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君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摘 要: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程度,促进区域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关键词:福建省;山药产业;现状;对策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9.04.011
Absrt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ultivation mode, brand building and extension of industrial chain in yam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nd gradually formed loc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of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ufficient ability of deep processing, weak capacity of brand establishment and sale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the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ing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level, 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leading enterprises,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aggrandizing propaganda and implementing brand strategy.
Key words: Fujian Province; Yam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山藥为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多个种的统称,是一种药粮菜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概括其功用为“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现代研究表明,山药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突变、延缓衰老、促进肾脏再生修复、调节酸碱平衡等作用[1]。此外,其干品蛋白质含量一般在6%~16%,还富含山药淀粉、多糖、尿囊素、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内外对山药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国内山药药材需求量超过10万t,鲜品的食用需求更是远大于药用需求。近10年山药种植面积在全国迅速扩增,山药销量呈稳步增加的趋势,除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外,还大量销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3]。本研究调研了福建省山药主产区的生产情况,结合文献报道,概述当前福建省山药的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以期为山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福建省山药产业现状
1.1 栽培区域与品种选育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90%的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热带气候,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垂直分异较为明显。全省年平均气温17~21℃,有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5000~7600℃,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400~2000 mm,且有80%以上雨量集中在3月至10月,雨热同期,为山药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福建省山药种植历史悠久,全省各地均有栽培,栽培的物种繁多且来源复杂,主要有参薯Dioscorea alata L.、山薯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褐苞薯蓣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日本薯蓣Dioscorea japonica Thunb等,其中参薯和褐苞薯蓣为福建省地方药材标准收载的“福建山药”项的基原植物[4]。据2018-2019年间对福建各地山药主产区的走访调研(表1)及相关新闻报道,福建省山药栽培面积达5000 hm2 以上,较为集中的种植区域为漳州、泉州、南平、三明、龙岩及宁德等地市[5-15]。各地以当地的农家品种为主,选育的品种有麻沙山药1号、闽选山药1号、马铺山药1号、芹峰淮山、明溪淮山1号、阳明山山药、安砂小叶薯、安砂大叶薯、明淮1号、明淮2号等[16-22],其中经认定/鉴评为药材的仅有麻沙山药1号[16]、闽选山药1号[17]及马铺山药1号[1]3个品种。目前山药鲜品的市场价可达7~20元·kg-1,每667 m2收入5000~15000元。
1.2 栽培技术与生产模式
福建省不同产区、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山药栽培技术有所差异,主要有机械打沟种植、打洞填料种植、传统人工挖沟碎土种植以及浅生槽定向栽培等种植方式,清流县、宁化县、永安县、连城县和长汀县等地的农户种植多采用传统的起垄[23]、挖沟或者挖沟与起垄相结合的栽培模式,不合适的起垄高度或挖沟深浅度限制了山药根茎的长度,影响商品性;明溪县、延平区和建阳区等县区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冲积地种植山药,采用挖沟、浅沟钢筋扦洞[22]的栽培方式,山药根茎较长、平直,但人工成本高且采挖费时费工。近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示范推广下,云霄县、德化县、明溪县、安溪县、屏南县和武平县等地的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的示范引领下采用浅生槽栽培种植模式[24-25],节省人工、薯条粗直且商品性好,具有节本增产增收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土壤贫瘠的低产旱地,该栽培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旱地资源利用率,对促进旱地资源持续高效开发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3 品牌建设与农产品地理保护
随着公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山药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带动了山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政府引导、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福建山药产业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建阳区麻沙镇江坝村素有“淮山第一村”的美誉,明溪县被评定为“中国淮山之乡”。马铺淮山、清流雪薯、明溪淮山、安砂淮山、宣和雪薯、德化淮山、麻沙淮山及山格淮山等已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称号,逐渐形成了福建省山药产业的品牌优势。
1.4 深加工与销售渠道
山药除鲜食外,传统上往往加工成山药片,为成药厂、饮片厂和食品公司的原材料。近年来,在漳州何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省安溪县山格淮山加工厂、德化县英山淮山合作社等深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山药加工产品日益丰富,如开发了山药粉、山药片、山药面、山药米粉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减少了鲜品销售的比例,同时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季节的需求。另外,通过网上销售平台、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销往国内的中药厂、大中城市的酒店、超市,甚至远销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2 存在问题
2.1 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
福建省山药产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品种选育及栽培新技术应用率偏低,且严重滞后。由于山药非大宗作物,科研院所投入山药新品种选育的经费及人员极少,山药育种一些基础性工作不到位,尤其是山药遗传特性、开花特性、授粉受精和雌雄花期的杂交育种基本技术尚需研究,杂交育种难度大。另外,由于山药是无性繁殖作物,生产者可以自己留种,不必频繁购种,育种者及制种公司无利可图,推广山药新品种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福建各地山药种植基本以地方品种即农家种为主,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筛选出许多地方品种,由于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地方品种通常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栽培习性也为当地生产者所熟悉。由于山药生产者过分信赖地方品种,不愿意引進新品种,造成主栽品种多年未更新,且也没有对地方品种进行更新复壮,使得当家品种种性逐渐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如连城宣和雪薯,近10年来产量和品相明显下降,调研表明,这一现象与宣和雪薯品种退化有关。但目前尚未见山药脱毒复壮的成熟技术及其应用的报道。另外,福建省经过非主要农作物认定为药材的品种仅有麻沙山药1号和闽选山药1号,经过鉴评的药材品种有马铺山药1号,作为菜用认定的品种有芹峰淮山、明溪淮山1号、阳明山山药、安砂大叶薯、安砂小叶薯、明淮1号、明淮2号。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工作停止后,山药品种选育工作进展缓慢,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市场需求。
种植户仍沿用传统的种植经验,很少改进或尝试新的栽培方法,先进的轻简化栽培与生态栽培技术尚未普及。调研发现有起垄、挖沟栽培等不规范导致薯块变形、难以采挖,以及施肥、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不科学导致薯块表皮变黑等突出的问题,造成山药卖相不好,收购价格低,严重影响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2.2 深加工能力不足
福建不同区域的山药产业发展差异较大,闽南地区的山药产业发展较快,产业技术先进,如云霄、德化和安溪等县的山药产业由合作社或涉农企业引领,形成了栽培、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闽西、闽北地区产业化程度低,主要以鲜品进行销售,或进行简单的干燥加工。虽然闽南地区已开发出山药粉、山药面、山药养生茶、山药营养粥、山药枸杞红枣粉等,但种类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精深加工方面严重不足,化妆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等方面的产品基本空白。山药的茎叶和皮等副产物没有进行开发利用,导致山药产业链短,加工附加值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2.3 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
福建山药虽然量大质优,但知名度不高,市场上品牌辨识度较高的山药主要是铁棍山药,本地消费者对福建山药了解甚少。福建山药鲜品主要在当地农贸市场或集市上销售,或直接销往外地的酒店、超市,许多合作社只是进行简单种植指导和统一收购,并未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统一管理,无法保证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影响了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因此,品牌经营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福建山药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标准化生产
科技人员应加强对福建山药资源的收集与评价工作,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抗逆性,以及块茎的产量、外观和可食用部位的色泽、口感、营养品质等进行分类鉴定,挖掘出特色成分含量高、高产、抗逆、外观品质优良、适合不同用途的山药品种,不断进行种质改良和提纯复壮,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向选育。
尽快研究建立种植、病虫综防、科学施肥等规范化技术,因地制宜制定和示范推广栽培技术规程等标准,比如在福建省的低产旱地或土壤贫瘠、板结或黏性高的地区,可推广山药浅深槽定向栽培技术。科学遴选和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标准化生产示范作用,逐步引导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山药产品安全质量档次。
3.2 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区域发展
建立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组织合作社的牵头人和农技人员前往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取经,学习适用于本地的栽培、加工和销售模式。鼓励农民以技术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实行集约化管理,将现有的淮山种植联合起来规模化生产,共享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充分发挥山药生产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技术人员对社员统一进行淮山种植技术培训,统一采购生产资料,推广新的栽培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产后统一收购、加工、销售。以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方式保证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和种植风险,打造特色山药品牌。
3.3 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政府应加强对山药产业链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从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进行产品研发攻关。研发生产化妆品、保健食品、药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对山药皮、茎叶等副产物进行综合加工利用,比如山药初加工的下脚料可用于饲料生产,紫色山药皮还可以提取花青素,幼嫩的山药茎叶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或加工成山药茶等,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抗风险能力。
3.4 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山药营养丰富,既可熟食也可生食,随着新品种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种植比较效益明显高于其他作物,且市场需求强劲,因此应鼓励地方和龙头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积极申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示范社、名特优农产品、知名商标等各种荣誉;积极参与政府举办的农产品品牌展览会,如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厦门名优特农产品展销会、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来提升知名度;将产品打造成地区特产及走亲访友的伴手礼;通过网络、杂志和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进行推广宣传;举办山药节、山药烹饪大赛,建立山药休闲观光园以及山药研究与开发的信息网等,为山药行业的科研工作者、企业家、种植户等提供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山药的研究成果、技术信息、产品信息、食用方法等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食用山药,引领山药消费习惯;通过网络平台、超市等线上线下多个渠道进行宣传销售,扩大市场关注度和影响力,促进山药研究与产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武君,刘保财,陈菁瑛,等.福建马铺山药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J].热带农业科学,2017,37(7):56-61.
[2]陈艳.山药的药理作用与产品开发[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5,51(1):60-62.
[3]尹悦.重磅:2016年怀山药产新报告,10万吨级增长[N/OL].2016-11-24[2019-04-20].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8-10/22/c_1123596799.htm.
[4]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33-234.
[5]吴庆华.云霄县马铺乡淮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2013,44(10):70-71.
[6]林育金.陈主义:“山格淮山”产业化的带头人[N/OL].(2018-10-19)[2019-02-26].http://www.anxinews.com/content/2018-10/19/content_5885820.htm.
[7]魏培全.福建德化:一根小淮山致富大产业[N/OL].(2018-10-22)[2019-02-26].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8-10/22/c_1123596799.htm.
[8]黄家鹏.建阳麻沙德农公司:小淮山走进大超市[N/OL].(2019-01-13).[2019-02-26].http://www.greatwuyi.com/info/content/2019-01/13/content_1320064.html.
[9]江月兰.明溪:种植淮山促增收[N/OL].(2018-03-30)[2019-02-26].http://sm.fjsen.com/2018-03/30/content_20882844.htm.
[10]范日樑, 张凌波.宁化:合作种淮山走上脱贫路[N/OL].(2018-08-23)[2019-02-26].http://sm.fjsen.com/2018-08/23/content_21394698.htm.
[11]罗立加.山药新品种——安砂小叶薯无公害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6,32(11):24-25.
[12]黄水林,姚超颖.连城宣和:发展雪薯种植助农脱贫增收[N/OL].(2018-04-18)[2019-02-26].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4/18/content_1100905.htm?div=-1.
[13]高媛媛.扶贫扶志!快来看看中山镇贫困户们今年都种了些啥[N/OL].(2019-04-20)[2019-04-11].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fj_hz/2019/2019-04-11/438162.html.
[14]游松柏,吴微.柘荣:糯米山药成农民致富新宠[N/OL].(2019-01-04)[2019-02-26].http://www.ndnews.cn/2019/0104/32527.html.
[15]王志凌,叶陈芬.屏南县引进山药浅生槽栽培技术种植山药近500亩[N/OL].(2018-06-05)[2019-02-26].http://www.ndwww.cn/xspd/pnxw/2018/0605/86527.shtml.
[16]陈菁瑛,苏海兰,黄颖桢,等.麻沙山药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46(8):41-42.
[17]陈菁瑛,黄颖桢,刘保财,等.闽选山药1号种植表现及其关键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7,48(6):50-51.
[18]佚名.阳明山山药[J].三明农业科技,2016(1):彩图.
[19]邓永宁.安砂小叶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9(3):28-29.
[20]陈芝华,华树妹,李丽红,等.淮山药新品种“明淮1号”的选育及应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6(7):18-20,23.
[21]陈阳,马丽娜,周先治,等.山药新品种芹峰淮山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6,1(1):76-78.
[22]王克平.明溪淮山1号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3,44(1):44-45.
[23]曾爱琴.龙岩市山药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8,36(2):20-21.
[24]吴钟晗.山药新品种麻沙1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12(11):23-24.
[25]陈阳,马丽娜,韩立芬,等.寸金薯淮山浅生槽定向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3(8):26-27.
(责任编辑:刘新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