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飞
摘 要:法律意识培养是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政治教学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意识到对青少年开展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在约束中学生日常行为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探索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其法律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思想政治课程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能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此同时,法律教育也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开展,通过教育教学的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为法制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要和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探索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不仅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能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被很好地保护起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难以接触到社会的复杂性,从而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时,难以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因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学会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二)降低学生的犯罪率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行为意识上都存在较为冲动的特征,容易出现做事不计后果的情况,思想较为不成熟。通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辨别违法犯罪行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明确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进而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律观念,有效降低学生的犯罪率。
二、初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政治教学不仅引导学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内容,还要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课堂教学环节,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围绕考试重点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法律意识提升,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内容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1]。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就需要端正教学理念,从教学思路上进行转变,重视法律意识培养,将课堂教学内容和法律意识培养有机结合,整体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法律意识。
例如,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还要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为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政治思维。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这类假设性问题进行探讨,在同学间交流中促进学生对法律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端正对法律的看法,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奠定教学基础。
(二)明确初中政治教学目标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师务必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环节,对初中政治教学进行创新。通过初中政治教学,一方面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政治教学提升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从本质上来讲,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就包括了权利义务意识,通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不仅要促使学生明白自身的权利,还要引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明白规范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做守法的公民》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分解,基于“谨遵法律要求、预防违法犯罪、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等教学要求,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意义[2]。
(三)整合多种教学手段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还要整合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法律知识的教学具有一定难度,知识内容灰色难懂,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还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整合,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保障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还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营造开放、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教学《建设法治中国》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课堂导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等进行讨论,提炼出法治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相对自由的政治学习环境,发散学生的政治思维,有效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合生活实际与法律知识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还可以将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从而构建起有效的法律意識培养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3]。除此之外,将生活实际与法律知识相结合,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政治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讲解到与民主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我国的政治体制、民主形式等内容讲起,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政治民主与能够体现民主思想的事件结合到教学实际中来,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民主,树立正确的民主法治观念。
三、结语
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常常会由于遇事冲动而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通过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一方面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降低中学生的违法犯罪率,确保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成长阶段,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在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要将法律意识培养置于重要的地位,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谭柏芝.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26+33.
[2]孙彩霞.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法治意识的巧妙渗透分析[J].名师在线,2018(06):26-27.
[3]刘艳波.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