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荣
写作指导
“美丽”和“错误”是两个矛盾的概念,而在材料中“美丽”又是“错误”的修饰语,标示着“错误”的特质,要将这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审视材料,我们可以解读出:就同一件事情而言,“美丽”和“错误”是从两个不同维度上作出的评判——“美丽”是从“心”与“情”的维度上作出的评判,而“错误”则是从“理”与“规”的维度上作出的评判;前者有着很强的主观性,而后者有着很强的客观性。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因为人性之中不仅有着理性的硬度,而且有着感性的温度。“错误”为什么会“美丽”,正是因为它融进了人们“美丽”的“心”“情”,它也许没有按照“常理”,没有遵循“成规”,但是它于“心”别无选择,于“情”感人肺腑。明于此,你就一定能把准记叙的重心和剖析的角度。
[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在现实生活中,错误总是难免的,但错误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甚至有人说“错误是美丽的”。
记叙文
我是母亲永远的归人
吴雨桐 (江苏省阜宁中学)
我凝视着那身影,胸中满溢的情感仿佛过满的水杯,一点动作就会使它倾洒,我只是愣怔在原地,也不知什么时候水杯随着阳光肆意地流动而被打翻,最终化作眼尾的一滴清泪。
那是母亲!
在回忆渐渐泛黄的时候,我发现幼时与母亲的亲密无间只定格在过去,留到现在的只剩下陌生与沉默。我和她常有争吵,多生嫌隙,偶为她眼角的皱纹和不复年轻的面容惆怅,却很快被新一轮的冷战消磨。母亲也常说,我不是她的小棉袄,不过是一个没有心肝的过客……
到了初三,为了方便向老师问题目,不得已住校了。天气渐冷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改变了自己。那天北风陡起,它携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亲吻着行人的面颊、脖颈和脚踝,太阳只一味地瑟缩。我脚上的薄袜已经不足以御寒,一大早,母亲突然就站在教室门外,不声不响为我送来三双棉袜。
那是三双颜色鲜红、脚踝处绣着圣诞树和麋鹿的、洋溢着满满童话气息的棉袜,母亲递给我的时候,我颇有些哭笑不得,就不能选不同颜色的?想抱怨,母亲却开口了:“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店员听说我有个女儿,向我推荐这个,说圣诞节快到了,女孩都喜欢这个;红色的避邪,踩小人呢……怎么样,你喜欢吗?会不会有点幼稚?怕你冷,早上一起身就送过来了……”
母亲以一种近乎巴结的口吻和我说话,我凝视着她的面容:母亲的眼睛是极美的,形状姣好,睫毛细密,只是被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抹去了眼底的透亮。可她捧着袜子,语气急促的时候,又重新鲜活起来,与记忆中那个温柔的妈妈的身影重叠起来。我听到她说:“唉!现在想想还是着急了,这种袜子一看就是小女孩穿的,不适合你这大姑娘了,是我买错了,我拿去退……”
胸腔里充盈的情感如决堤的河。我打断她:“我喜欢,很好看!”“哎,怎么还哭了……”
原来,我一直较劲的不是母亲,是那个渴望快些长大的自己。我接过袜子,意识到自己仍是以前那个小小的喜欢童话的小女孩。我與母亲和解,也算是与自己和解。我穿上棉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与踏实。
郑愁予曾写过,你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而我要说:感谢这美丽的错误,我不再是过客,母亲是我,我是母亲永远的归人。
[评析] 本文用倒叙手法,在浓浓的抒情气氛中展开对往事的叙述。文章真实而细致地描写了青春期的女孩由叛逆到终于理解母亲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的过程,由“陌生与沉默”“不过是一个没有心肝的过客”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与踏实”“不再是过客,母亲是我,我是母亲永远的归人”,叙写极其自然可信,毫无斧凿之痕。而这一份真纯自然来源于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悟,难能可贵。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题意的理解是丰富而美丽的,它既指母亲笨拙的爱,也指作者青春的叛逆,双向的错误,互相的沟通,彼此的美丽,所以才生发出较强的感染力,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散文
美丽的错误
李 梦 (江苏省阜宁中学)
车窗外的视野模糊不清。随着雨滴滚滚落下,米灰色的斑驳的古城墙好像也要融化在铅灰色的天幕之下,古老的金陵是一幅泼墨的山水画,渲染出一片没有跌宕的夏天。
车停在一块空地上,父亲挑眉惊讶地翻查手机,面露尴尬:“哎呀,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还是忘了调。”他递过来,明晃晃的小太阳挂在“阜宁”两个字的下面;再一翻,“南京”原是一片湿漉漉的靛蓝。
母亲从后备箱里取出一把伞和两套雨衣,边扔给父亲一件,边数落:“这么低级的错误还犯,多大的人了?”惹得父亲边笑嘻嘻地道歉,边油嘴滑舌:“人嘛,难免犯个错误,说不定,雨天别有一番风景呢……”
转过明孝陵,乘上缆车,终于到达中山陵前的石阶。拾级而上,石阶两旁是层层叠叠的大理石,虽是雨天,然而来拜谒中山陵的游客仍然不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石阶上,各色伞盖交织成一片,淌着雨水的油纸伞仿佛盛开在微波上的芙蓉,又像白瓷盆里剔透的雨花石,纹路中舒展着历史的邈远与沧桑。
雨天的中山陵,带着一份凉薄的气息。积水沿着台阶哗啦啦流下,凉气渐渐缠上脚面。我快步登上中山陵,放眼远眺,山峦起伏,云遮雾绕,好一派“金陵王气”!“欲拣旧事一二入瑶琴”“再于泠泠弦上听”。当年中山先生选择此地作为安息地,想来也是别有深意的吧!
在导游带领下,我们纵览山底下葱茏的树木,远远能看见一片翠绿中夹携着一链花青藤黄。那是巧夺天工的一条界线,没有流光溢彩,没有暖玉生香,只有一座高大香樟掩映的别墅。
“那边是宋庆龄故居。”导游如是说。“不是还有什么美龄宫,就坐落在蒋介石专门为其夫人植的梧桐围成的项链的坠子上吗?”有人问。
“这只是个机缘巧合罢了。”导游摆了摆帽檐,阴影盖住了她的颧骨:“南京人都说这是个错误的说法,其实啊……”
她的尾音夹着薄薄的雨,随着我的思绪飘远——错误也好,有意也罢;没有艳阳天,依旧可以看到中山陵崔嵬一面背后的清新秀丽;而蒋公植桐引凤的小爱私情终难掩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爱情怀,这美丽的错误又有谁能说不是世道人心使然呢?
[评析] 本文采用“错中错”的结构,立意层楼更上。前一“错”是父亲错把手机上的阜宁天气当作南京天气,它让全家人领略到了雨中中山陵的独特之美——清新秀丽;后一“错”是南京人错把美龄宫当作宋庆龄故居,它让游人深味到了“(中山)先生(博愛)情怀,山高水长”。何谓家国情怀?它不仅指情恋着“家”,而且指心系着“国”。有了后一“错”,遂使本文的立意臻至一个峭拔的高度。
议论文
透视错误 发现美丽
顾晋源 (江苏省阜宁中学)
错误并不一定就是失败的、丢人的、不可饶恕的。相反,错误其实也可以是美丽的。
一个沙漠小国的首相去访问某大国,访问期间,他与大国总统以及其他政府要员的会晤非常融洽。在送别宴会临近散席的时候,按照大国的礼节给每位用餐的人端来一盆水,让他们洗手。可是小国首相看到这清澈如银的水,便端过来一口气喝了下去。众人顿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就在这时,大国总统竟然也不慌不忙地端起水盆照着那位小国首相的样子喝了下去,众人随之也都学着总统的样子喝下了这盆清澈的水。访问至此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也许你会笑话那位首相,甚至会嘲讽那位总统,但你只要对这件事细细品咂品咂,就会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小国的首相为何会将用于洗手的水不问青红皂白地一口气喝了下去?难道是因为他愚蠢、孤陋寡闻吗?我想不是,因为该国的外交部部长在首相出访前,一定会就有关礼仪对首相有所提点。为此,我们似乎还应该看到问题的另一侧面:这位首相一定十分关心国计民生。试想,这个沙漠小国虽然缺水,但身为首相,缺水似乎也轮不到他的头上,但是这位首相却能时刻以缺水的姿态珍惜着每一滴水。如果他不是一位时刻把国计民生放在心头的首相,又怎么会做出如此有违外交常识的举动呢?对这个“错误”背后的“美丽”,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化惊愕、嘲笑为肃然起敬呢?
再说大国的那位总统,他实际上完全可以停下来,委婉地规避眼前这个尴尬的局面,如说上一句“这盆水是敬献给最尊贵的国宾喝的,其他人象征性端一下水盆就可以了”,但是他没有丝毫犹豫就一饮而尽。难道说这位大国的总统是要讨好这位小国的首相吗?恐怕也未必。对此,我们似乎更应该看到这个“错误”背后的那颗“美丽”之心——一颗包容之心,一颗设身处地为他国、他人着想之心。正是源于这位总统的将错就错,尴尬的局面顿时化为圆满的结局。
两个连锁的错误,折射出两颗美丽的心,也成就了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从这件事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悟到:尽量不犯“错误”的人是聪明的,而主动去犯“美丽的错误”的人是“仁爱”的,但有时“仁爱”比“聪明”更难做到,因而也更可贵。
[评析] 本文的最大亮点是作者对人们熟知的一段外交佳话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和开掘:常人看到的往往是那位大国总统的外交机智,而作者却发掘出了“机智”背后的“包容之心和设身处地为他国、他人着想之心”;常人的视角往往聚焦于那位大国总统“错误”背后的“美丽”,而作者还能烛照出那位小国首相“错误”背后的“美丽”——关注国计民生之心;常人追逐的往往是如何不犯错误的“聪明”,而作者高扬的却是主动去犯“美丽的错误”的“仁爱”。“常人的头发大概不会引起人太大的兴趣,我们能不能变换一下视角,去看看秃子头上的几缕青丝呢?”——也许这就是本文带给我们的最大启迪。
(责任编辑 / 胡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