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诗歌“悲风”意象的感伤精神

2019-09-10 07:22吴健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5期
关键词:曹植意象诗人

吴健

摘要:曹植作为“建安之杰”,无疑是建安时代杰出的诗人,他以独占八斗的才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他的诗歌既继承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又传袭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特质,同时吸取两汉辞赋民歌的优良传统。曹植诗歌的“悲风”意象具有抒情的多样性和形象性特征,并借以抒发诗人强烈的悲凉慷慨之情,且这一意象的形成与建安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密切相关。本文将以曹植诗歌为为研究对象来解读其“悲风”意象所折射的情怀。

在曹植作品中诗人无法按捺住自己感伤、忧郁的情感,单“悲风”这个意象就可以使整首诗笼罩在一种感伤悲凉的氛围之中,使其感伤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曹植的这种感伤精神里也寄予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也就是感时伤民。在他的作品中涉及到的“悲风”意象如“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杂诗七首》)则是抒发了作者不甘闲居愿意渡江征吴统一天下,甘愿赴国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无奈壮志难酬。曹植是热爱人生的,但他是带着泪水感受和思索人生,敏感地感受到社会和时代的病痛,并为之发出了痛苦的呼声。他的《杂诗》正是他的血泪文字,其中凝注了诗人全部的探索、追求、苦闷和失望,功业不成,壮志难酬,面对残破的现实而又无力回天。但是他的感伤并不等于绝望,有一股不可摧毁的力量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他与命运作不屈不挠的斗争的体现。“转篷离本根”这是曹植《杂诗》其二中的诗句,他把这一切痛苦都融汇在转篷意象中。转篷飘飘不定,“流转永恒”,,孤寂无依。但是即使这样恶劣的环境,“转篷”这样的意象也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北风形式的感伤主义使得“悲风”意象在建安时期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而“悲风”意象的使用,使得曹植的感怀精神表现得更加敏感多情。

当然曹植借以悲风意象发出对生命的感悟正是人生短暂的生命意识的体现,所以他必然要通过心理渠道寻找合适的形象宣泄倾诉。曹植诗歌的忧患意识与其感伤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感伤精神是对生命本位意识的担忧,而忧患意识已经弥漫到生命本体之外的人生、社会、自然和宇宙中,可以说忧患意识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意义上的悲凉。心理因素的沉积郁结,使得曹植多次选择“悲风”这个意象来奠定诗歌中的情感基调。

曹植诗歌频繁运用“风”的劲疾形神各种肃杀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现实和处境,文辞兼备。敏感的诗人由劲吹的“惊风”意识到时光的飞逝,因而急切希望可以在有限的人生中建功立业;由“回飙”的自上而下卷袭改变“飞蓬”远离本根而联想到自己任人宰割的命运及飘泊零落的身世;由“悲风”暗寓个人理想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悲剧的人生生存处境,却只能借以文字委婉暗喻地抒写内心的悲愤,所以诗人在创作中多用这具象征意义的“风 ”意象来营造意境 ,暗寓情怀 。

曾经有学者对 “悲风”这一意象进行探讨,认为“风本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现象,然而中国文人们却屡屡不胜其悲。‘悲风’现象如此普遍地进入文学的世界,至少是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状况;二是先以来所积淀的‘以悲为美’的审美文化心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文人大多怀才不遇,悲多乐少……他们始终处在一种被限制、被阻碍的精神状态之中……混乱与痛苦诞生培育了一批批主体意识觉醒的文人。……魏晋以后,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恒久的审美习惯与心理上定势,即以悲为美,以感伤为美,所‘高谈娱心 ,哀筝顺耳 ’,并认为具有哀伤主题的作品能给读者更为强烈的审美愉悦。”这两种原因对曹植而言,或多或少兼而有之,但曹植特殊的身份、遭遇和个性却使任何其他人对人生、政治与亲情有更彻骨的体会,因而以“风”的各种肃杀与劲疾之气为喻,其内涵非他人诗所能等同。 曹植诗歌中的一种郁勃屈劲之气,极具感人的力量。 难怪乎钟嵘评价其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这也使曹植的诗有别于其父兄,正如清成书《多岁堂古诗存 》卷三所言 :“魏诗至子建始盛 ,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傷之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 ”

猜你喜欢
曹植意象诗人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诗人”老爸
愤怒
七步诗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曹植辩鹿死谁手(下)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