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荣
摘 要:在科技革命背景下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追赶并引领世界工程教育的一项改革举措,其中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质量的要求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系统性地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含了各门学科的培养目的及有效的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安排只有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才能通过这个桥梁来实现。首先课程建设可依托行业背景,增强理论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创新活动平台,加强产学研建设平台;其次还应该开设人文、科技素养课程以引导科技服务于社会发展;最后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加强毕业生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建设,以满足未来工程发展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 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4-0508-04
0 引 言
为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实施[1],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引导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稳步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开启了工程教育的新一轮改革[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建设的改革着力点,培养一大批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備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3]。
1 课程建设与新工科人才培养
1.1 课程的作用
课程作为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了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4]。这些课程的设计与安排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必须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够完成,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5]。因此,课程建设也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决定着新工科建设愿景的实现与否[6]。
1.2 课程建设内容
课程建设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编制、教材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建设着重于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的转化,课程目标在课程编制中的贯彻,课程编制对教材编制的需求和课程实施的影响,以及对课程建设的总体评价等内容[7]。既然新工科建设是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课程建设的创新探索就是这一改革的重点[8]。
1.3 新工科建设内容
我国作为工程教育的大国,正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新工科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国家顺应新经济、新产业以及科技领域的新需求,对工程教育做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9]。新工科建设包括了服务于新兴产业需求,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设置新的专业;以及结合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对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10]。这项工程教育的改革主要涉及到构建新的工程教育理念,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科专业特色发展,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有效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这些方面又综合影响着新工科建设的成效[11]。
2 课程建设面临的任务
2.1 课程建设现状
作为工程教育大国,我国长时期以来重视课程建设,但是,传统的工程教育的课程建设是把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能力作为重点,强调学生对工程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学生认知能力训练,而普遍忽视每个学生的差异和学生工程实践经验的训练,课程建设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重视实验性教学忽视试验性、创新性教学。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后,由于教育资源紧张等原因,传统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冲击[12]。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课程建设思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13]。与此同时,课程建设中的教材编写与社会需求及科技发展的联系不够紧密,内容更新不及时,有些教材甚至长期不更新。课程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这些问题造成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往往被用人单位诟病[14]。社会、教师、学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满,究其根源在于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不够,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同步,与学生的求知兴趣有差距[15]。
2.2 新工科的新需求
近年来,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明显感受到信息化对高等教育的冲击,高校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已是共识[16]。如何适应科技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得通过问需于企业发展、问需于技术发展、问需于学生志趣、问需于教师激励、问需于教育资源整合等,找准建设的思路和探索实现途径,使得工程教育能够面向产业界发展,面向科技未来发展,面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整合学校、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构建起工科教育的新范式,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17]。
2.3 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思路
围绕新工科建设的目标任务,应重新全面梳理并明确课程建设新思路极为重要[18]。新工科专业的课程建设不是简单地增加几门课程或者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就能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的,要在综合教育理论、机制、路径、模式、特征、特色、标准等方面加以研究后,确定既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又突出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19]。课程建设应在以下7个方面探索并实施。
1)在理论课程安排方面,应适当增加与本学科专业相关联的交叉学科的课程,这些交叉学科课程应该是与该专业现阶段和未来发展密切关联的学科,以此增强专业知识的综合性[20]。新增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应与原有课程有效衔接,真正实现学科交叉。
2)实践课程应重视学科交叉的融合及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实践能力。一方面要改革实验课教学方式,减少验证性的实验课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探索尝试性试验;另一方面积极整合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开展实践和创新活动的平台。
3)开设人文、科技素养提升课程。工程学科注重于科学技术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工程技术人员所具备的人文、科技素养将直接影响着其运用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目的,以及其个人的事业的成就。应通过为工科学生开设《逻辑学》《科技论文写作》《工程伦理学》《工程心理学》《生态学》等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求实精神和健康的心理[21]。
4)依托行业背景建设课程。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寻求与企业、科研院所协作共同编写新工科专业教材,使产业的知识需求和科研成果能够及时进教材、进教案、进实验室。进而发挥高校自身学科优势、突出特色,改善当前学科专业发展同质化现状。
5)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通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相互协作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6)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模式是不同的,教师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再学习、科研水平、教学方式改进等都需要作为课程建设的内容给予重视[22]。
7)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督,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常态化专业自我评估、课程评估,实施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推动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提升。促进学生、专家、同行、院系和自我诊断五位一体评价体系,做好教师教学水平外部监督与反馈,提升教师教学效果[23]。更重要的是加强毕业生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建设,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3 结 语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產业变革已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意识到重振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这些国家都已经并正在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其目的就是要重塑具有未来持续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抢占新兴技术领域或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制高点,以此增强综合国力,争夺未来世界主导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在这一战略中的位置极其重要,为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新工科建设旨在服务于当前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要求,满足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现实需求,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最终赢得全球市场竞争。新工科建设作为对工程教育的探索性改革,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在工程教育领域已取得的实践经验,积极深入开展涵盖理论、机制、路径、特色等的综合研究,并及时关注实证研究与相关实践,调动教师和学生2个主体的积极性,切实发挥高校、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协同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努力培养不同类型的社会急需的新工科人才,满足未来工程发展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白玛德吉,次仁旺堆.“互联网+”时代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1):46-48.
[2] 杨远芬,刘 众.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刍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06):21-22.
[3] 姜晓坤,朱 泓,李志义.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2):17-24.
[4] 张艳超.面向企业教育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探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3):93-98.
[5] 李秋梅,林 雯,李姗姗.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慕课设计与开发——以中国大学MOOC《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433(22):50-55.
[6] 王 强,姜 莉,戴彤焱,等.“双一流”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39(02):72-75.
[7] 房 敏.课程建设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01):105-110.
[8] 杨若凡,刘 军,李晓军.多方协同开展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72(05):36-40.
[9] 靳贵平,李 斌,徐向民.新工科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7(25):93-95.
[10]刘德安,田水承,王 璐.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04):301-304.
[11]戴亚虹,李 宏,邬杨波,等.新工科背景下“学践研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201-207+237.
[12]顾 悦.推动大学教育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01):10-12.
[13]段振亚,翟红岩,蓝竹军,等.基于专业认证的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9,36(02):72-75.
[14]张静文.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57(01):84-86.
[15]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837(11):79-81.
[16]王罗惠,李占利,周 铭.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档案管理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5):555-558+562.
[17]曹志鹏.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评价与培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05):495-497.
[18]林 健,郑丽娜.从大国迈向强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程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02):1-17.
[19]胡 波,冯 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02):20-28.
[20]王志平.创意经济与高校创意人才培养的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02):228-230.
[21]古天龙,魏银霞.以新工科理念推动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8,330(02):34-37.
[22]周 权,李长江,张 娜,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性高校化工类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8,238(16):145-146.
[23]李志鸿.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四个基本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44-47.
(责任编辑:张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