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芸
我园以“体验教育”作为课程建设核心,确立了“让每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的办园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逐渐形成了我园“体验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并抓住“区域活动”课程实施主渠道,梳理出“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
一、“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的产生与内涵
我们以区域活动亮点班级为范例进行研究,通过交流、分析、提炼、整合,在“体验教育”理念引领下梳理出“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游戏体验、发现问题、交互感知、展示分享、经验提升、探究内化。
游戏体验:幼儿在游戏中形成真实的体验。
发现问题:幼儿结合自身和同伴的游戏体验,主动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交互感知:幼儿带着问题,去寻求多种途径解决。
展示分享:幼儿分享原有经验,或者是从他人、他处获得的新经验。
经验提升:幼兒结合游戏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找出最恰当的、可实践的方法。
探究内化:幼儿在游戏中探究、验证,形成自己新的体验和认识。
二、“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的实施与效果
“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注重幼儿的全面参与与体验过程,强调游戏体验中、体验后的感悟。这使新手教师指导区域活动有了抓手,使老教师明确了深入推进幼儿游戏的方向。
1.制定记录表。我们制定了区域活动记录表,在使用记录表的过程中,老师们认识到“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可以灵活运用、适当调整。同时,基于幼儿发展的角度对它进行了另一种解读:在游戏体验环节幼儿获得了新体验;在发现问题环节幼儿生成了新问题;在交互感知环节幼儿进行了新探索;在展示分享环节幼儿形成了新想法;在经验提升环节幼儿开拓了新思路;在探究内化环节幼儿增长了新经验。
2.推广体验日记。每一轮“六环节”区域活动范式的推进,都是基于幼儿的真实体验和实际需求。教师鼓励、引导幼儿用照片、绘画、符号等形式记录区域游戏中感兴趣的问题和趣事,形成体验日记——从幼儿的视角再现游戏、再现问题,这是让幼儿从初体验走向深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幼儿兴趣点、困惑点、需求点的重要依据。
经过近半年的教研,老师们逐渐吃透了“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中每一环的价值:一次循环就是幼儿基于自身游戏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它特别符合我园“自然、自主、自由”的体验教育理念,它强调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与情境里成长;它主张幼儿自主地行动,最低限度地干预和限制;它倡导让幼儿自由地体验,遵循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真实的体验,在游戏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在“真”体验中实现深度的学习。
三、“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的活动案例
现以大班活动“柿子采摘乐”背景下的科学区为例,介绍一下“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是如何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
第一轮:怎样捂出好吃的柿子?
走进我园,你会看到两棵大柿子树,每年幼儿都会细心看护、仔细观察它发芽、结果。每年秋天幼儿也都会体验到摘柿子、捂柿子、尝柿子的快乐。
⒈游戏体验。在柿子采摘结束后,幼儿便迫不及待地要进行果实的分享。班级老师也应幼儿的要求开展了“柿子品尝会”活动,但在品尝过后,幼儿纷纷摇头、皱眉,有的说我的舌头都麻了,有的说怎么这么涩呀,有的说柿子还是生的啊。不好吃的柿子给他们带来不舒服的体验。
⒉发现问题。幼儿纷纷问:“可以用什么办法让柿子变熟呢?”
⒊交互感知。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可以用手捂熟。”“棉花包起来。”“放在盒子里。”等等。最后老师请幼儿回家做小小调查员,调查柿子变熟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幼儿带着调查表回家认真地和爸爸妈妈查阅资料、做了调查。
⒋展示分享。第二天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调查表和伙伴们做了交流分享,有的说在柿子身上均匀涂抹白酒,有的说用苹果可以让柿子变熟,有的说放在盒子里就可以,还有的说用牙签插上几个洞就行。
⒌经验提升。最终幼儿选出在调查结果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5种方法(白酒涂抹、苹果捂熟、牙签扎孔、塑料袋密封、密封盒)进行实验。
⒍探究内化。在全部材料准备好后,幼儿分成五个小组,每组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孩子们认真地做记录,非常期待看到自己组的柿子的变化。
第二轮:裂缝的柿子可以怎么变熟呢?
幼儿每天都会去科学区看一看柿子的变化,并认真做记录。
⒈游戏体验。晨间区域活动时,有几名幼儿发现有的柿子裂缝了。“这些裂缝的柿子放在盒子里捂着会烂掉。”“我们把它扔了吧。”“不行不行,裂了一点缝就扔掉太可惜了。”……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⒉发现问题。幼儿提出问题:“裂缝的柿子可以怎么处理呢?”
⒊交互感知。幼儿有的表示可以晒干它做成柿子干,还有的说做成柿饼。班级教师组织幼儿共同观看视频,了解柿子的相关知识。部分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查阅了相关资料。
⒋展示分享。原来柿子的吃法有很多种——将柿子捂熟后食用,将柿子做成柿饼吃、把柿子晒成干来吃……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将柿子做成柿饼是大家最希望开展的活动。
⒌经验提升。经过讨论,幼儿做柿饼的探究活动开始了。最终,他们提炼出柿饼速成五部曲:第一步要先把皮削掉,第二步把削掉的皮放在盘子里晒干,第三步把柿子串在绳子上或者放在平整的地方晾晒,第四步是在晒的过程中多捏几次柿子,第五步是把晒干的柿子铺平放在桶里盖上柿子皮,柿子会出现白白的糖霜。
⒍探究内化。幼儿找来削皮器、麻绳、竹盘等,在科学区里热火朝天地制作着。不一会儿,柿子就串成了一串。他们一起把柿子挂在班级的窗边,期待柿子的华丽变身。
第三轮:怎样能加快柿子变熟的速度呢?
幼儿除了制作柿饼外,捂柿子的实验组继续着自己的探究。
⒈游戏体验。经过一周时间,幼儿发现白酒涂抹的柿子虽然硬硬的,但吃起来甜甜的,而其他们方法捂的柿子要软软的才好吃。
⒉发现问题。幼儿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同样是捂柿子,为什么放在教室里和放在窗台上捂熟的时间不一样?塑料袋密封的柿子为什么容易长毛?带着新的问题,幼儿又开始了新的探究体验。
⒊交互感知。小小调查员认真查阅资料,找家长探讨自己的疑问。
⒋展示分享。第二天幼儿便讨论着自己的新收获:“温度太低了,柿子就软得慢。”“温度低我们可以加点海绵,如果暖和的话柿子肯定就软了。”“把柿子扎几个孔,再放个苹果。”“袋子每天打开通通风。”等等。
⒌经验提升。经过热烈讨论,幼儿提炼了让柿子变软的组合方法:苹果和密封盒、扎孔和苹果、海绵和密封盒。
⒍探究内化。幼儿一起搜集来了实验需要的材料,他们有的放海绵,有的放几个苹果、有的在密封盒里的柿子身上扎了几个孔……带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开始了新一轮的体验,他们小心翼翼地封好自己的盒子,非常期待用自己的方法能使柿子迅速变软。
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幼儿持续保持着高涨的探究激情,在体验中快乐学习。
“六环节”区域活动推进范式就是致力于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思考创造的广阔空间,引发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快乐成长。正如冯晓霞教授所说:“区域游戏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领域,如果我们能把活动区创设成一个包含有真实问题需要幼儿解决的游戏情境,它原本应该具有的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作用就能充分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