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万钎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008-0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农业因科技、经济的推动而发展迅速,不论是农业机械化还是种植技术,均面临着较大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从农业机械化以及种植技术出发,先对二者作了基本概述,随后针对其关系展开探析,阐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促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提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期为推进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关系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对于经济结构而言极为基础和关键,对于经济水平影响较大。现阶段,现代农业在机械化、种植技术方面进步明显,但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仍旧显得相对滞后。例如,农业产业在规模化、产业化方面程度不高,若想推进农业进程,便需要从种植技术出发展开深入探索,有效增强机械化。
1 农业种植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概述
农业机械化通常受政治与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在机械化方面的起步滞后于西方国家,建国之后才逐步发展机械化。20世纪60年代,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后出现了亦工亦农的机制;70年代,农机、农业部分得到整合;80年代又逐步出现了“精耕细作”这一具备中国特色的机械化方式;到90年代,我国将种植技术与机械化相结合,这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从粮食作物向着经济作物转变具有重大意义[1]。
从上述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将农业种植和机械化发展分成如下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化发展,该阶段主要以种植技术为基础,有效地呈现了生产需求与种植技术;而第二阶段则是机械化、种植技术互相适应的阶段,但也伴有诸多矛盾;第三階段,机械化因科技推动而发展迅速,农业发展与生产需要相契合,综合性质的生产技术也逐步出现;第四阶段,农业因SPAC等系统理论的推动而得到明确指导,同时农业种植技术、机械化等实现了有效的配合应用,逐步实现了从土壤至植物再到生态系统的一套综合性应用[2]。
2 农业种植和农业机械化关系探析
2.1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种植技术的影响
2.1.1 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提升
农业机械化因经济、科技的推动而迅速提升,许多机械设备投入到种植当中,有效地推动了种植技术的发展,生产条件也随之得到强化。过去机械水准不高时,农业种植仅仅是借助人力或者是畜力进行,种植技术很难得到有效应用。农民除了需要面对较重的劳动之外,相应的生产率也不够理想。例如,南方水稻种植在未得到机械化应用之前,通常一天仅能完成0.08 hm2,而推动机械设备投入至生产,促使机械劳动取代了体力劳动,有效地改善了生产条件,生产率也随之提升[3]。
2.1.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现阶段,农业种植必须依靠机械设备实现,尤其是对于具备规模化的种植来说,诸如水稻、小麦等的种植,均需要借助机械设备实现。农业机械具备较强的先进性,能够有效增强生产率,推动体力劳动向着机械劳动转变,而生产率得到提升的同时使得劳动成本得到把控。当前个体化模式的小农生产使得产业化遭受阻碍,而前者便是借助体力劳动来实现。
此外,机械化还可以有效强化农民自身的科技意识。例如,某地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导向,对科技投入极为重视,同时始终将农机推广当作核心来发展,逐步引入了适用性很强的新机具与技术。比如,种子播种在未应用设备之前存在浪费或者是不均匀等情况,而设备应用后上述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播种更为均匀[4]。
2.2 农业种植技术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农业发展以种植技术为基础,而种植技术则是以作物相应的生长规律为导向进行的方法总结,本质是对植物生态学的尊崇。农业发展水准通常取决于种植水平的高低,而机械化水准则是对农业发展的客观呈现。随着种植技术的有效发展、创新,不仅可以推动农业发展,同时还能有效增强机械化水准。
3 总结
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间相辅相成,积极推动机械化发展是紧跟农业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机械化、种植技术伴有的诸多问题,以农业实际为导向,推进机械设备的切实应用,为强化农业经济效益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徐德春.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03):64.
[ 2 ] 王景波,谢海涛,赵小红,等.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1):75-76.
[ 3 ] 高兴晴,张云翔,范晓燕,等.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间的关系[J].南方农业,2018,12(14):50-51.
[ 4 ] 周必蓉.试论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建议[J].南方农业,2017,11(26):69-70.
(收稿日期: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