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娟
一、直观生动,让“了解”有形
对课文词句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是属于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这也是基于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所反映出的学习特点,旨在为中高学段的词句理解奠定基础。
查字典法。如部编本二下识字单元第四课《中国美食》:
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再说说你的发现。
灶焰
烫煲
焦烹
学生通过观察部首不难发现,这三组字既有相关联处,又有区别。从偏旁部首来看,第一组查火字旁,第二组查火字底,第三组查四点底,由此可见,这些字都跟火有关。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简单了解字的意思。
表演法。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因此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形象地将词语的意思有形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二下语文园地五的字词句运用部分:
读一读,再选择一两个词语演一演。
微笑狂笑傻笑
笑眯眯笑呵呵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哈哈大笑捧腹大笑
课后习题中出现的这组词语都与笑有关系,但笑的程度、神态、姿势都不相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捧着肚子笑的姿势表演出来,“捧腹大笑”的意思就直观易懂了。
二、体会运用,让“理解”有章
对于中年级段,课标提出了“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的具体要求,“理解”在词典中为据理了解,比了解的程度更进一步,应将词语置于文章特定的情景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替换法。在具体的语境中如果换了一个词语,文章表达的意思也就没有原来的那么传神了。例如四年级上册《泉城》课后习题4: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同时写泉水的流动,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
1.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2.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3.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4.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教师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入句子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涌”字是描述珍珠泉泉水相对少而急;“汇注”一词形容的是五龙潭,此词是为突出泉水从多个方向流入;“冒”写出珍珠泉泉水多而缓,与黑虎泉泉水流量多流势猛的“喷吐”状又相差甚远,因此上述词语不能交换。在比較的过程中,学生细致理解了泉水流出的多种形态,同时也理解了词语意思,积累了词汇。
拆字造句法。例如四年级上册《说勤奋》课后习题3:
读一读,任选两个词语造句。
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有所作为远渡重洋
造句建立在对词语理解的基础上,强调词语的语境运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拆字组方法来完成。以毫不气馁为例,“毫”解释成一点儿,“不”解释成也不,“气”可以理解为生气,“馁”则为馁怯。整个词语大致理解为一点儿也不馁怯,表示虽然失败了,可还是有信心、抱着希望。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情境便可完成造句了。
三、深入解读,让“推想”有度
对于高年级段,课标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从理解到推想,对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迁移法,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认知上进行多维辐射,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结合特定语境,从而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例如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后习题:
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学生根据旧知,很容易便知习题中“家常便饭”指家中日常的饭食。如果仅仅是这样的理解,显然跟上述语境不合,此时需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根据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显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了。例如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课后习题: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有些词语一旦处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则会具有感情色彩。上述句子中“偷偷地”“摸来”这两个词语,体现了日军丑陋的嘴脸、狼子般的野心、卑鄙的行径,体现出对日本军队的鄙视和唾弃。联系上下文,正确把握词义,准确体会文章的感情色彩,理解词语在特定环境中的达情表意。
(作者单位:宜兴市新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