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这一专题领域的微课制作问题进行现状分析,提出了诗歌鉴赏微课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诗歌鉴赏教学;微课;策略
诗歌鉴赏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部分。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内容的多义性和情感的丰沛性,与许多中学生文学积累薄弱,鉴赏能力不高以及中学语文课时限制形成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微课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数字化以及短小精悍等特点,恰恰为解决这一系列矛盾提供了新的契机。那么,短短几分钟的微课,如何在诗歌鉴赏教学的众多知识点中选择最突出的重点?如何在复杂的教学目标中明确地实现其中的一个?如何在诗歌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中学诗歌教学的微课设计同样针对的是诗歌鉴赏中的重点难点,或是受课时限制难以在课堂上有效展开的一些学习环节。针对一线教师在诗歌鉴赏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构建相应的具体策略,才能真正借助教育现代化的有力臂膀,克服诗歌鉴赏教学中的重难点,更好地鉴赏经典,传承诗歌文化。
一、鉴赏过程支架化
诗歌鉴赏理论方法是为阅读作品服务的,应“优化选择”,做到“简化头绪”“重在运用”,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诗作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2】因此,针对具体的诗歌作品,教师应选取恰当的有价值的鉴赏知识进行讲解,才能利于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将程序化的诗歌鉴赏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诗歌知识除了文史知识、更多的是鉴赏理论,以及诗歌表达方式,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等等知识。在微课中将鉴赏理论具体化,为诗歌鉴赏的程序性知识应用提供范例,给与学生的诗歌鉴赏提供学习的支架,是目前诗歌教学微课选题的主要内容。如天津市西青道中学陈曦教师的《还原法鉴赏诗词》,定位于程序性鉴赏知识“还原法”,举一反三,达成学习目标。又如贵州遵义四中刘成俭老师《<雨巷>反复手法赏析》就以诗歌创作中的反复手法为选题。
二、传统意象积累化
情感和形象是通往心灵的路,而诗歌中的意象恰恰是荷载着情感的形象。因此意象是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规律。学生鉴赏诗歌则是通过生活感受和一定的阅读积累,领悟作者的情感。对于文学积累薄弱的学生而言,以意象为专题进行微课教学就非常必要。一方面微课学习给与他们意象积累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意象的学习本身也是诗歌鉴赏的能力锻炼。如天津市第三中学张昱老师的获奖微课《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三、教学目标细分化
在诗歌教学的众多教学目标中,语言鉴赏,思想情感的理解,诗歌诵读欣赏等等往往都是诗歌教学课堂的重点教学目标,但是有的教学目标往往难以在传统课堂上即时达成。以诗歌诵读目标为例。诗歌的诵读是读者对于诗歌作品的再创造。学生对诗人情感体验的捕捉,对诗作传达的人生情绪的体验,通常首先通过诗歌的诵读得以表现。这种再创造也决定了诗歌诵读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因此传统形式的诵读指导就受到了时空的限制,诗词诵读指导微课于是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无论是诗歌语言的情感表达,还是具体的节奏語速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指导,微课指导都能能针对具体的诵读目标做出细致的分析和示范。如咸阳市礼泉二中崔佳老师的《<再别康桥>朗诵指导》。又如《<将进酒>》《<行路难>》等等一系列名篇诵读一线教师都有微课制作尝试。
四、知人论世情景化
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作品,要做出精当的解读和深入的鉴赏,必须有充分知识积淀作支撑。中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虽然已经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有一定数量的古诗词积累;但缺乏作家生活年代的具体认识,和作品创作背景的理性认知。诗歌的创作是诗人自身一种宝贵情绪或情感的瞬间爆发。虽然创作发生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但是诗歌背景陈述,作家生平解读,都很难再现作者创作情境。系统的诗歌创作史的发展理论知识才能真正的唤醒使学生的理性情感,更容易引发学生对于写作背景的深刻理解和诗人创作感受的理性分析。借助微课讲解能够更好地实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如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蔡溯的《诗歌起源与发展》。
当然,诗歌的阅读鉴赏并不能简单的依赖于微课教学,以上内容模式作为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的有效教学模式,和诗歌教学拓展的重要手段,对中学诗歌教学有重要意义。正如王竹立教授曾经说过,微课热是暂时的,而微课是永久的。【3】微课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需要一线教师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基金项目]该研究属于聊城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中职生国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C]教育部东莞微课培训会,2013年2月28日.
[2]洪宗礼﹒洪宗礼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68页.
[3]王竹立﹒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9期,第79页
作者简介:孙晓芳,教师,43,女,汉族,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