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科学流言榜

2019-09-10 07:22:44
农家参谋 2019年4期
关键词:疟原虫三氯臭豆腐

人工增雪催化剂影响健康

谣言:2月13日至14日,华北地区的大范围降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催化剂中含有的碘化银会危害人体健康。

真相:在本次降雪中,确实有部分地区进行了人工增雪,但增雪使用的碘化银催化剂即使全部降落到地面上,每平方公里碘化银的含量也仅有0.21克。按照降水量计算银离子浓度,银离子含量约合0.000035毫克/升,这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和我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银的含量不超过0.05毫克/升的要求,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科学家研发出返老还童“神药”

谣言: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神药,可延长人类寿命至150岁。

真相:所谓“神药”简单来说就是烟酰胺单核苷酸,简称NMN,是一种维生素B族衍生物。早前,两位美网科学家使用老鼠做实验,发现老年小鼠注射NMN后,多项生理指标都或多或少有所改善,几乎跟年轻小鼠不相上下。但动物试验的结果大都无法在人体上重现。资料显示,他们申请的FDA批准的大型临床试验还没有开始。所以说NMN是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未免过于夸张。

用疟原虫能治愈晚期癌症

谣言:通过疟原虫感染,能重新唤醒被癌细胞“催眠”的免疫细胞,从而杀灭癌细胞,治愈癌症。

真相:癌症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因为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很多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并没有降低,而是因为癌细胞自身的“伪装”使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导致癌细胞生长。另外,疟原虫疗法使用的是“活”的疟原虫,患者感染疟原虫之后就需要使用抗疟药物。如何减少感染疟原虫带来的副作用、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疟原虫的感染数量,都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玩手机会导致黄斑变性进而造成失明

谣言:长时间特别是夜晚玩手机会造成眼部黄斑疾病,导致黄斑变性,如同患上了“眼癌”,完全无药可治,导致失明。

真相: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遗传、年龄、眼部炎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这些因素与在黑暗中看手机并无直接关系。此外,将黄斑变性称为“眼癌”也不准确。

科学家宣布将在一年内治愈癌症

谣言:以色列一家生物公司声称将在一年内完全治愈癌症。

真相:这家公司称目前已做了初步的动物实验。移植了人类肿瘤细胞的小鼠实验进展顺利,显示了可喜的治疗效果。但“多肽攻击肿瘤细胞,同时靶向性地释放毒素”的治疗思路由来已久,理论上乐观可行,实际操作起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家公司所说的人体肿瘤细胞在小鼠进行的异体移植实验,只是肿痛研究的初步阶段,离真正人体实验成功还相距甚远。

洗手液含三氯生能致癌

谣言:洗手液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三氯生,会伤害甲状腺甚至致癌。

真相: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人类已经使用了超过40年,是大众消费品中的常见成分,广泛存在于抗菌肥皂、沐浴露、牙膏和一些化妆品中,也可在服装、厨房用具、家具和玩具中发现它的存在。关十三氯生对人体有害的说法,目前证据不足。在三氯生的添加标准上,我国与欧洲标准一致,允许在沐浴露、洗手液中使用三氯生的最大浓度为0.3%, 能够保证人体的健康。

利用5G接术能让人置身图中

谣言:微信上的一段视频声称运用了5G技术,能让观看的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真相: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带来更高的带宽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时延和更大容量的网络连接。网上提到的这段视频之所以会让观看的人产生立体感,是因为人在看东西的时候,视角是固定的,关注的点是主观选择的,所以不能同时把景象的前后都看清楚。但拍摄者可以通过拍摄手段来制造视觉错觉,所以这只是改变了人们的视觉习惯,营造出了立体感,跟5G并沒有关系。

手机辐射能把玉米变成爆米花

谣言:将几粒玉米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四部手机将这些玉米围起来,随后同时拨打桌子上四部手机,十几秒之后,玉米就能变成爆米花。

真相:网传视频已被证实是一段恶搞的营销短片,其目的是故意夸大手机辐射的危害,让消费者为手机购买蓝牙耳机。在手机接通的一瞬间,手机辐射值确实会比一股情况下要高,但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手机,即使信号达到最强,也在安全数值范围内,其产生的热量根本没法炸出爆米花。

国产奶粉含有速溶剂所以比外国奶粉好冲

谣言:国产奶粉含有速溶剂,而国外的奶粉都不合有此物质,因此和国产奶粉相比很难冲开。

真相:在固体粉末的颗粒表面喷涂一层表面活性成分,确实有助于提高速溶性。但婴儿奶粉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食品,国家标准对它的成分有严格的规范。为了提高速溶性而加入奶粉标准没有批准的成分,不管添加物的安全性如何,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流言中说的似是而非的“速溶剂”,其实是一种凭空想出来的“欲加之罪”。

食用5颗樱桃核就会中毒

谣言:最近,一则“女子食用5颗樱桃,咬破樱桃核被毒晕”的消息在网上传播,还有人说食用5颗樱桃核就会带来致命的威胁。

真相:蔷薇科植物如樱桃、杏、桃、李、枇杷的种子里含有微量氰苷,吃下 去和胃酸反应可生成有毒性的氢氰酸,轻则使人恶心呕吐,重则致人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但每颗樱桃核里氰苷含量极低,5颗樱桃核仁根本不可能导致人体中毒。而新闻报道中的女子,吃的可能是公园里的观赏樱桃,而不是以食用为目的的樱桃,因此不排除是农残导致的中毒,直接将樱桃核定为元凶不大科学。

常吃臭豆腐易患肝癌

谣言:前日,一位28岁女孩因为吃臭豆腐患肝癌离世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吃臭豆腐真的可以导致肝癌吗?

真相:臭豆腐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食品,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从营养学、毒理学、肿瘤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臭豆腐都不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但路边三无小摊贩为盈利,在臭豆腐中非法添加其他物质,食用这种臭豆腐有可能产生致癌的风险。癌症和安全合格的臭豆腐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喜欢食用臭豆腐的公众可以选择合格产品继续享用。肝癌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把肝癌的致病因素归结为食用臭豆腐有些牵强。

猜你喜欢
疟原虫三氯臭豆腐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40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发明与创新(2020年5期)2020-12-20 23:31:23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科学导报(2020年69期)2020-11-09 03:38:44
臭豆腐女侠诞生记
幽默大师(2020年5期)2020-06-22 08:19:14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欧盟食品安全局:三氯蔗糖无致癌风险
食品与机械(2017年5期)2017-07-05 13:24:36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4期)2016-11-08 12:18:58
舌尖上的校门口
文苑·感悟(2016年7期)2016-07-11 10:37:21
女大学生卖臭豆腐贵在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