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慧
音乐游戏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实施方式。目前在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实施中存在着侧重于内容的完成与侧重于游戏的组织,忽视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需要与忽略音乐的功能等问题,使得幼儿出现对音乐的兴趣浓,但音乐听辨力、音乐表现与创造能力较弱的状况。为了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我园从儿童视角出发,基于目标导向探索了音乐游戏的实践组织策略。
一、目标定位
要如何确定组织音乐游戏的目标定位呢?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学习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我们深入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深刻体悟了其中蕴含的教育内涵,以此作为组织音乐游戏的基本原则;二是调查了解幼儿园当下音乐游戏实践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游戏组织定位
结合本园实际与幼儿音乐素养调查结果,提出了“音乐游戏”组织实施的三个目标定位:幼儿——以音乐游戏为着力点,音乐素养为发展目标;教师——游戏化教学组织能力和音乐素养提升;幼儿园——均衡幼儿园课程,丰富园本课程,践行一日活动皆课程理念。
(二)厘清关键概念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们组织音乐游戏,需要帮其厘清一些关键概念。对于音乐游戏,研究者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音乐游戏是一种教学形式,一种认为音乐游戏是一种游戏活动。对此,我园以教学活动“游戏化”来定位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游戏是一种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并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
(三)梳理年龄段音乐游戏目标
为方便教师更好地组织音乐游戏,根据《指南》和相关研究,我园梳理了各年龄段音乐游戏的目标(见表1)。
二、专门培训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明晰概念、掌握组织策略、提升教师音乐素养和
音乐游戏组织水平,幼儿园组织了专门的培训活动,确定了具体活动内容和形式(见表2)。
幼儿园还组织了音乐沙龙,让教师通过多种手段认识学习古典、流行、摇滚、布鲁斯、嘻哈、民谣、爵士等不同类型的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三、观摩研讨
观摩研讨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研组层面,主要是比较宏观的组织策略研究;二是教师层面,主要是相对比较微观的组织技能。
(一)组织策略——教研组
1.理解音乐
对音乐的理解是组织实施的关键。首先,广泛收集适合各年龄段的音乐,随后,在音乐沙龙活动中,教师先行
模拟组织音乐游戏。然后教研组观摩音乐游戏组织,讨论音乐的选择、音乐游戏方案设计等方面是否适宜。
2.梳理指导策略
教研组在讨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各年龄段音乐游戏的指导策略(见表3)。
(二)组织技能——教师
1.选择游戏音乐
选择时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实际,选择的音乐应是幼儿所能理解的。比如小班“汽车叭叭”活动,幼儿玩“开汽车”音乐游戏就容易理解和参与。此外,音乐应具有趣味性,从听觉上能吸引幼儿,从心理上能满足幼儿,使其在音乐中获得快乐。
2.结合游戏动作
教师要熟悉本年龄段幼儿音乐活动的动作,如:踏踮步、手腕花等,同时结合游戏中人物、动物形象做相应动作,比如中班“小老鼠上灯台”,让幼儿学习猫和老鼠的动作,与音乐有机结合。
3.运用鲜明形象
音乐是音乐游戏中幼儿的指挥者,也是音乐游戏的潜在规则。教师要通过音乐中描述的形象,在备课环节做好有关物品、经验方面的准备,使用鲜明的形象,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活动评价
评价是了解幼儿发展水平,检测教育活动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针对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便调整活动计划,更好地促进幼兒在音乐游戏中创新玩法,拓展游戏。
(一)活动目标评价
一是活动目标与《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活动目标等是否有紧密的联系;二是活动目标是否涵盖了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方面的要求;三是活动目标是否与儿童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
(二)活动过程评价
一是既适合大多数儿童音乐发展水平的需要,又体现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照顾;二是活动的结构安排是否紧凑、有序;三是是否注意到游戏环节趣味性和步骤之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四是教师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而有热情。
(三)师幼互动评价
一是提供与音乐教育目标相一致的音乐学习经验;二是激发儿童的兴趣、自信、独立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提供儿童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四是巧妙运用提问等引导儿童主动学习和参与。
五、研究效果
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将教育教学的要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陶冶情操,达到美育功能。
音乐游戏组织实践活动中,幼儿对音乐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音乐感知欣赏、表现与创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提高。教师游戏化教学组织能力也得到一定提升,从而推动幼儿园领域教学的均衡性,改变了教师以往对音乐教学活动组织弱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