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龙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168-0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农民对机械化的认知程度与应用程度,在其推广过程中,重视意识、知识储备、技术能力、经济条件等均会成为阻碍因素,对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产生制约。简单分析了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概念,针对农业机械化的现有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提升策略
1 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概念
1.1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也可称之为新型农业,涉及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农作物管理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应用[1]。它是一种更具效益性与效率性的农业形式,能够促进工农一体化,是农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早些年便已经明确指出,农村工作中现代农业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必须将推动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维护经济平稳、迅速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地区工作的首要任务。
1.2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既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农业机械化一方面可有效促进农业新技术、新设备的良好运用,成为科技产物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可让农业生产更广泛地吸纳高科技元素。农业机械化是生产手段方面的技术革新,在现代农业中处于重要位置,可将其看作物质基础。
1.3 發展趋势
首先,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任务。一方面,现代农业能明显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升农村经济水平[2];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农民经济收益渠道,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整体成本与劳动强度。其次,推进农业机械化在无形中也推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相关科研成果可更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之中。最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现代农业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现代化农业领域中农业机械属于核心组成部分以及重要物质保障,其涵盖了农机的推广应用、设备制造、机械装备、社会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内容[3]。
2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策略
2.1 推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由于农业机械的推广必须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之上,因此可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让农业机械化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不同区域的土地上。基于国家宏观调控基础与市场机制的土地流失机制,让土地更适用于规模经营,可积极发展服务体系、农业产业组织,让市场开发的大规模发展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有益渠道。现阶段我国广泛应用农机跨区作业模式,让农业机械化有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例如,利用联合收割机跨县、跨省作业,可明显增加作业时间,让机械使用频率得以提升。
2.2 强化农民培训
对农民开展培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必须依靠农民在意识上的重视,并且在相关技术上能够达到科学运用的状态,避免机械无法充分发挥效率,从而影响农业生产水平。培养新型农民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环节,综合能力的提升可让其在思想上、能力上均有所进步。在传统农业发展状态下,农民对新设备的认识与使用流程理解不到位,导致机械化水平偏低。在此方面,农业部门应组织机械化推广,安排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宣讲,巧妙讲解各种机械的实际作用,并重视田间示范,让农民在规范性操作下提升机械化工作效率。
2.3 重视农业科技创新
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环境所表现出的地点差异、地貌特征分布差异所带来的差异化因素,要在技术层面加强创新性与实用性,让农业机械可提升其适应程度,增强农业转化功能。例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农业技术支持,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构建特色农产品基地。通过阶段性总结,将农业机械适应性技术的相关困难因素找出,并从科技层面解决。对小型轻便的农业机械,应大力供给并强化政策上的扶持,激发隐性需求,让小型农业机械设备得以推广。
2.4 落实项目立项
农业机械的推广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相关部门应科学普及各种新机械设备,让农民认识到新型设备所运用的科学技术及优势表现等。在相关知识的科学普及下,根据当地农产品种类、地理环境、地势情况,推广更具适应性的机械类型。
总之,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能够实现高生产水平的农业作业,让整地、播种、施肥、除草、收割等农业生产环节可在机械化帮助下自动或半自动状态完成,发展助力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 1 ] 石少军.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18(08):11.
[ 2 ] 王枭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现代农业体系构建[J].南方农业,2018,12(26):89,99.
[ 3 ] 丁涛,张荣光,牛海波.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到田靠农机——论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意义[J].吉林农业,2016(09):75.
(收稿日期: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