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增
3 近年天津特色小城镇建设有益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案例情况概述
通过调查我们选择了近些年天津特色小城镇建设中有益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案例情况概述如下。
3.1 “宅基地换房”为契机进而形成智能制造的华明镇
华明镇是“双城双港”向外拓展的核心区域,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华明镇有了迈向产城融合的重要机会。
自2006年开始,华明镇成为天津第一批小城镇建设试点,从“宅基地换房”、“三区联动”、“三改一化”、“实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建立村镇银行”到“智慧华明,产城融合”,华明镇的探索有目共睹,因此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典型样板。
华明镇的“宅基地换房”发展模式解决了让不少地方政府头疼的土地和资金两大难题。在耕地一亩不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了原有村庄的建设用地足够归还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建设指标;做到了资金平衡:政府不花钱,老百姓不掏钱,负责操作的公司也不往里搭钱,划拨出一部分土地用于招拍挂,其收益用于平衡老百姓换建房的运作资金。
华明镇发展中非常突出的是2009年建立的华明工业园区,2012年被批准为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华明镇制造业聚集地。在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电气装备、航空航天配套以及电子信息四大产业上重点发力,引进了国家电网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中国北车天津工业园、航天精工总部、霍尼韦尔工业自动化工程中心等央企和世界500强企业,以实现“中国制造2025”为奋斗目标,华明高新区以制造业为核心,朝着智能制造发展,向产城融合迈进。未来,华明高新区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智能联网汽车生产基地。
华明镇依托经济发展的家底,搭建各种就业平台,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为农民就业与增收营造空间。作为长效机制,当地农民可以到华明高新区的企业工作,以此获得稳定收入。
培育特色小镇,主要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截至目前,华明高新区累积注册企业达千家,协议总投资额超过460亿元。华明镇正秉承“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建设理念,不断凸显自身特色,这个小城镇的大目标是,到2020年,成为经济发达、生活便利、环境美好的智能制造小镇。
3.2 “年画之乡”杨柳青
杨柳青镇隶属于天津市西青区,地处京畿要冲,是天津市与环渤海经济区最知名的乡镇之一,也是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闻名世界的中国木板年画之乡、全国首批环境优美乡镇。
杨柳青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曾盛极一时。尽管时移事去,“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景已不复存在,但杨柳青年畫作为传统文化瑰宝依然被努力传承与弘扬着,走在复兴道路上。
首先是传承。杨柳青年画兴于明、盛于清,至今已传承400多年。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年画之一,线版墨印、彩色手绘是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融合了国画、版画、工笔画、写意、水粉画、油画等绘画艺术元素,形成了刻工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的独特风格。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镇上也再次出现了画店随处可见的景象。目前,杨柳青注册的年画店共70多家。
其次是发扬。即在保持传统技艺坚持“精工细活”的同时,近年来杨柳青年画不断寻求内容与题材创新,将传统年画艺术与现代题材相结合,让杨柳青年画与时俱进,更加具有生命力,也让更多人喜欢杨柳青年画。目前除了传统题材扩展为娃娃类、侍女类、民俗类、戏曲类、民间故事类、神像类、佛学类、神码类等八大类,“奥运”“中国梦”等题材也开始走入年画创作中。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杨柳青年画,西青区每年还举行国际木版年画节,建立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精心制作了杨柳青年画网,并相继修建了明清街和民俗文化街为年画作坊“筑巢”。
在年画产业发展方面,如今“小年画”正在闯出“大市场”。从全区70多家年画作坊运营情况看,近年来的销售收入能够达到亿元。虽然从杨柳青年画直接的销售收入来看并不算大,但由于知名度所形成的品牌,一些文化等产业间接的收入不断增长,进而促进了该镇的农业观光旅游区经济、汽车制造业、以及房地产、商贸物流等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复兴了市场繁荣的景象。
3.3 因汽车高端产业聚集地而兴的中北小城镇
中北镇隶属于天津市西青区,位于天津市城区的正西方。中北镇经过多年不懈奋斗,现已发展成为国家星火密集区、天津汽车工业基地、全国百强乡镇、外向型经济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卫生镇,并成为本市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区域之一。中北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青分园,与滨海高新区等核心区享有同等的扶持政策。
中北镇素有“汽车城”的美誉,该镇利用这一优势,已发展成为天津重要的汽车配套生产基地。目前,中北镇已建设了七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主要以汽车配套和电子信息为主,去年完成招商引资211家,其中外资落户企业达60多家,整体来说,该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镇的半壁河山。其近年的GDP实现17.5亿元,纳税超过3亿,财政收入达到7千多万。
西青区中北镇还素有“百年花乡”的美誉,生态观光旅游业形成天津的一大亮点。沿外环线外侧绵延1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坐落在其中的8万平方米园林广场,4万平方米的花卉市场、4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室内热带植物观光园,用于这些环境建设的费用已达3亿多元。作为远近闻名的“花卉之乡”中北镇的曹庄花卉市场,已经成为集种植、加工、经营、培训、信息指导为一体的花卉基地。
2003年,中北镇被国家体改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2007年,中北镇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环境优美乡镇”,是中国百强乡镇之一。
3.4 因兵而兴,因稻而名的小站镇
到了小站镇,几乎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兵”这个文化符号。追溯历史,小站“因兵而兴”。小站镇,东临渤海,位于大沽海防与天津城厢之间,为京津屏障,有“进能挡关,退可纵横”的要道咽喉之说,历来为屯兵之地。小站也是北洋文化的发源地和大本营。小站这个地名的由来亦与兵关系密切,19世纪末,袁世凯在小站编练新军,由此其新军也出了名,并与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并称为“北洋三军”,这是袁世凯军阀集团冠以“北洋”二字之始。在中国近代军制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揭开了清军编练近代化的序幕。这座练兵营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北方特色的军事文化博览园,从中也可领略北洋文化的深厚积淀。
小站被人们所熟知,还因为此地所产的稻米美名远播,也因此有了“因稻而名”的说法。小站所产稻米素有“皇室贡米”之称,因其米粒晶莹透亮、洁白有光泽而受到食客的交口称赞。更妙的是,小站稻米蒸煮后米粒完整,软糯不粘,味道香甜,即便米饭完全冷掉也不生硬。
坚持以文化引导、旅游带动的发展战略,将本土文化与时尚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生态旅游城镇——这是今天的小站镇所秉承的发展理念。作为旅游拳头产品的小站练兵园不仅突出“兵文化”,而且作为津南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小站不仅保持了小站稻米的声誉,而且还使其得以延伸,绿色生态旅游日益占据一席之地。小站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元素基础上,逐步向商、养、学、闲、情、奇六个新旅游元素扩展。使古镇旅游不断上新台阶,游客人数不断攀升,特色古镇旅游产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3.5 驰名中外的“地毯之乡”崔黄口镇
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位于天津市武清区东北部,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闻名古镇。崔黄口城的风格完全按照正式城的规格和形式建造。四个城门只北门堵死,其他三門一缕青砖到顶,红漆大门,土城墙上有马尾形跑道,城墙下环绕着护城河(取玉带缠腰之意)。四个城门阁上都有一座雄壮宏伟的庙宇。虽说不上雕梁画柱,飞檐走兽,也是前廊后厦,平扇花窗。东城门供的是马王神,匾额由名人题字“界联武宝” (取“武清”、“宝坻”交界之意);西城门阁上供的是财神;南城门阁上是火神庙,匾额上书“火德正神”四字;北城门阁上是真武大帝庙。
城内城外建有九桥十八庙。“九桥”都是平常的桥,分布得十分有规律。“十八庙”有11座寺庙在城内,7座寺庙在城外。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地藏寺,现改为观音寺,至今已有300多年。
崔黄口系经济发展的强镇。这里是驰名中外的“地毯之乡”。清代,崔黄口市井繁华,商贾云集,在京城颇有名气。朝廷曾在此设立衙门,管理政务,康熙出巡曾宿于此地。地毯生产在崔黄口有着悠久的历史,清光绪二十年(1894),崔黄口附近大宫城村的侯继长在北京办起“继长永地毯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地毯主要出口国伊朗、土耳其因参加了以德国为轴心的同盟国,出口地毯受到美、英等国地毯商的抵制。美、英等国地毯商便转向中国订货,为中国地毯业的繁荣提供了良机。继长永地毯铺乘势向天津发展,他支持外甥李玉德、表兄郑福明、李君有合股开办三盛永地毯铺,后发展成大厂。1920年,该厂已成为华商在津办得最早、最大的地毯厂。李玉德成了天津华商地毯行业的领军人物。此时的崔黄口、城关已建立地毯分厂几十家,从业两千多人。
改革开放后,崔黄口地毯成了全镇的支柱产业。现年产地毯占全国地毯产量的40%以上,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崔黄口地毯以美观大方、民族特色鲜明而著称。龙湾牌栽绒地毯曾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巷虹牌胶背地毯曾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牌;宇通公司2008年被北京奥组委指定为唯一生产“福娃挂毯”的厂家。天津周邓纪念馆特大型壁毯“海阔云舒”、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九龙壁毯”、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的“满铺地毯”、联合国气象总部悬挂的“长城壁毯”,均是崔黄口地毯工人的杰作。2009年8月,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天津地毯产业园区正式动工建设,一个集地毯产业研发、制造的全国地毯产业园迅速崛起。不仅使地毯生产迅速成为全镇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领潮头,形成竞争的强势。年生产能力达1.2亿平方英尺,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10月15日,崔黄口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今日的崔黄口,成了当之无愧的“地毯之乡”。
3.6 以小空间承载大战略的中塘镇
中塘镇入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显示了后起之秀的实力,并成为天津的另一张名片。
中塘镇主要产品包括钢窗、铝合金门窗、木器制品加工、电焊条、化工、粉丝、拔丝、橡胶、机转砖和锻造等。据了解,中塘镇共有乡镇企业1648家,其中工业企业385家,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有49家,亿元以上有8家。基于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中塘镇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目前,天津鹏翎胶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大港胶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顺达零部件有限公司和天津大港汽车配件弹簧厂等企业均落户中塘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汽车胶管研发生产基地。此外,中塘镇还拥有世界第一的二三酸生产基地和华北第一的铝型材生产基地。
中塘镇还以打造“特色农牧小镇”为目标。在农产品上最为出名的要数冬枣,除了种植产业外,中塘镇还是牧业发达地区,以种羊、羊肉、奶牛等为主。我国第一个羊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中塘镇。
3.7 以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特色的团泊镇
团泊镇依托团泊湖丰富自然资源打造湿地观光旅游带,凭借“中国温泉之城”品牌发展温泉休闲度假区,借助“五七”干校遗址挖掘文化底蕴,聚合旅游景点提升生态宜居水平,是天津市第二批示范小城镇试点项目之一。整体定位是“团泊旅游文创特色小镇”,以“产业创新”为核心,以“知识经济”为引擎,以“生态系统构建”为重点,以“团泊一湖两岸旅游系统”为背景,以“宜居宜业”为原则,打造生态优良、创新活力的知识小镇。
在团泊特色小镇建设上,该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管理“四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促进产城融合,走出一条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的快速发展之路。
4 天津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尚存在的问题
4.1 天津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宅基地换房”办法有待进一步强化因地制宜发展的问题
“宅基地换房”是东丽区华明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进而逐步实现华明智能制造产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契机和经验,但是这一经验不具有普遍性,因为华明镇的区位优势比较特殊,其处于天津空港经济区(后来是著名的天津自贸区的空港片区),土地增值空间巨大,招商引资便利,因此用“宅基地换房”的办法整合土地资源,进而实现土地资源增值和招商引资发展比较容易成功,相反对于天津市某些区位优势条件不具备的城镇就不宜照搬采取“宅基地换房”建设特色小城镇的办法。前些年,我市出现了一些乡镇在有关部门推动下,因普遍推行“宅基地换房”建设特色小城镇而广受诟病。近年来我市某些乡镇虽然有与华明镇类似的情况,例如拥有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且有一定的资源和优势产业,而无开发生产的建设用地,试图采取“宅基地换房”的办法整合土地资源,但却难以获得有关管理部门的支持。
4.2 天津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科学规划问题
目前,本市有个别特色小城镇在规划中为了“高大上”,突出所谓的高端产业,但脱离了其原有的特色,从而使规划显得不够科学。不仅如此,在规划中还存在着政府部门规划管理的分割问题。例如,从我市来看,对于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涉及若干部门,如对于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空间发展规划主要由建委负责,而对于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产业负责规划主要由发改委负责,而如何建立一个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就成为我市特色小城镇建设能否实现科学规划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4.3 天津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忽视特色小镇建设的问题
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前者是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空间平台,主要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后者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从天津市的特色小城镇建设特别是著名的特色小城镇建设情况来看,主要是侧重后者,而前者却相对薄弱,这是我市进行特色小城镇建设中不全面的方面,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考虑小城镇建设,而且还要考虑到小镇建设对乡村经济振興的带动作用,因此,两者的协调发展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4.4 天津特色小城镇建设中有待解决的产城与人的融合发展问题
特色小城镇建设是以产城融合为基础的,而产城融合发展最终是以人为本的。我市在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在产城与人的融合发展方面也有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使部分小城镇在产城融合发展中没能与人的发展融合起来,使一部分进入小城镇的农民没有成为市民。这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神不符,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5 以天津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
5.4 建议我市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宅基地换房的特色小城镇建设,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鉴于我市乡村大多是人多地少(特别是建设用地少)的情况,在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特色小城镇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采取“宅基地换房”办法推进农村城镇化及特色小城镇建设方面,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制定较为科学的“宅基地换房”推进农村城镇化及特小城镇建设的条件标准。符合条件标准的,要给予坚决的支持,不符合相关条件标准的,坚决不能批准,以避免所谓特色小城镇的新型城镇化搞成房地产化,使我市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受挫。
5.2 建议市政府能建立一个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协调领导机构
即在不打乱我市原有的政府部门审批特色小城镇的机构设置基础上,由一名市级领导负责,下设办公室,由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机构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我市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产业和空间发展科学规划事宜,以促进我市的特色小城镇建设能实现科学规划和发展,进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5.3 建议我市在加强特色小城镇建设中有计划地加强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小镇建设,以促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加有效
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前者虽没有后者的传统行政区划建制和相应的人口及经济规模,但其也有自身的创新创业空间平台,也拥有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例如我市蓟州区穿芳峪镇下属的毛家峪和小穿芳峪村,都有发展新兴旅游业的较大发展潜力,均有可能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逐步发展成为虽没有行政区划建制,但有产业发展前景的新型小镇,这对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我市乡村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建议我市在加强具有行政建制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同时,有计划地加强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小村镇进行建设,使我市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能共同发挥好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4 建议我市的特色小城镇建设都要保持绿色之本色,以促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获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上述特色小城镇建设都是我市知名且搞得比较好的特色小城镇,都各具特色,都未改变绿色发展的本色,特别是年产地毯占全国地毯产量40%以上的崔黄口镇,拥有世界第一的二三酸生产基地和华北第一的铝型材生产基地的中塘镇,在如此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绿色发展是非常不容易的,否则其特色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我市在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特色小城镇的过程中,一定要使我市所有的特色小城镇建设不能失去绿色发展的本色,不仅要对知名的特色小城镇建设,而且要对其他普通的小城镇建设也要持续地保持监督和管理,要作为刚性指标予以约束。
5.5 建议我市的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注重文化特色,以促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获得丰富的文化内涵支撑
文化是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魂,从上述我市的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可以看到,有的特色小城镇本身就是依托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特色文化,还有就是传统文化历史虽不深厚,但通过创新运用现代的智能制造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建议我市在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特色小城镇的过程中,要在注重文化特色内涵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对拥有深厚传统文化影响的特色小城镇要促进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对于缺乏深厚传统文化影响的特色小城镇要促进其创新思维,利用现代文化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增厚经济发展的文化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5.6 建议我市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促进产城与人的融合发展
所谓促进产城与人的融合发展,就是在促使我市的人口在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其他城区和特色小城镇之间及其产业之间有序流动与聚集,进而使得我市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与产城发展相匹配,特别是要促使由乡村流入特色小城镇的人口能实现市民化,最终实现人口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以及资源环境之间和谐共生发展,促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科学化。
5.7 建议我市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中采取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
即对本市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凡是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有利于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劳动力扩大就业的,给予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的产业发展优惠税收政策支持,以促进我市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重要内容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得到财政支撑。
5.8 建议我市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采取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
即对本市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凡是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有利于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扩大乡村劳动力就业的,要促使我市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给予优惠的政策性贷款支持,并促使其他商业银行给予商业性的优惠贷款支持,以促进我市特色小城镇加快建设,进而促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得到金融支撑。
(作者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