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摘 要:小组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足球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有利于增强学生间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情,提高足球教学的质量,对学生充分掌握足球技能有很大帮助作用。本文先介绍了小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的作用,之后对其在足球教学中的现状以及提高足球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足球教学;方法
引言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足球是课堂教学中必学的一个项目,通过学习足球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加之足球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活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习足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确保足球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增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使足球教学的水平得以提高。
一、小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小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足球作为一个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需要在一定的人数下才能开展训练,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状态下进行足球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增加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然而,在实际足球教学中,部分学生对足球没有兴趣,尤其是女生,这就需要教师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行男女互动形式,让男生带动女生进行训练,使女生从中感受到足球教学的乐趣。其次,小组合作模式能降低学生学习足球的难度。在目前初中足球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体运动素质较差,在训练中想要踢好足球很难,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球技,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足球的难度。最后,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学生想要踢好球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团结合作意识。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并在训练中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足球技能的水平。
二、小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一)小组合作学习太表面形式化
在目前初中足球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处于初始阶段,在教学中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作为支撑。所以,在小组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使其缺乏与足球教学的有机结合,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组合作,对学生的训练情况缺乏重视,对于学生错误的训练方法没能及时纠正,导致学生足球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足球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缺乏合理分配
在初中教学中为了解决学生在足球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授学生足球知识和技能。但在实际初中足球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足球小组成员的分配不合理,导致各小组间在足球学习上存在较大差异。由于部分教师在小组分配中让学生自行组队训练,这时热爱足球以及足球技术较高的学生往往会组成一队,以致各小组间足球技能的掌握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有的教师根据学生足球技能的高低进行分组,对学生自身的意愿缺乏考虑,学生因分组不合理失去学习足球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足球技能的提高,进而影响足球教学的质量。
(三)小组合作效果不佳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处于初始阶段,在一些初中足球教学中小组合作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在学习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小组合作意识以及主动性,加之教师在足球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缺乏创新性,以致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对足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使小组合作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利用小组合作提升初中足球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和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初中足球的教学水平。所以,在初中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发挥出小组合作教学的趣味性和合作性,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将足球教学内容的基础以及重点等知识进行充分整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足球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进而提高初中足球教学的水平。
(二)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合理分配
在初中足球教学中为确保小组合作分配的合理性,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足球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水平,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在合理的小组合作分配中实现足球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初中足球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采用整体性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观察,在充分掌握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个人意愿,进而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合理有效分组,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足球技能,进而促进足球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在足球教学中的合作能力
足球是在一定人数下才能进行的一项体育项目,想要顺利开展需要团体的相互合作。所以,初中足球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自主探究,以及足球训练中合作能力的提高。在初中足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自身的责任感,进而促进小组合作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鼓励小组中足球技能水平高的学生,让其将自身足球学习经验分享给其他学生,从而促进整体学生足球技能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足球比赛活动,使各小组通过比赛来增强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并对个小组成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在鼓励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促进足球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结语
足球作为初中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了实现学生全面能力发展,以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初中足球教学中开展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互相学习和帮助,提高自身足球技能的水平,也促进了初中足球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欧阳烨.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4):76-77.
[2] 彭海燕.新课程改革视域下初中足球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J].运动,2018(19):128-129.
[3] 杨爱明.初中足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