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联国
生物学科是初中生必学的学科。根据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兴趣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有效提升生物教学效率呢?
一、依靠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
想要让初中生逐渐产生自主的学习意识,需要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并依托这种关系,消除或减弱初中生与教师的距离感。依靠教师的亲和力,让生物课堂产生积极的师生互动,扫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碍,从而能够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初中学生在课堂中逐渐变得主动,敢于解开一些束缚,依靠初中生的自主思维,积极参与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中来。
实践证明,新课改理念支配下的教法改革,开展师生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互动,是一种利于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的较好方法。它能打破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可让初中生在教师的设疑下,根据自主思考,与教师参与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如,在学习《生物和生物圈》的时候,教师可以营造课堂教学互动情境,以设问、答疑的方式组织初中生进行讨论: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将这样两个问题,摆在初中生面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进行穷尽式列举。然后,教师给予必要总结,随后再跟进一个问题:生物与非生物有何区别?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依靠他们自主思考,逐渐弄清楚问题的所在,其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都会获得显著提高。
二、依托新颖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初中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改围绕如今教学设施的新变化,顺势提出了要创设好新颖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教师的创新教改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尽可能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学生初步接觸生物学习,他们是否喜欢生物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与课堂的新颖教学情境创设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能将课本中初中生必学的生物知识,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制作成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茂课件,且在课件当中,按照初中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自主理解知识”和“拓展理解提高知识”层次,一步步推进教学展示与教学步骤,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又可体现课堂上教学知识的大密度性,从而提升生物教学效率。
一般而言,有初中生物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是以“微课”教学新形式,将初中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自主理解知识”“拓延知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设施,制作成“微课”,并在生物教学课堂上进行分步教学,依靠新颖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吸引初中生学好每个教学环节所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茎是由芽发育成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芽的种类”和“芽的结构”分别以“微课”形式,进行集中展示、重点讲解,然后再以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的方式,营造新颖的教学情境,重点阐释“芽”与“茎”形成的关系:植物生长的营养输送,虽然由“茎”完成,但植物的健康生长,又绝对离不开“叶”和“芽”的陪衬。
想要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坚决贯彻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积极进行创新型教法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围绕教学内容,精心备课,使生物课堂容纳更多知识,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