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 施小明 朱梦冉 程梦勤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高校教师要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使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新时代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多维并举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坚持以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室为依托构建育人组织协同、以课程育人为重点创建育人路径协同和以少数民族专兼职辅导员为主力搭建育人主体协同。
关键词:师生共同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19)04-0366-06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19.04.012
Abstract:President Xi Jinping once laid stress on nationality affairs at the central conference that ethnic unity is the lifeline of Chinese people.The key to nationality issues lies in the Party and working staff concerned.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requires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e should set up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based on minority educational studies,curriculum education,and set up a cooperative platform of special and part-time counselors of ethnic minorities.
Keywords:teacher-student community;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新時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前往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召开民族地区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给民族学校师生回信、致贺信等方式关心、指导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此外,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就瞩目。截至2017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达到1 349 239人,占全体在校本科生的8.56%。民族院校、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一定数量,全国含“民族”二字的高等院校达到36所,在民族地区办学的高等院校达到367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所谓的协同育人实际上是指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核心工作,通过构建系统内部各育人主体职责明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高效有序的育人体制机制,实现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一、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一)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是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进而“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3]。而这个前提则是消灭阶级压迫、消灭私有制之后所建立的由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人所组成的联合体。人一切本质属性的全面发展实则是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指经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培养,通过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能力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持续影响的个体特质。具体包括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政治意识、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等。其中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事关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参加带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其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导向性和方向性。因此,构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培养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举措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解决民族问题、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关键。1954年中共中央提出:“在少数民族中建立党和培养党的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问题。”[4]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因此,高校应当将加快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作为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此外,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应当是符合社会需要,具有高度责任心、使命感,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促进民族复兴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机制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需大量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提升发展水平;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所需大量既熟悉当地情况,懂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又知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工作规律的高素质民族干部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的必然选择
党历来注重通过学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者。建党之初,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就开始着手在少数民族中培养马克思主义者,并于1923年,派专人前往北京的蒙藏学校宣扬马克思主义,随后发展乌兰夫、奎璧、赵诚等多名少数民族党员,成立我党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6]。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杰出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人力资源。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场所,尤其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个人,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师生共同体”育人分析
本文所探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师生共同体”特指学生参与到“师生共同体”具体类型中,除第一课堂之外,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与教师一对一深入、密切交流,在专业素养及技能提升、创新创业素养培养、学术科研锻炼、意志品质锤炼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得到教师具体指导,从而成长成才。课题组从“师生共同体”育人建设情况、学生需求和教师育人作用发挥等层面对全国近40多所高校1 500多名学生展开调研,以期探讨“师生共同体”育人作用。分析发现,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到“师生共同体”中的比例高达67.54%,不仅高出在校生6%,且高出汉族学生9%。因此,依托“师生共同体”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一)“师生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有着丰富的内涵。卢梭从社会契约角度探讨共同体,他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我们自身和我们全部力量置于公意之下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把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接纳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可见,卢梭所主张的这个共同体:一是一个有道德的共同体,这个道德共同体是全体成员联合起来形成的公共人格;二是实质上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是基于保障每个成员人身和财产权而结合的;三是具有统一性,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马克思也主张共同体是一个实现自由人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一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全面提升人的一般本质即劳动能力,不仅包含人的体力和智力全面提升;且还包括人的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8]二是人的本质即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9]。
大学是一个天然的共同体。卡尔·雅斯贝尔斯主张:“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10]因此,本文主张“师生共同体”是指在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的第二课堂中,师生基于人格独立和平等基础上,双方通过有序高效的沟通,为实现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进步和个人价值的目标而形成的一个亲密关系体。理解这个亲密关系体,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生共同体”中的指导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在专业技能获取、综合素质提升和成长成才方面处于主体地位;二是“师生共同体”更加注重主体之间,即师生之间的紧密、深入的沟通、交流和指导;三是共情是“师生共同体”的最大特点,成长是其最突出的育人功能。四是具体包括学术类“师生共同体”、卓越工程类“师生共同体”、学生社团组织类“师生共同体”、创新创业类“师生共同体”、竞赛类“师生共同体”等。
(二)“师生共同体”的最大特征:共情
共情即情感互通,是指通过课后的个别辅导、个性化教育,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继而达到相互默契、相互热爱[11]。在“师生共同体”中,教师在情感上更加愿意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更加期望得到教师培养和帮助,在情感上与教师更加亲近,从而双方基于成长成才这一目标达成一种情感上的共识。具体表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师生共同体”中教师指导其成长成才的期待和教师的育人作用发挥两个方面。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师生共同体”中教师指导其成长成才具有强烈的渴望,而教师对于这种渴望的满足度不高。课题组通过对“‘师生共同体’中,您希望得到教师哪些指导或帮助?”(问题1)和“‘师生共同体’中,教师开展或给了您哪些指导或帮助?”(问题2)设置相同选项,以便客观了解“师生共同体”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和教师给予这种需求的指导之间的关系,并用选择问题1和问题2同一选项的学生比例关系反映这种满足关系。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问题1各选项发现:三分之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希望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各类科技竞赛、个人修养和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像各类讲座、谈心谈话以及成就感、团队合作精神选择较少。继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回答问题2各选项得出教师给予学生这种需求的指导状况。数据表明,有近35%的少数民族大學生表示在“师生共同体”中得到教师指导的不是其最渴望、期待的。由此可知,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成长成才需求与教师指导错位现象的存在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依托“师生共同体”成长成才需求的满足。
此外,“师生共同体”中教师育人作用明显。课题组通过分析“在‘师生共同体’中,您最注重教师的哪些方面?”选项发现,在“师生共同体”中,有75%的少数民族学生会更加关注教师的师德师风、学术科研能力和对学生的关心情况。而未参加各类型“师生共同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则对治学严谨、行政职务及地位和学术科研能力表示极大关注。经分析“在‘师生共同体’中,教师是否发挥了教书育人的作用?”的回答得出,有近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觉得“师生共同体”中教师育人作用发挥大,近32.79%的学生认为发挥作用很大。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师生共同体”中教师发挥职业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助力其成长成才具有很大期望,且教师育人作用发挥良好。
(三)“师生共同体”育人功能:成长
探析“师生共同体”育人作用发挥实效,一方面,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通过各类型“师生共同体”获得各级各类竞赛奖项的差异,进而探寻“师生共同体”助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最终为推动“师生共同体”有序发展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措施;另一方面,研究“师生共同体”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获取、个性品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增强、意志品质锻炼情况,为提升“师生共同体”育人实效提供有力途径和借鉴。
一方面,课题组通过对2017—2018学年上海理工大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奖学金(以下简称“三奖”)的少数民族学生是否加入“师生共同体”中分析发现:未加入到“师生共同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奖比例为0.61%,而参加“师生共同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获奖比例为1.23%,是未加入到“师生共同体”中少民族大学生获奖的1倍多。此外,通过对是否参加“师生共同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校优秀毕业生”(以下简称“校优”)和“市优秀毕业生”(以下简称“市优”)分析发现,未参加“师生共同体”而获得“校优”和“市优”的比例分别为2.85%和0.95%,而参与“师生共同体”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校优”和“市优”的比例分别为5.06%和2.51%,是未参加“师生共同体”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校优”和“市优”的2倍多。以上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师生共同体”对于其获取专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科研能力和提高综合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课题组通过对获得“校优”和“市优”学生政治面貌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师生共同体”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品质、意志品质、思想道德素养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层面的具体情况。数据表明:获得“校优”和“市优”荣誉称号的党员(含预备党员)综合比例为47.27%和60.04%;而获得“校优”和“市优”荣誉称号的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比例分别为40%和80%。此外,通过对获“校优”和“市优”荣誉称号的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参与“师生共同体”情况分析发现,“师生共同体”中少数民族学生党员获“校优”和“市优”荣誉称号的比例为70%和62.5%。以上数据证明,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师生共同体”当中,不仅能够在意志品质与思想道德素养方面获得较大提升,而且在个性品质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养成层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构建“师生共同体”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机制举措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指出“要造就优秀知识分子队伍,重视民族地区知识分子特别是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骨干培养”。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师生共同体”中各育人主体积极开展育人主体、路径和组织协同工作。
(一)以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室为依托创建育人组织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一方面,依托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室成员,借助微信群、QQ群等平台,畅通工作室成员之间、工作室成员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面临的心理、情感、学业、交往和生活压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洪汉英工作室”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升学、就业、评奖评优方面都获得了突破。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考研成功率上升到25%;在评奖方面,53.8%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专项奖学金,其中14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学校综合奖学金;就业方面,2018年工作室所联系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为100%,参加乌鲁木齐市人才引进考试通过率为100%。
另一方面,依托民族教育工作室平台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上海理工大学生玛丽亚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室以少数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采取讲故事、读经典书籍、领导力提升培训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截至目前,该工作室成立和指导少数民族学生社团达11个,参加学生遍布全校来自全国10余省、自治区的20余个少数民族。
(二)以课程育人为重点搭建育人路径协同
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占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高地。一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形成协同效应为纽带,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通过结成对子,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和培养目标上协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坚持互利共赢理念、资源共享机制、结果互用激励措施,积极拓展课程育人空间。基于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在网上和宿舍的现状,依托宿区活动室,开展微课进宿区,凭借网络,实施电台微课等,拓展课程育人空间。
推动校园文化与朋辈育人协同建设,积极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路径的丰富化、多样化和内涵化。一要以打造豐富多彩的活动为途径,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育人环境。一方面,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海理工大学在开展少数民族教育过程中,通过举办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培训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跟踪调查培训班学员发现,超过三分之一学员获得学校专项奖学金和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另一方面,以赛事促成长,以项目助成才。以创新创业赛事为突破口,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组织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专业素质综合平台。二要发挥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育人作用,发挥其榜样示范教育功能。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学业压力大的情况,通过选聘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积极乐观、热心集体的大学生担任朋辈讲师团导师,为其他同学补习挂科率较高的基础性课程。
(三)以少数民族专兼职辅导员为主力构建育人主体协同
以少数民族专兼职辅导員为重点构建“师生共同体”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机制的中心工作在于重点发挥少数民族专兼职辅导员育人功能,积极搭建少数民族专兼职辅导员与教师之间的高效、有序协同育人机制。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全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2]。因此,要以重点发挥少数民族专兼职辅导员的育人功能,以努力搭建课程教师与少数民族专兼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为抓手,以加强沟通交流为主线,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形成教育主体育人叠加效应。
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一要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育人主体同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交流反馈机制。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依托传统班级、QQ群、微信群、班级微博等与其进行交流交谈,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通过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社团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指导他们健康成长。二要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基本需求,努力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到各种“师生共同体”中提供服务。通过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社团或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参与各种行业竞赛等,提升其综合素质,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指导。依托“师生共同体”采取定期召开座谈会、茶话会、谈心谈话以及书面交流等形式,掌握其最感兴趣的内容,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其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
四、结束语
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基于“师生共同体”视角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是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生共同体”内涵、运行机制及效果研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 马克思,恩施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光明日报,20140505(001).
[7] 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 龚放.大学“师生共同体”:概念辨析与现实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6-10.
[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编辑:程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