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相
摘 要:阅读本身作为学生的一种必备素质,在锻炼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及阅读素材选择。因为这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的积累,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初中语文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方面更应该提出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开展综合能力的加强,从而将语文教学知识的掌握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也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求之一。
关键词:课外阅读;拓展训练;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引言:
从初中语文以往的教学内容来看,阅读以及写作是最关键的两项内容,写作本身也是通过阅读积累才能进行的项目。所以在这两个最重要的项目中,阅读也是最基础的的一项教学内容。写作作为阅读的延伸训练项目,也需要学生通过积累日常经验,尤其是阅读素材,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文思泉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合阅读方面的拓展,加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拓展的教育价值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内容的挑选以及教学是最重要的教育环节,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进程中的抉择期与叛逆期并举的阶段,如果缺乏对应的有效引导,将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动力都产生减损。为了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通过阅读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能力。语文学习本身所需要的不仅是学生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是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上的积累。通过高质量的阅读,能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语法还有文字运用上有更大的提升。在人教版教材中推荐的课外阅读素材上就有很多具有这样的效果。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虽然在课本中只有选段,但是对学生而言这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阅读文本。通过教师组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在自身的文字运用上也能更加得当。
另外,阅读拓展训练对作文写作的促进也是其重要的教育价值之一。以往的写作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大难度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并未通过专业化的阅读训练积累生活素材,所以下笔写作总有一种情感无处挥发的感受。但是通过高质量大批量的阅读后,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文本和素材要求的理解能力和效果,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效果[1]。
二、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的阅读培养模式
对于阅读方面的训练教师可以选择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当然在开展对应活动前,应该充分实现课程纲领的标准践行,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具有更好的教学经验积累效果。为了达到对教师和学生的双重提升,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把关者,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素材的范围和种类。但是对于具体作品的选择,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这样能够形成差异化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更加具备自创创造力,而不是千篇一律地以一种写作方式形成僵硬死板的阅读效果。这也是在阅读教学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人教版教材对这一状况已经有足够的预见性,在推荐课外阅读内容素材上具有较高的区别性,让具有不同兴趣种类的学生都能挑选到自己心仪的阅读作品类型。
三、结合课外阅读应用新型教学技术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拓展,教师除了人教版教材中所规定的素材之外,也可以选择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文本素材。例如部分文学杂志《青年文摘》等都可以作为教师推荐的内容进行教学拓展,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这些阅读教材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结合新兴技术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在课堂上进行集体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适当播放部分音乐营造对应的意境。自然景观或者人文历史类的阅读素材,可以选择磅礴大气的史诗音乐进行搭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在课下自己进行模仿,通过模拟环境的方式让自己的阅读更加具有经验积累性。
另外,在阅读积累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做到和学生随时进行有效沟通,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得到答疑解惑的帮助。。避免因为自身的误解或者学习上的困惑走入误区,降低阅读学习的效果,这也是新时代教师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专业化的教师自然需要专业化的素材进行锻炼,而学生也是如此,只有在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下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学生[2]。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在阅读素质能力拓展训练上还有很多可供实践的方式方法,将新课改作为教学理念的优秀教师不仅应该在课业内容上让学生做到读懂听懂,同时在课外内容安排上也应该具有足够的专业性,让学生能够在拓展训练中有充足的收获[3]。并且将阅读以及写作等语文科目的训练内容融会贯通,成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运用的能力,才能称之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教育步伐,同时也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1]黎坚. 浅谈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 中華少年,2019(1).
[2]王爱芳. 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中),2019(5).
[3]吴秀红. 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提升作用[J]. 考试周刊,2017(2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