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军
摘 要: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高中生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重视,全面地挖掘体育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培养高中生适应未来社会各种道德规范的能力。笔者基于工作经验,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对策:依据教学内容运用竞赛评比法,增强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适当增加运动项目的训练难度,培养不畏险难的优良品质;充分利用体育名人的榜样效应,学习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有效对策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意识,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忙于身体的操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不利于高中生受挫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体育教师应该学习并掌握立德樹人的具体方法,并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体质水平,将“育德”与“育体”互相融合,既要训练学生的体质也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逐渐提高德育的效能,从而促进高中生身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强化。
一、依据教学内容运用竞赛评比法,增强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
体育竞赛是增强高中生良性竞争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在准确地把握课堂训练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渗透德育的形式,以增强德育的效能。高中阶段的田径运动项目包含耐力、速度等方面的竞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要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设计竞争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公平的竞赛,深刻地认识体育竞赛的目的和要求,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耐力素质,也有利于增强学生良性竞争的意识。
例如,体育教师依据田径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组织“1000米接力跑”的比赛,并设计以下课堂活动。师:“请大家分为3个5人小组,每个小组取一支接力棒,在跑道内分隔开站好。在接力跑过程中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以及接力棒的安全交接,传棒者一定要确定无误将接力棒交到下一个组员的手中,接棒者要做好提前接应的准备……”学生们听到竞赛类的体育活动,纷纷提高了运动热情。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运动风气,从而增强高中生的良性竞争品质。
二、适当增加运动项目的训练难度,培养不畏险难的优良品质
纵然不畏险难的精神并不在中考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教师也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品质,在课堂上适当地增加训练的难度,给学生带来一些有挑战的动作技术。让学生逐渐克服对体育运动项目的畏惧,从而掌握更多运动技术,最终提高初中生的体质。教师要深入地挖掘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潜能,在课堂实践中设计一些有难度的训练,让学生突破自己心理方面的障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逐渐培养学生不畏险难的品质。
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时,依据学生的耐力素质,逐层制定课堂训练计划。首先,要求完成高抬腿跑30~40米的三组练习,在练习中做到直线性强、掌握良好的跑步节奏;其次,要求完成后蹬跑50~60米的四组练习,在练习中要跑得轻松协调,中心移动尽量保持平稳;最后,要求完成弹性大步跑100~110米的五组练习,在练习中要尽量提高自身的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的能力。教师逐步增加课堂训练的难度,使学生完成了课堂上规定的动作,提高了初中生不畏险难的精神。
三、充分利用体育名人的榜样效应,学习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能够使学生受到体育名人的影响,不自觉地模仿并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体育领域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明星,发挥其较强的影响力,向学生介绍他们的运动历程、参赛经历等。利用高中生对体育明星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给学生树立体育名人的示范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例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如下教学。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跨栏飞人是谁吗?”生一:“刘翔。”师:“刘翔曾经负伤参赛,在比赛中摔倒,但是他没有半途而废,即使单腿也要跳到终点……”师:“说到游泳健将你们会想到谁?”生二:“孙杨。”师:“他在伦敦的男子自由泳比赛中,曾遭遇了‘抢跳惊魂’,即使当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却依然打破了世界纪录的,再次获得游泳金牌……”通过体育名人的事迹,让学生们学到临危不惧的运动心态,欣赏他们拥有高超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学习他们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不断寻求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具体对策,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体质水平,将育德与育体有效结合,既要重视体育技能的传输,也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逐渐使学生形成克服一切苦难的坚强意志,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良性精神品质的形成,丰富其体育品德。
参考文献:
[1]冉玉林.分析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77.
[2]张刚富.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