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霞 史丽萍
[摘要]“一体两翼三课融合”是在长期留学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知华、友华、爱华”为主要目标,在留学生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之上延伸、拓展与提升第一课堂的培育构架,将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有机结合为一体。该模式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学业适应性、生活适应性及跨文化适应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跨文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及传播中国文化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三课融合;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64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9)04-0017-04
Research on Talent-training Mod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ity-base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Feng Lixia, Shi Lip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three classes” is a new training mode developed in the long-term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ich integrates three teaching approaches—formal classroom teaching, campu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off-campus extracurricular cultural experiences. “Integration of three classes” is the extension, supplement and expans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is program would be aimed at ensuring a better learning and life atmospher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having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ir professional adaptability, academic adaptability, life adaptability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It offers a strong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the cross-cultural applied talents and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three classes; Cross-culture; Applied talents; Teaching mode
0引言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放眼世界。与此战略定位相匹配,在留学生教育领域,将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生作为目标,强调留学生教育的应用性,以学以致用作為指导原则,既传授语言及专业的知识技能,又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传播,使留学生教育内容成为真正的有用之学,能用之学,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真正能做到学用一体、学用相长,并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中成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桥梁和友好使者。基于此,如何有效实现留学生教育的学以致用成为近年来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探索并形成“一体两翼三课融合”的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新时期、新特点与新使命
北京作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在“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引领下,国际交往中心和世界一流城市成为北京国际化建设的核心元素,其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宝贵的学习资源,吸引了大批留学生来华,并成为学习深造的首选之地。北京联合大学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也因首都的战略定位而受益,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探索,2018年底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1 000多人次的留学生来北京联合大学攻读硕士、本科专业和语言进修。2017年,作为首批26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北京联合大学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与“一带一路”沿线近20个国家的30余所院校互联互通,建立了互惠合作的校际交流关系[1]。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校际合作交流,以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推进国际化水平,服务首都及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北京联合大学留学生工作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便成为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留学生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对象,他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他们在接受与传播异质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介质”作用和深远影响。留学生教育交流的意义已超越了语言教育的范畴,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扩大文化影响、保障国家安全、维系世界影响力的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努力实现中华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于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留学生教育所肩负的使命,促使我们探索创新培养模式。
2“一体两翼三课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体两翼三课融合”以“知华、友华、爱华”为主体方向,充分调动教师和干部的工作动能,运用三个课堂的人才培育模式,提升语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三个课堂中,以第一课堂为主导,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辅助,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有效补充、融会贯通,形成新的生态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在传统的留学生教育中,习惯上将课堂的专业教学定义为第一课堂,将外出游学定义为第二课堂[3]。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内容及教学环境日趋丰富多样,研究深度及广度不断拓展,教育教学术语的使用及分类也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
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课堂相同,三个课堂中的第一课堂是指发生在教室里的传统语言教学,旨在为留学生构建汉语和文化知识技能体系,提升汉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留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奠定语言基础;第二课堂
则是指以留学生为中心,以提升语言使用为目的所开展的各种校园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汉语写作比赛、国际文化节、汉语角、中外学生联欢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为留学生创造使用汉语交际的环境,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传统意义上的第二课堂为本项目中的第三课堂所指代,主要指结合第一课堂教学的社会实践,包括参观北京民居,考察中国知名企业,游览名胜古迹,体验中国人的生活,观看杂技、中国茶道表演,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为留学生提供深入中国社会和百姓生活的机会,全方位体验、感受中国文化,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三课融合,即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将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内容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以第一课堂为主导,同时充分开发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在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习兴趣、巩固语言技能和拓展社会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将三个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教学生态体系。三个课堂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保障来华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专业适应性、学业适应性和生活适应性。北京同类院校留学生教育研究的结果表明:使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的关键途径之一是要做好课堂教育与课堂外社团或团体性活动[4]。
2.2校内拓展与校内外结合
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辅助,也是具有丰富趣味的体验。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实践,可以加深留学生对课堂上、书本中所讲授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不仅仅可以在教室里,在课堂以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是课堂内所学知识的具体展现与实际应用。
大部分留学生时值青春年华,他们精力旺盛,富有想象力,渴望在未知领域寻求探索,丰富自己的认知。 因此,异国文化体验和冲撞常常会给他们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并在各个方面产生作用和影响。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活动既可以让留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达到一种境界,驱除紧张而不适宜的心理焦虑,调整心态,同时激发留学生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帮助其快速获取中国元素的特殊含义,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提升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也有部分留学生虽然身在中国,但只在教室里或上课时间使用汉语,课下更多的是用母语或其他媒介交流,这样会导致汉语学习效率的降低,同时也会拉长学习时间,并因缺少与中国人的交流,导致跨文化适应能力较弱。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通过各型各类的小组活动与交流活动,为留学生创造了与中国人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的机会,相互之间可进行不同文化内径的跨文化交际,人际交往能力稍弱的留学生也有机会突破惯常的自我。
3“一体两翼三课融合”对跨文化适应的正向作用
跨文化适应最为经典且常为人引用的定义是由雷德菲尔德、林顿与赫斯科维茨所提出的“由个体组成的,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5]。
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不熟悉,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负面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深度焦虑。在从已知的文化形态进入另外一种陌生的文化形态过程中,其心理将会承受来自多个层面的认知冲击及不适应。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再次社会化的过程。一般而言,留学生群体在其母国已经完成社会化过程,来到异国他乡后进入另一个陌生的文化形态,且要在这个并不熟悉的文化形态中生活较长时间。在此情况下,留学生为了适应这个新的异文化形态,会出现再次社会化或跨文化适应的现象[6]。
在再次社会化或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适应主体起初会观察新文化环境中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随之会熟悉,进而采用所在国家社会主流群体的一些规范和价值观,同时舍弃一些自身原有的文化类型。可见,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对全新文化要素观察、熟悉、采用和抛除原有文化的再次社会化过程[7]。
作为在异国生活的社会群体,留学生更加需要与其周围的社会网络相互联系,与周围社会关系建立一定的稳定关联,否则会更容易产生孤立感和无助感。
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有效缓解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国际文化节、汉语角、中外学生联欢等活动,不仅为留学生创造了汉语交际空间,也提升了留学生的汉语沟通交往能力,为留学生介绍了中国朋友,可在协助其构建社交网络中起到重要作用。
从跨文化交际与适应的角度来看,留学生适应新文化环境的过程,也是产生、提出、消解跨文化交际所带来困惑的过程,而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活动是解决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与适应的有效辅助力量。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留学生能够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认识到中国与母国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减少交际障碍。
4“一体两翼三课融合”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积极意义
传播中国文化首先需要留学生认同中国文化。留学生视角
下的中国文化是基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认知、价值、信仰、规范框架来看待和理解的。目前高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较低, 据学者统计,完全不了解的占2.06%, 非常了解的占5.60%, 了解一点的占22.12%, 比较了解的占26.84%, 一般了解的占43.36%[8]。可见中国文化传播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對于如何有效地实现文化认同和传播,研究者认为,跨文化传播中所形成的文化认同, 更多的是基于情感建立起来的,认知和情感在跨文化互动中会对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即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其认知和情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9]。
“三课融合”模式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旨在提升留学生对异文化形态的认知能力,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认同。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第一课堂帮助学生构建起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体系框架;
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内容的实践空间,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全方位体验、感受中华文化,深刻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通过交友会、书法、国画、汉字、中国美食制作、中医体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观摩、古城古建筑探访等活动,较为集中地在留学生偏好度较高的工艺文化、建筑文化、中国历史、饮食文化、中国地理等领域 留学生偏好评价依据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校内外籍留学生进行的中国文化认知与评价调查访问,所收回的286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结果显示:对中国文化中的工艺文化、建筑文化、中国历史、饮食文化、中国地理、古代科技等文化形态情有独钟。发掘具有代表意义的实操实践项目。经过几学期的实践探索,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普遍得到留学生的好评和欢迎,在情感上拉近了留学生与学校的距离,加强了留学生对北京联合大学的归属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拉近与留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是实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的有效手段。基于情感认同基础之上的文化传播,也更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5结束语
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北京联合大学立足北京,放眼国际,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着力完善留学生教育模式,及时关注留学生需求的新动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充实和丰富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教育教学中,紧紧围绕第一课堂,构建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活动体系,设计并实施实践拓展、志愿公益、实地践行、技能特长等活动,将教育内容覆盖到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时段,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学到专业技能,同时又让留学生了解中国,认同中国,宣传中国,把留学生培养成“知华、友华、爱华”的友好使者。[参考文献]
[1]牛爱芳,白梅. 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几点思考——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1):18-22.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EB/OL].(2014-02-18) [2019-04-20].http://www.gov.cn/jrzg/2014-02/18/content_2610940.htm.
[3]程建芳.论旅游对外国留学生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89-92.
[4]于景华,于跃,徐宏洲.外国来华留学生适应性状况调查分析——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5(2):208-210.
[5]JOHN W B.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 Applied Psychology, 1997,46(1):59-64.
[6]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王健宇.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H大学留学生为例[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申莉,韩宪洲.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136-138.
[9]朱佳妮,姚君喜.外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态度和评价的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19(1):56-60+65.
(责任编辑李亚青)
[收稿日期]2019-05-15
[作者简介]冯丽霞(1976—),女,北京市人,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史丽萍(1974—),女,江西鄱阳人,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中韩)文学、文化。E-mail: fenglx85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