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9-09-10 02:55:41高莹
高考·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安源拉力钢丝绳

高莹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同时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了我们对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立足课堂实践

新课标中提到数学文化应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整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认识数学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数学学科的核心素质.笔者尝试活动型学科教学:

案例1算法的基本思想(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

片段一:

【导语】二十世纪以来,数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数学的应用;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同步发展.通过两个例子来分析:1日常手机中的小程序,就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如房贷计算器;2习总书记提到的核心技术以及牵动国人的小小芯片的发展,也都离不开数学.以此引出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学发展的认识,以及当下生活中用到的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了解数学文化.。

片段二:

【算法思想的渗透】

1.通过两个生活中的实例感受算法2.数学中实例的分析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感受算法的基本思想,即程序化思想,通性通法的思想,既可以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把握数学本质与以前的知识产生共鸣。

片段三:

【算法思想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的体现】

由学生分享,事先由同学查询相关的资料,结合课本知识,准备的内容如下:

中国古代数学有关算法的成就:1.刘徽:割圆术;2.祖冲之:圆周率;3.韩信:点兵问题;4.程大位:物不知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意识到算法的多样性,发挥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拓展课外研学

恰逢学校组织研学旅行,于是尝试在研学中推进全过程、全自主(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完成数学化的建模过程,自主求解模型,自主给出模型结果的解释)的数学建模活动:

案例2课外研学课题之从钢丝绳承重看安源煤矿厂产量

【情境】江西萍乡安源煤矿,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基地之一.(也是本次研学旅行的日程之一)

【方法】资料查询.实地调查.交流讨论。

【过程】

(一)在煤矿博物馆中摆放了五根粗细不一的钢丝绳,皆用于煤矿生产中的运输环节.不同规格的钢丝绳的承重不同的,学生认为可以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对煤矿厂钢丝绳直径进行实地测量,拍照;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获得相关数据。

先对钢丝绳尺寸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数据.通过网络,得到了计算承重的公式.经验公式:F1=x²/2,对于6×19的钢丝绳,x≈0.31d(d为直径,单位mm)计算出的F1即为破断拉力。

煤矿工人介绍钢丝绳的用途.如下:一号钢丝绳(最粗)承重量最大,最安全,用于运送煤矿工人;三号钢丝绳用于运输初期煤矿;五号钢丝绳由于承载量较小,用于运送工具以及所需材料。

(二).整理信息数据,查找资料完善。

对安源煤矿的运输构架进行推测.若均在三号钢丝绳承重下的矿车中进行,计算出三号钢丝绳的承重:(0.31×18.5)²/2≈16.5t,经询问,矿车的容量约为1.5t,自重约为0.5t,故可知,一根钢丝绳上一次可以运输的煤矿量为[16.5/(1.5+0.5)]×1.5=12.375t而根据对煤矿工人的采访,煤矿每日运输约24到30次,共有约30根钢丝绳参与运输.可以算出,安源煤矿的日产量P∈[12.375×30×24,12.375×30×30],即P∈[8910,11137.5].经过运算,得到了煤矿产量的估计值!

对于数据的准确性表示怀疑,继续查询相关资料.根据搜狐网数据,安源煤矿在2017年的产量达到了298.32万吨.由此得出,煤矿的日产量为298.32×10000/365≈8173吨.这与计算的估计值还是相近的,说明估测整体思路的合理性。

(三).误差分析.由于数据分为实地测量和采访询问途径所得到的,误差不可避免.我们用破断拉力来衡量煤矿的运输能力,但是破断拉力是一个极值的概念,以之来推测产量不严谨。

进行第二次计算:根据获得的数据推测(采访煤矿负责人后得知,5号钢丝绳一次可运输木材3.5吨,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算得,5号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为4.81吨,(3.5+0.5)/4.81可以算得二者的比值约为0.83),安全拉力为破断拉力的0.83倍,于是日产量P∈[7247.4,9059.2],比较符合实际情况.(g=9.8N/kg)

(四).数学建模。

1.测量钢丝绳的直径d(单位:mm),运用公式F1=(0.31d)²/2得到破断拉力(单位:吨力)

2.询问获得矿车相关参数:矿车的载重量m1与自重m2.(单位:吨)

3.算得一根钢丝绳上一次的运输量F2=[F1/(m1+m2)]×m1

4.获得日运输次数a1与钢丝绳总数a2,算出日运输量F3=F2×a1×a2

5.与实际情况对照,分析误差。

三、结语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教学,使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课外研学实践中,搭建数學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让学生能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积累数学实践的经验;认识数学模型在科学、社会、工程技术诸多领域的作用,提升实践能力。

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才刚刚起步,对它的理解和推进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行,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就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7

[2]辛世强《聚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视角》教育科学论2016

猜你喜欢
安源拉力钢丝绳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22
岁月静好,安源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4
安源红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4
爱在安源山
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 13:20:24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航空发动机(2020年3期)2020-07-24 09:03:16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电梯钢丝绳更换方法的探讨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