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2019-09-10 07:22米玛次仁
锦绣·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路径古诗词初中语文

米玛次仁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实施,作为语文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诗词逐渐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也逐渐增多,且日渐深化。但是当前研究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相关文章却较少,因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以及新路径的探索上,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初中语文古诗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新路径

前言

古诗词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品、范例,对语言文字的运用非常慎重讲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也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是经过认真挑选的,难易程度也符合初中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心理等各方面发展水平,初中生可以通过古诗词的学习,领略生活的真谛、人生的哲理;沐浴教化的雨露、人格的光芒;感悟高雅的志趣、凌云的壮志;体验幽微的情怀、绮丽的思辨。对于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自身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都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师教的方面

(1)教学目标应试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真正成为一种文学作品体裁的品析教学,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新课标》要求下的中考试卷出现的古诗词相关试题题型而进行知识性的针对教学和记忆性的背诵默写,只要考试中学生能够不失分,许多语文教师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诵读、去赏析、去品味古诗词。何况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常常是把古诗词教学课上成呆板的翻译课,或是对教辅资料的复述课,缺乏对古诗词背后所蕴含的生动故事、丰厚文化的解读和渗透,没有对比性教学也没有课外延伸,使古诗词教学缺少人文性的色彩和精神性的熏陶,表面上学生笔记记录的密密麻麻,看似收获颇丰,但完全是以应试为目的,长此以往,不仅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也很乏味,丧失了古诗词教学本来的意旨和特色。

(2)教学方法概念化。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是从古诗词文本本身出发,而是把作者的时代背景、古诗词意思、艺术表现手法、意象等都作为概念来分析介绍给学生,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处理和吸收,直接把这些概念化的知识作为结论死记硬背。古诗词大意的理解对于一般学生来说都不是问题,可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词被分解得七零八落,毫无美感可言,与孔子所说的“微言大义”相去甚远,这样概念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忽略了学生对整首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使古诗词应有的美感与妙处体现不出来,还严重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掘与提升,更谈不上借助古诗词学习去掌握一种文学体裁的鉴赏方法、发展思维更或是提升品味的效果目的。

1.2学生学的方面

(1)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直接影响着古诗词学习的效果。笔者在实习期间为了更好的了解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原因,课下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老师,考试要考啊。”不少同学给了我类似的回答。诚然,古诗词对人成长的影响可能是缓慢的,甚至是不明显的,因此大多数初中生有“古诗词无用论”的心理。

(2)学习能力不足。古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含有的晦涩难懂的字词致使学习古诗词必须付出一定的耐心和精力,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对于课程的学习内容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还是依赖教师课上详尽的讲解指导和教辅资料的辅助。对于课外古诗词的积累学习更是缺乏探究意识,不能很好的结合、联系、比较课上的学习内容,不能灵活迁移运用课上的学习方法,一旦遇到课上没有讲解过的古诗词,又束手无策,因此学习古诗词的成就感也不明显。这样日积月累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严重导致初中生古诗词学习能力不足。

2.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理念革新及新路径

2.1立足于诗词诵读

古詩词讲究平仄,极富音韵美,诗人在创作时,其内心世界的意象包括旋律、节奏,与外部世界在某些属性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构成了一种主客观彼此观照的粘连,形成一种主体的精神世界与客体的物质世界异质同构的现象,一种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之间的粘连,体现了物我同在的统一和融合。在这样一种融合的过程中,作者通过语言、节奏和韵律表达出来,使古诗词意气风发,美妙动人。读者通过诵读古诗词,可以对古诗词中的规范语言有更加深刻、全面、整体的认识,并在脑海中留下系统、条理且连贯的印象,以便记忆。而今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重背诵,轻诵读”的现象十分严重,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认识到诵读是古诗词学习者能够快速进入、有效记忆古诗词最便捷的途径之一。例如,在讲授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先用平淡的声音诵读出“君问归期”的期盼、渴求,用低重的声音诵读出“未有期”的无奈、怅惘,再用舒缓的由高到低再到高的音调,诵读出“巴山夜雨涨秋池”的伤感愁苦;然后用语速稍快、由高到低再到高的曲调,诵读出“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希望、喜悦,最后用缓慢的由高到平再低的曲调,诵读出“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悲凉、痛楚。

2.2立足于诗词背景

在进入古诗词教学之前,要排除学生与古诗词的时代隔阂,消除学生对古诗词呆板、晦涩、僵化、枯燥的认识,首先要“知人论世”,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与所处时代,如成长环境、性格思想、处世态度、文化修养等。通过作者简介、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等这些外围或边缘知识进行讲解渗透这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研读和理解古诗词有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创作动机和目的,还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悠久的古诗词所呈现的思想情感有更切实的理解和体会,更会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思考触角,产生对古诗词深层次探究的冲动和渴望,最终帮助加深古诗词生命灵性的自我理解,为师生突破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授杜甫的《望岳》时,讲到作者,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以前读过的杜甫的诗谈谈对他的了解,学生会说到他们熟悉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两首诗的基调,加以补充杜甫的诗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安史之乱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艰难困苦、疾病缠身,所以他的诗大多是沉郁顿挫的风格。

3.结束语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论题,但其符合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因此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不能绕过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韩晓琳.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中华少年,2017 (18):76.

[2]赵雪芝.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对策[J].神州,2017 (9):84-84.

猜你喜欢
新路径古诗词初中语文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