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构建探讨

2019-09-10 07:22杨荣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5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杨荣花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我国的新课标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逐步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优化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需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环节进行巧妙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本文对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途径进行探析,以改善当下初中语文课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推动语文教学良性发展。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一、初中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对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信息的接收。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缺乏动态理解的能力,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缺乏反馈,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在接收知识时存在的疑惑,很难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最终将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延误学习进度,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互动形式流于表面

老师的消极引导是使互动流于表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师生之间应该如何进行互动?对于这个问题很多老师都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未明确地向学生传达出自己的教学目的,部分教师也会忽略学生的学习态度,任由其自由发展。学生无法从老师身上得到寄托,从而很难信任老师,学生与老师之间就会出现隔阂,导致教学工作难度加大。学生对初中语文学科的兴趣下降也是导致互动流于形式的一个原因。因为初中语文的教学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难度,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会因为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等原因丧失对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对学生接收新知识创造了障碍。

(三)教学目的不明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许多老师并未真正理解课堂师生互动的目的是什么。大家往往认为师生互动的频率越高,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越具有积极作用,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十分片面的。如果师生互动太过于频繁,会影响课堂质量,影响基础知识点的讲授。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吸收、接纳新知识,只是疲于应对老师上课进行的互动,这样学习效率、学习效果都会大大折扣,学生的能力和成绩都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建构八年级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掘自己的真实个人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欲望,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语文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使用灵活的互动形式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加以关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营造一定的师生互动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老师在团队中起到引导作用,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增强师生关系,并且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进而使教学任务得以有效完成。语文话剧是将语文知识具体应用到语文交际中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组织、展示语文话劇的这个完整的过程,学生能够自己组织语言造句,自己进行练习。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对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良好的实践,深入掌握语文学习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角色扮演也是语文课堂中很好地互动形式,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形象以及情感有较为饱满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可以加深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开展高覆盖率的互动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制定和教学目的相一致的互动策略,在教学互动中把握时机,并且要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内容掌握互动时机,明确互动的目标。这样才能发挥出课堂互动的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大家尽情讨论和父亲相处的各个细节,最后每个组找出一个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同时每个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不同,老师要调动不同层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制定合适的互动活动,尽可能地兼顾到每一位学生,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同学活动参与积极性较高,回答问题主动活跃;而部分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不能较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与互动之中。

结束语

师生互动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建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增加课堂趣味性,营造良好的互动情境,为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路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从芳.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9(12):88-89.

[2]钟稚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38.

[3]冯媛.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86.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