导向,可以向学生传递一种精神,立足于课文知识内容,引领学生探究书本知识内涵,通过文本中的事迹感悟学生。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中,教师为学生讲授我党在抗日中的艰辛以及共产党员在抗日中的百折不挠的精神等,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传递的情感,使学生以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意识。
(四)创新教学方法
以德育教育为导向开展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感受德育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情操。素质教育理念下,生成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诸如案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教学方法,能够创新语文教学形式,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以此增强语文教学质量。在传统教育中,语文教学重视理论教学的开展,忽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导致学生虽然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但实践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以德育教育为导向开展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推进语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进而实现初中语文育人教育特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创新语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推进德育教育的开展,实现语文育人教育成效,进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策略[J].名师在线,2019(27):16-17.
[2] 朱健,石婧枫.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9(28):49.
[3] 陈涛涛.浅析新时代下以大学语文渗透高职德育教育及职业能力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9):105-106.
作者简介:杨龙生(1980年9月—),男,汉族,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人,本科,一级教师,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有六届教授毕业班经历,并且都取得突出成绩,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初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