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来创设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这样才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比较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角度来思考问题、设定教学方案,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来学习语文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鼓励学生参与到情境活动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在掌握所学语文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一、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把枯燥、复杂的语文知识用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比如,在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一段关于老班长牺牲时候的场景,并且在播放视频的时候用语言来表达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精神,让学生拥有直观的情感体验,充分投入到课本学习中去;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圆明园毁坏之前、毁坏之后的照片与视频,同时用生动语言来呈现圆明园的华丽与精美,这样直观、形象的知识展示,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侵略中国的罪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这样才能够真正把多媒体教学情境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自主探究所學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动性比较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之上,但是小学生对于游戏是丝毫没有抵抗力的,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讲解《小木偶的故事》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呈现课本内容,让学生分别扮演小木偶、老木匠、蓝鼻子小女巫、老婆婆、小兔子、熊、小红狐等,学生在角色扮演游戏情境中,既能够站在课本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游戏教学情境中,教师需要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类型,让学生在玩耍中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在创设游戏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维持课堂教学纪律,不要让游戏教学活动单纯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而是要把游戏教学的育人功能展现出来,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最终也会还原于实际生活中去,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素材联系起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语文知识,加深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与生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比如,在讲解《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幸福事件,有的学生就会说妈妈送自己上学的时候很幸福,有的学生会说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最幸福……通过回忆生活场景能够让学生发掘平凡生活中的幸福、快乐,从而对文章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除了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语文作业,比如,让学生放学之后帮助父母洗洗脚,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成为一个有孝心、有责任心的人。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以此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九玲.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运用策略[J]. 华夏教师,2018(02):59.
[2]薛彤.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论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3):55-56.
作者简介:苏湘伟,1977年7月,男,广东省潮州市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