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
摘 要: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应该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科学启蒙性教育,最终实现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探究;游戏化;生活化
教育部在2017年落实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应该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科学启蒙性教育,最终实现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随着课程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已经不适于当下的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科学教师要转变旧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策略,以应对当前的教学工作。
一、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
何为科学的教学方案?我认为是适应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案。有的教学方案比较专业,但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应该是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及学习能力基础上而设计的。比如说学习内容的难度,学习进度的快慢,学习形式的选择,针对不同的学生都要有不同的设计。但是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案,有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环节,或者说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应当被抛弃,采用更先进、更现代、更适合当前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求的教学手段,才有利于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我在每一课授完新课之后,总结几句顺口溜让学生们记记。如:学完《风向和风速》,我这样总结:风有向来风有速,好像汽车跑高速,东西命名八个向,一口说来真好样,风速记录每秒米,一十三级怎样选,旗子不动零级风,飓风来了难逃生。如学完《云的测量》我总结为:四分之一云为晴,四分之三是多云,八分之七叫阴天,如此判断晴云阴,云像棉花叫积云,棉花多了积雨云,羽毛状的称卷云,还有两个卷和层。学生们读一读、释一释,发现真还管用,课堂兴趣浓了,知识面广了,连课余也念念不忘顺口溜。
二、落实探究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探究式教学,并从问题提出、分析结论、交流反思等各要素,对探究式教学做出阐述。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教学是引导学生去发现他认为自己不知道,其实她自己知道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去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不知道的东西,这是对学生兴趣的开启过程。其中,适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小学生对于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探索力强,但是年龄小,耐心不足,这就要求小学课堂应该是具有引导性和探究性的。新课程明确指出,科学教学时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我认为是基于探究的指导精神,以探究为过程设计和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在具体落实探究教学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它是整个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起引导的作用,是决定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否被学生探究出来的关键所在。其次,设计探究的计划和方法,科学探究的核心在于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成功才能为实验操作提供依据,失去了事物的思考,跟随课程做实验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因此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设计。这种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也符合农村教学的需要,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再次,重视引导式教学方法应用。引导式的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首先,应该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参与其中。然后应当设置问题,并且环环相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探索的欲望,在跟随教师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奥秘,学会怎样去探索的途径和方法。
三、游戏化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年幼时期,活泼好动,爱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但多数教师都比较排斥游戏化教学,运用游戏的频率比较低。科学课本中有大量的科学实验,需要教师为学生做演示,多数教师都把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使科学课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但科学教师如果使用游戏进行教学,就能大大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轻松掌握一些科学理念和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如磁铁这一课可以采用小猫钓鱼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有关磁铁的知识,形成对磁铁的完整认知。
四、生活化策略
小学生的活动领域相对较为狭窄,认识途径以身边的生活为主。因此,科学教师在选用教学策略时,可以选择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如研究“植物的一生”这一课题,我们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黄瓜进行观察和记录,帮助学生了解植物一生,主要经历了種子发芽、长出幼苗、开花结果死亡的生长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植物的变化过程,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我们只有从小学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素养的公民,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及问题对策》.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批准号XJK012CZXX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