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2019-09-10 07:22史福明
天津教育·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数学

史福明

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一学科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再加之学生在数学基础和接受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就导致了许多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一直是困扰每一名数学教师的难题,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完成学困生的转化,使之摆脱“学困”的帽子,从而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这是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我从学校、家庭、自身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重视激励评价、增强学习体验、渗透数学思想、家長配合等教学建议,希望与各位教师共同学习。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

首先,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态度绝对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学困生采用一种冷漠或者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其的要求就是可以不学,只要不要打扰其他同学就好,更有甚者对其进行辱骂。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也有样学样,他们会孤立学困生。其次,教学方法的失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教师对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所有学生同等对待,这会导致学习成绩差异的不断累积,从而使学生缺乏自信,沦为“学困生”。

(二)家庭方面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不关心是导致学困生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节奏变快,一般家长都会将孩子的教育交给教师,将孩子的生活交给爷爷奶奶,而自己只需要提供孩子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而教师要面对全班学生,爷爷奶奶的年龄太大,这两点导致他们对学生难免有所忽视,父母常年缺乏关心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只是自由懒散地混日子,这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自身方面

首先,学生可能缺乏学习的意识,他们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其次,智力的因素也是导致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之一。个别学生反应比较迟钝,接受能力比较差,因此在学习上比较吃力,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最后就是学生可能存在的身体原因,他们的体质较弱,导致他们无法将精力全部投入学习,从而导致学困现象。

二、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拥有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帮助学困生建立起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那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及时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依托有效载体来实现新教学手段的优化创新,以此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数学中抽象的知识会让学困生无法容易地理解,从而产生数学很难的心理。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比如,现代信息技术凭借自身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独特优势,可以广泛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地更具形象化和生动化,让学困生意识到学习并没有那么困难,在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帮助学生重拾数学学习信心。

(二)重视激励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基于此,我们在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调动。对于小学生这一教学群体而言,正面鼓励和表扬要远比负面说教与呵斥更具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其及时肯定和鼓励。比如,只要学困生在作业完成程度或小测成绩上有进步,我们就可以给他们一些“看得见,摸的着”的奖励,以此帮助学困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学生感悟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低,对于较为抽象的数学原理理解较为浅显,无法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思想方法开展学习。通过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数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学渗透的过程,切忌过分注重结果的教学。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利用游戏歌谣等形式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我在教授《加与减》的过程中,就在课堂上通过小游戏来创设轻松的氛围。我组织学生分别持有加法、减法和分别画有一到十数目不等的苹果的卡片,然后让学生根据我给出的具体数字进行自由结组。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将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苹果卡片,在轻松的氛围中将数形结合的理念扎根于脑海中。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萌芽,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以一种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教师在创设情境使学生增强体验的同时,不应过分强调情境塑造的娱乐化,要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教学知识好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数学能力的同时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在交流感悟中,渗透数学思想

一道题往往会有多种解法,我们要选择哪种解法呢?通常我们都会择优而用,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用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教师可以借此渗透优化思想。

教师:新学期开始了,丽丽去商店买了3本笔记本,每本2元,那她一共花了多少钱呢?

学生:2+2+2=6兀。

教师:是的,我们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把每本笔记本所花的钱相加,很容易算出是6元。那她如果买了8本笔记本,你们是不是也这么计算呢?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寻找最优的解题方法。通过交流分析,学生得出,用表内乘法口诀解决最快捷。通过这种交流感悟,让学生感受优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优化思想的建立,不是靠教师的命令去强制推行的,教师要在平时的解题中一点一滴地渗透,让学生树立优化意识,自觉追求解题的最优方法。

(五)家长配合,共同努力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绝对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让家长配合教学工作,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充分重视学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不是将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和教师。虽然现如今,大多数的家长工作比较繁忙,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手段也在增多。这时,我们就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与意见的交换,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够从自身出发,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我就经常跟一些学困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发现,那些被父母关心的学困生往往比没有父母关心的学困生更具有学习的动力,学习上也更加认真。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不光是要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一起努力,是学困生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策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思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进而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让学生自身得到充分发展,进而促使小学低年级学困生的有效转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范娱艳)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家长错了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长请吃药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犯错误找家长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