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英
美育不仅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让他们感悟世界的美好。小学美术教师在认识到美术学习重要性的同时,应注重美术教学的层次性、多样化,通过科学有效的美术教学训练,让学生识别美、欣赏美、创造美,提升学生对美术的独特审美力,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层次化,提升学生文本感知力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教师可以运用由浅入深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美术作品创作的技巧,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提升他们美术学习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增强学生的文本感知力。
例如,在讲授《能站立的折纸动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由浅入深的方式,降低学生的美术学习坡度,提升学生的文本感知力。教师可以运用如下的方式开展美术教学。首先,以境激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并询问学生喜欢哪种动物,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其次,绘画创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画自己喜欢的作品,并鼓励学生绘画多个这样的手工作品。再次,讲授折纸技巧。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折一折的方式,分析如何让作品站起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折纸的整个过程,并鼓励學生进行动手操作,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的方式,由浅入深地掌握折纸的规律。最后,展示教学作品。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冉的作品,她制作的是一个长颈鹿,她说:“我手中的长颈鹿是运用胶带粘贴,从而让这个小鹿在桌面上站稳。”通过运用层次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地掌握美术知识,提升他们的文本感知力。
二、教学多样化,提升学生作品品鉴力
只有蕴含丰富情感的作品,才最能打动他人,感动学生,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成就感。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艺术品进行赏析,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力以及对美的独特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富于情感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提升学生审美力的同时,增强他们创造美的能力,获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如下方式,提升学生的鉴赏力,为增强学生作品感染力做好铺垫。第一,展示美术作品。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千差万别。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述同一类艺术作品时,可以从多角度展示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对艺术产品的欣赏需要,并构建学生认知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连接,提升他们对所爱作品的欣赏能力。第二,讲授喜欢缘由。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所爱艺术品的原因,在理解他们观点的基础下,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提升其艺术赏析思维的科学性和方向性。第三,开展美术品创作。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色彩,表现他们喜欢的艺术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进行引导,增强他们艺术作品的表现力。通过运用以上的方式开展美术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寻找到他们的赏析风格,并在此影响下,进行赏析式的创作,提升学生的欣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
三、教学训练化,增强学生作品创造力
美术作品的展现形式需要相应的艺术表现技巧,而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教学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术表现技巧的品鉴能力,从而为学生的艺术创造,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并以此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他们的美术创造力。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打破学生对传统绘画的认知,教师将李可染大师的《万山红遍》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赏析,并根据他们的对于这幅作品的独特感知,发挥想象力,进行独立创作。与此同时,教师会和学生交流他们创作的思路,从而针对性地予以引导,增强学生艺术创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审美体验,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充分表达他们的看法,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适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增强他们审美的科学性,获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