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诗 理解成诵

2019-09-10 07:22张营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4期

张营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中,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生活经历等深入了解后更能理解不同诗篇蕴含的情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对比教学的方式,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更能引导小学生去联系并不多的自身经验,从而引发共鸣,读出诗中情感。

【关键词】知人论诗 分析文本 对比教学

在教学参考书的古诗教学中,教学目标里有这样一条: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能体会其中思想感情。于是诵读时,学生们会加上“感情”:五言诗重读第三字,七言诗重读第五字,有时听得我们啼笑皆非。追根究底,其实学生并未真正明白诗中蕴含的情感,不是用力过猛就是淡而无味,往往达不到恰当的效果。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有一个原则——知人论诗,即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理想抱负来解读诗人的作品。如果不了解作者,或者对文本分析不透彻,那么就可能误解诗歌的主题,不能正确读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如何才能“知人论诗,理解成诵”呢?

一、分析文本 了解作者

分析文本是古诗教学的首要任务。

1.分析作者的描写对象

诗人在面对不同对象时产生的情感不同。《池上》和《卖炭翁》都是白居易的作品,两者因描写对象不同而使诗中蕴含的情感不同。它们都是写人的古诗,但是《池上》写的是儿童,《卖炭翁》写的是老人。白居易在《池上》中描写的这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这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白居易见到这童真童趣的情景,心情愉悦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用轻松活泼的语气,读出诗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那么,在《卖炭翁》中,白居易见到的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是一个在雪地里卖炭的老人。他满脸灰尘,两鬓斑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这是一位很可怜的老人。见到这么可怜的老人,白居易受到触动,很同情他,为他的遭遇感到难过,我们在朗诵这首诗时就应该慢一点。另外,此时作者还很愤怒,老人家辛辛苦苦把自己做好的木炭拉到街上卖,却没卖到钱,“白衫儿”只给了他一点布匹。所以在读“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时候应该是语带愤怒的。

只有对文本中作者描写的对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作者面对的情境有深刻的理解,才会体会到诗人深挚的情感。如果我们对文本描写对象没有深刻的认识,那么对作者在诗中倾注的情感也必然是模糊的。

2.分析文本的写作时间

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所写的诗中蕴含的情感也有区别。杜甫一生留下无数诗篇,因其所写诗中常常讽刺时政,忧国忧民,深入反映百姓疾苦而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也有对花对酒对月的少年时候。开元十九年,当时24岁的杜甫开始游历,之后在洛阳遇到了李白、高适,三人同游,此时杜甫寫成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教学《望岳》的时候,笔者告诉学生们:“杜甫考完试后决定周游全国,出去旅游的时候又遇到了自己的偶像,跟偶像一起游山玩水,你想想这时他是什么心情?”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高兴!”理解了作者此刻的心境,为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打下了良好的铺垫,笔者接着问:“作者看到巍峨的泰山,发出什么样的感叹?”“这么高的山,有一天我一定会爬上去的,当我爬上山顶的时候,别的山都会在我的眼下。”“所以作者在诗中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们带着作者的恣意洒脱和雄心壮志读出了这句诗。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失守,以至中年的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被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教学《春望》的时候,笔者先给学生们讲解了杜甫走上仕途的艰难。好不容易当了官,却只一年多就遇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生灵涂炭,虽然山河依旧,但是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此时学生更加懂得作者诗中的“花溅泪”“鸟惊心”,懂得作者在《春望》中寄托的忧国忧民之情,懂得作者的睹物伤情。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诵训练,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基调。

分析作品写作时间,有利于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更能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宣泄的情感类型。

二、课内交流 读出情感

课内交流是古诗教学的主体部分。

1.对比教学的交流方式

“诵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将不同作者相似主题的诗放在一起做对比教学,如杜牧的《山行》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但其中的情感却大相径庭。

课内交流时,笔者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了诗句的字面意思后,再让学生思考这两首诗写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很快找到了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是写秋季的景色,都有“霜”“枫”这两个意象,同样写了秋季的“寒”。接着学生找出了以下几点不同:地点不同(杜牧在山上,张继在船上);时间不同(《山行》中时间是白天,《枫桥夜泊》中时间是晚上)。笔者立即追问:张继眼中夜晚的秋景和杜牧眼中白天的秋景有哪里不一样?有的学生说:“白天和夜晚温度不一样”,有的学生说“枫叶的颜色在白天看来非常红艳,夜晚却看不出”。笔者借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风景时的心情(一愁一喜),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张继笔下的秋景带有浓浓的愁意,而杜牧笔下的秋景却有着勃勃生机呢?接着笔者为学生们补充两位作者不同的人生际遇:张继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铨叙未中,还没有能走上仕途,一腔抱负无处安放,分明有才学却不能有所作为;比起张继,杜牧就不一样了,杜牧是晚唐时期宰相杜佑之孙,他26岁就中了进士,最终官至中书舍人,可以说是个很有出息的人了。而杜牧登科后,曾经有十年的幕僚生活,尤其是在扬州做牛僧孺的幕僚时,真正是阅尽世间繁华。学生们至此才更能体会作者内心:张继心中带着满腔的愁绪写下的《枫桥夜泊》将那种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比起张继,杜牧得到过很多,所以即使是后来在官场上遇到挫折,他也并不是一味沉溺悲伤。他的性格中有积极的一面,同样写秋天,杜牧就不是“悲秋”。杜牧通过这一片红色的枫林,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充满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山行》这首诗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通过对比教学,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不同,因而在诵读的时候节奏、语气也不同。如表达《枫桥夜泊》中的愁绪诵读节奏应稍缓而发声较轻,表达《山行》中的生机勃勃诵读时节奏应稍快而发声较用力。在将两首诗进行对比教学后,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古诗中的情境,“朗诵”水到渠成。

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参与讨论的学習条件,使学生在活泼的互动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文本和了解作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

小学生由于接触的人和事比较少,因而有时候并不能从教师的描述中,对诗人有一个立体形象的感知。因此,在课内交流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使用比较浅显的语言。如讲到张继铨叙未中,也就是考上进士了吏部却没有安排他做事,学生无法理解张继的苦闷,也就不能理解《枫桥夜泊》中的“对愁眠”。学生说:“他已经考上了呀,考上了之后又不用工作,多舒服呀。”于是笔者就用学生能接触到、感知到的例子来讲解:“就好比是你平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作业都能得到优,每次考试都考双百,打扫卫生也非常卖力,经常帮助同学,所有人都夸你好,可是期末评选三好生,你却落选了。”学生一听,嘴角就垂下来了,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愁”。教师用学生们能理解的“愁”来引出他们不太能理解的“愁”,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能引发学生共鸣。

如讲到柳宗元的《江雪》,柳宗元参加了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在初读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感悟“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可是,跟学生讲“政见不合”“革新失败”,学生肯定是不理解的。此时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讲解。笔者立即向学生娓娓道来:“柳宗元原本是个非常受皇帝重视的好苗子,可是他想颁布一项新纪律。新纪律不受别人待见,不管是跟他玩得好的还是原本跟他就有过节的,都开始排挤他。皇帝没有办法,只能降了他的官职把他赶到偏僻的地方去。柳宗元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也感到很压抑,几乎绝望,愤怒、无奈、痛苦到了极点。于是,他就借描写那个大雪中独自垂钓的渔翁,来写自己的孤独。”听了这个浅白的解释后,“独钓寒江雪”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

三、课外积累 打好基础

课外积累是古诗教学的辅助方法。

在一线教学的小学教师们常常说课堂时间太少,确实,如果教师在课上为学生补充诗人生平,就要事先准备好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生更能理解,这确实很难。但是语文学习并不只是在语文课堂上。现在科技在进步,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只是一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台”了,学校可以通过公众号将这些有趣的小知识发给家长,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也可以不定期在班级微信群中发一些与诗人有关的趣闻轶事。甚至可以在班队活动中开展活动,小组合作制作某一位诗人的宣传册。教学中多做一些“磨刀功”更利于“砍柴”,将同一主题的诗歌作为一个专题,分别介绍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诗人身上体会不同的情感,如同样是“送别诗”,为什么可以是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惆怅,又可以是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的洒脱。也可以将同一个诗人的不同诗篇进行整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诵读时需要投入的感情并不一样。对诗人了解越透彻,读起他的作品来就更能投入真切的感情。

钱梦龙先生说“学贵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内容,并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知人论诗,理解成诵”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帮助小学生分析文本,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前因后果所处情境,深入理解诗中情感,从而联系已有经验感悟这种情感,方可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唯有如此,诵读出诗中蕴含的情感即可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黄伟.第一学段童诗诵读教学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101(3).

[2]李杰斐.教贵有术导而弗牵 学贵得法自主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应雀灵.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