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校区功能定位研究

2019-09-10 07:22万鑫徐文梁
高教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产教融合

万鑫 徐文梁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了多校区办学的探索。多校区办学对于整合办学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高办学效益,具有很强的推动效应。梳理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归纳影响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内外部因素,是了解校区功能定位的基本方法。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從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对高校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明确高校不同校区的功能定位,实现科学规划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多校区办学;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4-0046-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gun to explore multi-campus schools. Multi-campus school-running has a strong driving effect on integrating school resources, expanding development space, and improving school-runn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management mode of multi-campus school management, summari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ulti-campus school-running mode,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running multi-campus schools from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argeted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school resources do a good job in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different campuse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multi-campus School; functional orientation

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伴随着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校区办学也成为高校发展的一种新常态。多校区办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高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但因为跨区域办学,涉及到办学体制、学院设置、功能布局等多方因素,空间条件的天然约束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此外,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能紧扣市场劳动力需求,有利于产业需求与育人供给的进一步融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作用更加直接。因此,探究完善和创新高校多校区办学相关机制,将产教融合理念贯穿于现代高校的校区功能设置、调整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尤其是应用型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是现代大学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我国多校区办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模式

194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调整(1952)-恢复( 1978)-适应(1999)-引领(2008)四个历史时期,目前它已进入集约化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新阶段。而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合并、划转和撤销等浪潮中出现,经历了高校扩招,并于21世纪前十年新校区建设达到高峰。在新时代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下,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所以作为人才供给主体的高校,也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

对于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而言,校区功能的调整和布局,与办学资源的利用和拓展密切相关,通过学科专业调整、产学研用结合、管理体制机制等途径,影响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结合我国高校办学实际和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多校区办学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1]。目前我国多校区主要几种办学模式的情况分析如表1所示,由高校各自特征所决定并产生的不同模式,对于学校在区域内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

目前,经历二十多年来的合并、拓展以及国家新一轮的高等教育规划和调整,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大多已完成新老主校区的转换,政府完成了高校的战略调整,更加注重高校的内涵建设、发展方式和质量监控。所以有必要提高对校区办学模式研究的重视程度,从前瞻性、整体性、功能性、经济性上,科学论证功能定位,为校区建设制定发展框架[3]。

二、校区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

1. 办学历史传统

自19世纪末期中国高等教育萌芽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很多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尊重历史发展成果,结合院校特色,是合理进行教学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在新时代背景下,统筹校区功能布局,高校历史办学基础作为首要因素,既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也是承上启下最理想的发展路径。

2. 校区建设规模

校区功能的定位调整受到校园基本建设等硬件设施的制约和影响,校园建设规划与实施要尽可能兼顾国家办学基本指标的要求和市场专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资源总体布局[4]。同时,校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决定了沟通和管理的水平,虽然教育信息化、数据共享及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功能之间相互支撑,但人才培养是一种基于既定空间开展的特殊活动,所以跨区域办学不可避免地制约着高校的发展。

3. 學校发展思路

学校的发展思路是不断变化的,校区功能定位的战略调整体现了教育发展新阶段办学者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念。高校必须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策略和路径等关键问题,掌握学校发展的具体方向。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过渡时期,高校一定要结合办学实际,在已有优势基础上积极拓展向产业的对接,以“差异化优势”提高自身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4. 校区管理体制

高校管理体制的选择,与学校层面的办学模式、治理体系密切相关,在当下硬件差别不大的基础上,大多取决于学校内部运行状态。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校区之间行政工作的协调等等都是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重大问题,也与教师工作与学生学习息息相关。学校所有相关部门能否围绕一个核心“同频共振”,是衡量校区功能调整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

(二)外部因素

1. 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责任主体,一般通过制定政策驱动高校改革,参与到高等教育建设之中。如《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表明各级政府为高校如何在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转型发展提供了依据。

2. 经济区位特点

在政府统一规划下,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都有所不同且更加明确,高校多校区办学基本属于跨区,所以不同校区的布局、功能就应该因地而异,尽量与校区所在区域发展环境相吻合。高校应当将“政校行企”协同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发展全局,有针对性地根据校区所在区域特色产业,实现校地关系的良好互动。

3. 当地文化环境

校区功能的定位离不开当地文化环境的影响,如何配合地域独有相关教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指引,是校区功能定位的重要依据。高校办学可以以当地文化的“显性存在”资源为依赖,并将其融合进校区功能建设,促进高校校区功能与当地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产教融合视角下校区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因素参与不足,整体发展规划不清晰

第一,预判意识不足,缺乏基于产业结合之上的整体观念。办学者需具备整体观和协同观,否则不仅容易陷入统一的管理的一揽子计划,还容易放任各校区管理独自为政,造成形神聚散的混乱局面。如何在统一管理和灵活下放自主权之间取得平衡,是分校区办学的难点,也是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5]。

第二,比对研究不足,缺乏在产业因素足够参与下的建设。部分高校有的专业,甚至特色专业对应的产业已处于“夕阳产业”,但是学校对此反应不足,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在校区功能上容易出现偏差,导致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脱离。

(二)产业因素指引不明,校区功能定位不精确

第一,校区功能有重复,资源重复投入。在按功能划分的高校办学模式中,分校区功能单一,基本上处于校内规划为主类型,产业因素的指引基本不存在,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现象。

第二,行政中心与教学主校区不一。高校教学主体倾向于设置在离中心城区较远的新建校区,而原有的行政中心因办学习惯、区位优势等原因大多仍保留在老校区。产业因素对于校区功能的影响比较弱,给信息沟通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第三,校区功能定位与校区发展环境的结合利用不高。城市中心区校区普遍偏小,相当比例的高校主体校区设置在郊区。产业因素的指引方向是明确的,但是基于校区发展环境的束缚,校区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转型等措施,较难得到有力的对接与支撑。

(三)产业因素融入不深,管理体制不完善

第一,学校发展的规模与结构,缺乏与产业因素的融入。学校发展的学院、专业设置以及招生的结构,要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之上,积极对标所在区域产业链及人才需求开展,在这方面,多校区高校在校区功能的布局上,缺乏充分的论证。

第二,校区内部管理模式依然以固有的教育行政体系为主。校区的功能定位应该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产业实际而开展,校区功能的发挥也应充分引入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以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在这方面,多校区高校敏感度不够,缺乏主动的对接。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校区功能定位对策分析

(一)依据办学历史传统,强化产业因素参与,明确高校发展思路

多校区高校在进行校区规划时宜以产业分布为导向,将相关学科布局在同一校区,打造学科集群优势。通过办学模式多元化尝试和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重新整合多校区同类资源,使分散的学科资源回归同一校区,更加重视质量效益和办学效益,如上海交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广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青海大学等[6]。在校区功能定位方面,坚持以“创新”谋划校区规划,以“协调”统筹各方力量,以“绿色”营造校区生态,以“开放”深化交流合作,以“共享”提高支撑能力,有利于各校区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

(二)综合统筹区位优势,细化产业因素指引,准确对接校企合作

首先要细化产业因素对于校区学科专业布局的指引,要使其符合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特征。其次要细化产业因素对于校区与所在区域发展吻合的指引。校区功能设置要有产城融合意识,校区的发展特色,乃至建筑风格等,都要体现与所在地方的功能融合、空间整合。再次要细化产业因素对于校区明确功能的指引。校区功能要结合自身优势着重突出某项功能,比如临近产业园,就侧重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如临近政府或教育主管单位,则侧重决策咨询、规划参与等方面。

(三)梳理各项办学资源,深化产业因素融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产业学院这一背景下,办学资源不但包括学校自身的学科实力、师资团队、场地,也包括了产业方投入的设备、生产线及相关项目,双方的发展诉求是基于育人及经济效益的融合而产生的。这势必要求多校区高校在校区功能定位方面充分重视产业方的要求,并结合学校校区实际开展总体设计。如管理方式进一步“扁平化”,减少层级传接引起的资源空耗;管理队伍进一步“多元化”,更多体现市场对于校区发展的推动。

总体来讲,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下,各个地方基于自身产业实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更加突出,对于所在区域人才供给提出了更加精准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过渡,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多校区办学已成为一种常态。不同校区的功能定位,需要在强化产业因素参与,明确高校发展思路的前提下,结合校区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状态、人才需求结构来开展,在对接的产业、行业及企业更加明确的基础上,需要深化产业因素融入,提升管理体制的水平才能更加精准,多校区高校校区功能定位的研究,才会在产教融合的探索过程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建新,李莉.地方综合性大学校区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6.

[2]霍晓冉,李名义.国内外高校多校区办学功能定位模式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S1).

[3]邓成超.多校区大学管理的任务和难点[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60-161.

[4]董新胜,孙建迎,胡敦业,等.化解多校区办学瓶颈问题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48-4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EB/OL].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20/tnull_3134.html1986-12-15.

[6]华菊翠.国内外多校区办学的成因及发展趋势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9):11-14.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产教融合
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功能定位
检察机关案件流程监控相关问题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