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宁
摘要:阅读教学,这一本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究其原因,阅读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要想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就要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要想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就要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
一、真正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就要进一步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任务。换句话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學来服务的,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差异,诚心诚意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树立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在备课中才能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设计阅读教学过程
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如何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比如《迟到》一课,作者通过自己懒惰不想上学而被父亲暴打,后来又为作者送来夹袄和铜板的事来表现父亲的严中有爱和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这样的事学生有的可以自己体会出来,有的学生体会不出来,这是难点。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来体会,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课堂也显得非常松散,重点也不突出。因为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提出:你有没有和作者一样的经历呢?假如你是作者,你看到父亲来学校为你送东西,你当时是什么想法?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读书与思考,从而体会到到父亲的威严之下蕴含着对我深深的爱这种深厚的感情,突破难点之后,我再请同学们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使全文的教学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也会随时参与并不断变化。积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消除心理障碍
我在教学中,总是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个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可能想错了、说错了,但是他们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
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所以,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之声,不要吝啬你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该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
四、精选“教法”、优化“学法”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方法的优化,不仅指教师“教”法的优化,更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课堂上才具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能力。
1、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后,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2、指导学法。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在小学的不同的学习阶段,有所侧重地紧扣某一项训练目标,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3、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所以思维训练总是和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的。
4、鼓励质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阅读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发展之际。因此,训练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
总之,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真正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重要的。因此,我们应从发展人的角度来认识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树立主体教学观,使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周亚玲.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新课程学习(下),2012,09(2):134-135.
[2]孙晓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9):24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