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弥曼:在探索人类的起源中,做一个像鱼一样的傻瓜

2019-09-10 07:22凤凰
产权导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化石研究

凤凰

2018年盛夏时节,“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凭借提供了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的化石证据这一开创性工作,获得了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荣誉奖项。张弥曼全程用英语演讲,并穿插了法语、汉语、俄语、瑞典语等语言,赢得了与会者雷鸣般的掌声。人们被这位82岁的古生物学家的幽默所吸引,同时也被她为科学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勇于牺牲、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

立志报国

张弥曼,原籍浙江嵊县沙地村,1936年出生于南京市,她是家中的长女,父亲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在神经生理学领域颇有建树。受到父亲的影响,张弥曼从小对生物、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弥曼开始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后,父亲带着全家逃难。1940年,全家搬迁到重庆北碚,后又辗转于江西等地。张弥曼在战火和硝烟的洗礼中一天天长大。当年,日军疯狂轰炸重庆北碚时,她和怀有身孕的母亲在床下躲避,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父亲急匆匆地赶回家时,以为她们两人被炸死了,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在那个年代,张弥曼亲眼看见日寇狂轰乱炸,人民流离失所,一些孩子也因缺医少药而死去。她本人也得了疟疾,走路摇摇晃晃,艰难地跟在逃亡队伍的后面。更因为耳闻目睹,见识过太多的苦难,她的内心坚定了一个想法,长大以后,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救亡救国。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3年,由于当时中国正处在朝工业化迈进之际,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地质科学行业。因为当年一句“地质报国”的号召,张弥曼放弃了从事医学工作的理想,毅然考入北京地质学院,从事地质研究工作,以期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1955年,她又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从地质学专业,到现在要学习古生物学,她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不知该学哪类古生物学。有一天,张弥曼遇到当时在苏联访问的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先生建议她“学鱼”。从此,张弥曼就开始了对鱼化石的研究工作。

1960年,张弥曼回到祖国,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学鱼”之后又“寻鱼”的生涯。

张弥曼的丈夫是她莫斯科大学的同学,丈夫学的是物理学,回国后去了沙漠戈壁滩,从事原子弹和氢弹研究工作,成就斐然。女儿出生刚满月,张弥曼就把女儿送到了上海外婆家。从此,—家三口分隔三地,几年后,她才将其接回自己身边。张弥曼常说:“我们这一代人,为国家做事,都会全力以赴,不怕牺牲,不管是搞科学研究,还是日常生活,都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这颗心,就是不停地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春蚕到死丝方尽,化石要抱百年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张弥曼也毫不例外地被送到农村改造,她退掉城里的房子,义无反顾地做好了“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准备。

全身心投入

从农村改造后,又回到城市。那时,她年纪轻轻,工作时,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她每年都会抽出3个月时间,跟随地质勘探队东奔西跑,在荒郊野外采集化石。野外勘探条件艰苦,全靠一双腿,两只脚板,丈量大地,一天能跑20多公里路。到了晚上,大多时候会在乡郊野外露宿,如果赶上运气好一点的话,会投宿老乡家,更多的时候,是在村里祠堂过夜。这是一项又苦又累的差事,一年下来,能累个半死。

每年夏天,张弥曼都会奔跑于祖国各地,常常是一个人挑着担子,带着锤子,跋涉在荒山野岭之间。整天泡在泥地里,或者山沟边,不停地挖啊、刨啊,去寻找她想要的“鱼”化石。她找到的每块化石,都见证着一段历史,都能揭开这些化石背后的谜底。

采集研究化石,对她来说仿佛蕴藏着巨大的魔力,并且在石油开发上,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庆油田开发之初,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准确提出石油的成油地质时代,为地质专家寻找油层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庆油田第一股石油从地下冒出时,张弥曼的观点被再次证明并引起重视和轰动。

1980年,张弥曼参观了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看到瑞典学派代表人物雅尔维克用25年时间还原的肉鳍鱼化石,她感到极其震撼,并决心用最短时间迎头“追赶”上去。那时,还没有CT扫描技术,要想从内到外“看清”微小的鱼化石,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种极为复杂的连续磨片工艺和制作模型方法才行。

张弥曼想要还原云南曲靖的杨氏鱼,耗时多多。这种鱼的颅骨化石只有2.8厘米长,张弥曼需要先磨掉极其微小的一块样本,然后,依靠显微镜来画出切面图,直到整块化石磨完为止。张弥曼倾尽心力,画出540幅图画,有复杂一点的图,画一张就会耗去十四五个小时。有时候,她会一直画到凌晨4点,回去睡两三个小时后,又起身到实验室接着干。时间久了,渐渐地,人们知道这个研究“鱼”的女人,是个“不睡觉”的“铁人”。就这样,她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对“杨氏鱼”的研究工作。

按照瑞典权威学派的观点,“杨氏鱼”应该有一对内鼻孔,鱼的头颅分成前后两半,由一个颅中关节连接。张弥曼在做“杨氏鱼”这个标本时,既没有找到内鼻孔,也没有找到颅中关节。内鼻孔是鱼类“登陆”时学会呼吸的关键构造。为此,通过认真研究后,张弥曼找到了更多证据,从根本上动摇了瑞典学派的权威观点,她认为,杨氏鱼和奇异鱼都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国际古生物界引起轩然大波,一直争论不休。直到1995年,世界古生物学界才普遍认同她的观点,肉鳍鱼类起源的中心地区也逐渐转向了中国云南曲靖地区。她的发现,让世界古生物界为之震惊,开启了生物界对四足动物起源新一轮的探索。

40多年的研究,弹指一挥间,张弥曼以扎实的研究功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收获了众多荣誉,但她总会很谦虚地说:“我其实很笨,除了有一双勤劳的手之外,就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发现问题,去探討研究,才获得一点点成功。”她说她没法和别人比,别人讲话头头是道,而自己的嘴却很笨掘。她说她是慢鸟先飞常在后,自己也带不了很多研究生,至今,所带过的学生总共只有十几个人。给学生改论文,还得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去改。就连准备自己的发言和讲座,自己也只能慢慢地去做。

张弥曼全身心投入到这个神秘而枯燥的学科上,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再苦再累也没有回头。

成就卓著

2004年,张弥曼回到老家,参观了家乡的城市建设,看到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她把看到和听到的故事写成了《回乡偶记》,并顺利出版发行。

张弥曼说自己知道感恩,感恩国家的培养,领导的帮助,同事的关怀。她说她是一个幸运的人,总是能遇到好老师。伍献文当年的一句话,定了她的“终身”,让她在“鱼”的研究上有了成绩,2008年,张弥曼将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一种奇特鱼化石命名为“伍氏献文鱼”,以其纪念老师伍献文先生。

张弥曼在科研中刻苦钻研,敢于试验,勇于创新。而且高风亮节,她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主动让给别人,上世纪90年代初,她把炙手可热的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年轻人去研究。她说:“我把我原先的研究方向让给别人,别人可以在我研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可以省去很多时间,也更容易出成果。

73岁时,张弥曼不肯闲着。她发现用法文看文献吃力,她利用周末时间去上法语班。坐在20岁左右的同学中间,她的一头白发特别显眼。第一堂课,老师让大家用法語介绍自己,张弥曼说:“我今年60+13岁。”话音刚落,整个班级一片哗然。下课时,班里的同学都围了上来,问她这么大岁数学法语做什么用?张弥曼就耐心地说:“我学法语,是为了搞科学研究时用。”学生们听了,一时无语。

张弥曼工作成就天天有发展,月月有突破,年年有贡献。2011年,张弥曼,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被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10月,获得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10月,获得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2018年中旬,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也是这个行业中的世界最高荣誉奖项。其代表作有《热河生物群》、《中国古生物志》等。

张弥曼开创性的工作获得了巨大成就,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她这次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乃是实至名归。2018年,在颁奖典礼上,张弥曼开场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古生物学问题。伴随着一段幽默轻松的颁奖话题,张弥曼进入人们视线。在5分钟的演讲中,她那清晰的发音,简短的讲话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她的一举手一投足,大方优雅,倾倒众人。她先用法语开场,表达对东道国法国的尊重。然后,分别用俄语和瑞典语感谢自己早期导师的帮助。更有趣的是,张弥曼还特意感谢了自己的女儿:“在她只有一个月大的时候,我把她交给了她的奶奶,当她再次跟我时,已是10岁了,但是,她对此从未有任何抱怨。”发表完获奖感言后,直接走下讲台,竟然忘记拿走获得的奖杯,这一场面,把全场的人都逗乐了。张弥曼这一瞬间的出现,在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与会的很多人都忙着问:张弥曼是谁?她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当人们终于找到了关于她大胆挑战学术权威的诸多论述时,才不得不佩服她取得的令人惊叹的研究成果。

2018年8月,张弥曼被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更令人尊敬的是,张弥曼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又投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她说:“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她常去青海、新疆野外勘探。她解释说:新生代鱼类化石反映了近年来地球的变化,可能会诞生新的重大发现。

她常说:“出国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要补上落下的研究进程。”如今,张弥曼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并且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她要赶着时间去做研究,永不停息地探索着人类的起源,勘测那些在地球和时间中旅行的“鱼”。也许,张弥曼就是这样一个工作上的“傻瓜”吧。

猜你喜欢
化石研究
哇,化石
恐龙是怎么变成化石的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