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喜龙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031-0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传统以人力劳动为主的农业逐渐被摒弃,劳动强度大幅下降。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普及,其应用的适应性逐渐突出,当下最主要的矛盾在于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协调性。分析了现阶段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发展趋势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现状;发展策略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是其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农业机械可完成农产品的各种作业任务,如种植、收获、保护、初加工等,使生产经营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农艺技术依靠种植经验的累积,让区域种植更具适应性,包含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如收割、施肥、灌溉、耕种、栽培、育种等。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现状
1.1 农艺技术科学性不高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验积累大多依靠人类经验,真正能够应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少农业生产工艺在当下的机械作业下无法完成相关要求,因此仍旧以人工作业为主[2]。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追肥作业大多为人工完成。在机械化作业下无法确切保障施肥量,达到精准施肥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追肥工作。在我国,农艺要求的追肥机械尚处于研发阶段,无法完成精准化作业。
1.2 农业机械应用不足
农业机械在农村没有广泛推行的首要原因在于其售价过高,不少农民不愿花费成本完成农业机械化转变。近年来,尽管我国在此方面的技术飞速发展,但在成熟程度上仍不及农艺技术。目前我国农村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使用的机械大多为小型农机,如联合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在我国应用较少,容易出现资源浪费或各工艺间无法有效衔接的状况,而影响机械化作业的成效。
1.3 农机与农艺制造不匹配
农业机械是为了适应农业而产生的,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在农业知识上缺乏经验与储备,导致在农业机械制造或设计过程中无法因地制宜发挥效用,在农民手中逐渐成为摆设[3]。以宁夏枸杞为例,枸杞的采摘工序较为烦琐,长期以来人工采摘造成了较高的成本费用,对枸杞产业的发展产生制约。曾经有一款枸杞采摘机在当地推广,却最终未受到农户青睐,是因为该设备会直接将没有成熟的枸杞一同摘下,这不仅影响了枸杞品质,还造成了果实的浪费。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必须在效率及便捷性上超过人工作业,才能够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
2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对策
2.1 加大融合程度
在农业机械生产、研发、推广等各种操作中均应认识到目前农业的发展需求,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顶层设计以及合作机制,在技术模式上深度融合,让农机与农艺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创新管理机制,实施技术培训指导,实现技术融合。强化农机与农艺的相关知识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夜校、讲座、劳动力转移项目、阳光工程等形式展开培训,让农民认识到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理解农机与农艺融合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2.2 充分利用多方合作
由于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必须依靠多部门、多学科相互交叉与配合,才可实现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首先,利用企业互助与政府引导,联系农机与农艺推广部门,选择适合的农业机械,让农民看到其作業能力。其次,加大普及与推广力度,提升农民认知,在标准化农业技术作业下提升农机的应用适应性。最后,可建设二者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平台,组织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对关键点进行突破,打破传统农机与农艺分开发展的局面,从理论层面相融合,为实际融合性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2.3 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农业机械在农业作业中得以充分应用的根本保障。对于已经从事农艺技术研究或农机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培训方式弥补其在两方面知识上的不足,让农机与农艺双方面知识能够融会贯通。通过学术交流,让农民、农机推广人员、农艺研究人员、农机研究人员充分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让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更具合理性与全面性。除此之外,可联合高校建立相关专业,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
综上所述,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考虑到融合状态下的发展趋势,双方工作人员需努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让二者的融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 1 ] 郑保新.试论农业生产中的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226.
[ 2 ] 唐春梅,牛淑卿,屈振华.河北省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集成与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9):221-223.
[ 3 ] 覃万玲.浅谈荔浦县柑橘产业发展中的农艺创新与农机应用的融合[J].南方园艺,2018,29(03):21-24.
(收稿日期: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