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能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一直都受到学校的重视,小学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我们要通过改善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就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实施对策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现状
小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创设问题情境是其中新颖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这种方法在课堂授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授课的有效性。通过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大部分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创设性有效情境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他们喜欢在课堂上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然而,目前一部分情况下,教师应处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填鸭式”的传统教育仍然部分存在。有些教师没有深入的理解新课标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一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比较排斥。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问题
1.不能明确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一些老师没有将创设情境和学生的实际感受结合起来,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创设情境,变相填鸭式灌输给学生,没有注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第二,绝大部分的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没有充分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建议,创设情境很普通,没有表现出独特性,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缺少“责任意识”
首先,一些教师注重形式主义,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是表现给领导看的,不能够严肃对待教学工作,形成“形式主义”。比如,一些教师在平常授课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懒得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授课。只有在领导检查或者是评比教学职称时才积极备课,认真准备创设情境的授课方法。这样一来,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就形成了形式主义。這样就失去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存在意义,教师不能够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失去了一次与时俱进的机会。其次,部分教师在课后不去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调查分析,一所重点小学只有1/4的教师会在课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其他3/4的教师会因为精力有限,授课很累以及认为总结经验教训不重要的原因,而不去总结经验教训,不能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授课。
3.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理论认知模糊
正确的、可实行的理论是创设有效情境的基础。然而,有些教师缺乏对理论的认知,不去学习和研究相关理论,片面理解相关理论。比如,有一些教师为了创造出新奇的问题情境,在有限的课堂之中设立了多个问题情境,使得教学进程缓慢,完不成教学任务,总体教学质量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浪费了教学资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应对措施
(一)明确掌握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
教师在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时,教师要将学生放在授课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并非所有的情境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创设的情境尽量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不能脱离生活的胡编乱造让学生能轻易的理解创设情境的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100不敌60”时,教师可以把这两个数字写在黑板上,询问一下,那个数字是学生喜欢的,不管学生回答喜欢哪个数字,教师都应该告诉学生:这两个数在自然数的世界中地位是平起平坐的。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想要寻求答案的兴趣,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因数”的学习引导课堂中了。
(二)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
我们说做工作要抓住主要矛盾,小学数学授课中所运用的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也一样要抓住其中的重点,这一授课方式的重点是“创设有效问题”而不是“创设情境”,不能把重点部位抓错了。比如,教师在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对“异分母加减法”授课时,数学授课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通过折纸和画图的方式对异分母有一个简单的认识,通过认识之后给学生出几道相关的试题,让学生分别在黑板进行演示,最后提出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动手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认真思考,并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建立数学课堂小组教学模式,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因为有的教师会认为运用创设有效性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的工作量很大,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所以,为了解决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成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小组的形式,教师可以进行分工协作。这样不仅能让教师之间做到充分的沟通交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相应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例如,在正式给学生授课之前,可以安排教师集体备课和组织其他教师听课,然后对备课和讲课的内容提出意见,对备课和讲课的内容进行修改和优化。教师在授课结束之后,要对教学中创设有效性问题情境进行总结和分析,最终形成整套的教学方案。创设有效性问题情境的方式,创设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情,解决教科书中的例子与学生生活不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新课标对数学课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发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这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认真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小学数学授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41.
[2]王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16.
[3]徐厚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71+74.
[4]高庆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