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辉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相对其他学科内容抽象难懂,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相比过去教材都有很大的提升。虽然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改进,但学生学习兴趣仍然不高,教学效果提升不大。本文就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究分析,提出几点策略,目的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希望此文能为物理老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效性;策略
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许多课程都赋予了新的内涵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物理和初中阶段相比在难度上有了很大提升并且和高等教育衔接很紧密,过渡性和延伸性很强。因此,怎样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提高教学实效性已经作为一个难题摆在了物理老师的面前。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结合当前物理教学普遍实效性欠佳的现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此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完成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理解,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对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出的要求。但是,当前物理教学实质上没有真正将新课程改革理念贯彻其中,仍然存在课堂教学理论讲得多,实践动手少,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呆板等诸多问题,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培养非常不利,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课堂实效性也无从谈起。具体表现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听课,不积极主动思考,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缺少师生的沟通交流;同时,教师讲课只局限于课本和教材,学生理解肤浅,理论知识讲的过多,知识点完全靠死记硬背,片面追求成绩和分数,完全和实践脱节;这一切与教学的实效性原则极为不符,教学时效性的提升当然也是一句空话。
二、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实效性的策略
1.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强化知识结构体系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经常在教学中开拓教学空间,整理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同一事物中是共同存在的而不是单一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物理知识的整体性框架,将课内外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并进行整合,有取舍、有重点的分模块讲授。还要积极鼓励并表扬在生活中对物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生,同时要对学生反馈的相关研究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讲解,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各类物理知识并形成自己相应的知识结构。具体可以从举办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不定期开办物理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开拓教师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究兴趣,满足其对知识渴求的愿望,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
2.重视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高中的物理教学,演示实验对于物理现象和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正确认识演示实验并积极行动,由于演示实验强调其可观性,所以要讲究实验效果,所以,老师要严格控制演示实验的成功率,以此提高学生对科学事物探究的积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师清楚地演示具体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各物理现象的具体表现以及其背后的内涵,从而达到阐述抽象的科学道理的目的。当然,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直接参与到物理试验中是最直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需要学生要积极主动动手实践,毕竟理论知识学生存在理解不够深入或不能理解的问题。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注重结果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物理知识。因此老师可以将物理中的演示实验逐步发展为学生的动手实验。同时学校也需要安排课外时间,提供相应场所让学生进行与物理有关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率,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物理实验,老师做好分析总结和讲评,以此来鼓励学生,增强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实现物理学习的实效性。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多样化
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声、影通过动画展示可以把抽象、复杂、逻辑性强的物理现象解释清楚,学生也很容易掌握。比如原子核真实模型这一章,老师可以通过软件模拟将原子核内部以3D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具体,这让一些在认知过程中存在的感性障碍的学生能直观理解。用语言描述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将其抽象的动量守恒、光电效应等知识解释清楚。因此,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减少了传统教学带来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枯燥乏味等现象的发生。
总之,任何有效的教学,无不取决于新的创新思维方式。教学有法,又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以上三点只是浅薄之见,其实在高中物理的教学的实效性研究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面对新时期、新课标、新要求,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要不断赋予高中物理教学新的理念和思维,不断摸索寻求提高物理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切切实实推动和提升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世恒.新课程下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5(26):162-163.
[2]胡亮.中学生物理创新素质培养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3]陈琪琪.以教师的创新来激发学生的创新[J].物理教学,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