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如果学校不能给予有效的指导,而任由教师选择过于主观性的教学方式,不但会造成学生抵抗学习的心理,还会影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面对这种问题,结合初中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教学管理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实效性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于初中基础教育的要求日益提升,且需求也随之增长,并对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全新的目标。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积极尝试与创新,努力与教育改革相适应。解决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理念落后、管理手段单一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初中学生良好发展。
一、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管理理念单一落后
初中教学管理是以学校为核心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学校一直都是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管理效果,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践行。但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会使教师和学生丧失话语权,不能够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开展管理活动,从而使教学管理中工作的实效性大大降低。受这种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不少初中教师在参与和开展教学管理活动时,仍固守单一落后的管理理念,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导致所开展的活动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管理工作不重要,提升学生成绩才是主要教学任务的错误观念,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管理方法和理念了解较少,无法根据学校的要求作出相应的改变,不但使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还造成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下降,进一步阻碍教学管理工作时效性的提升。
(二)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初中学校所实施的教学管理工作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课堂教学工作的评价与管理,另一种为对学校行政工作的规范。在具体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虽然管理教学工作与行政工作的管理系统,应该在职能方面进行各司其职。但由于这两项工作内容具有重叠,且大部分院校存在管理人员短缺的问题,造成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越权管理的情况,部分院校还存在两项管理内容混淆的问题。甚至出现教师兼职管理人员,导致管理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晰,管理效果不明显,影响教学管理整体工作效率。另外,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相关管理者在开展教学管理活动时,缺少相关制度的约束,所实施的管理手段不符合教学实际,阻碍管理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效性提升策略
(一)创新教学管理手段和方式
传统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严重阻碍管理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初中学校在全新教育环境中的健康发展。为更好的增强教学管理实效性,在社会与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具成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并将其合理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完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达到预期的管理成效。首先学校要充分了解实际教学现状,并掌握学生内心想法和诉求,根据实际制定能够在短期内完成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计划,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在目标制定完成后学校应将其下发到各教师手中,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管理计划开展相关活动,保持教学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其次学校加大对教学硬件的资金投入,购入更多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设备,并传授教师使用流程与规则,为教学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最后学校应增强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意识,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困惑与问题,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并设置出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二)深化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
校本培訓是强化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构建校本培训机制,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业务培训活动,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并掌握更多将创新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实践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能够在教师队伍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教师终身学习意识,提升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学校可利用教师课余时间开展教育讲座,邀请教育专家进入校园对教师展开指导,并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还可引导教师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帮助教师掌握更多教学方法,拓展教师知识面,从而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另外,初中学校还应健全校本教研体系,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完善课程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校园文化,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还要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加强对有关课题的讨论,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并在教学经验传递中有所收获。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
设立科学客观的教师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时效性的基础条件,由于大部分初中学校还存在教学评价标准单一,或只依照学生学习成绩来评级教师教学水平的情况。不但会降低教师教学创新积极性,评价内容的单一性还会使学校无法发现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不能针对评价结果进行调整,影响整体的管理成效。为改善这一现状,初中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并促进评价标准与内容多样性发展。不仅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还应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力,发现教师教学特色,对教师存在的优点进行及时表扬,激发教师教学主动性,改善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可定期组织听课活动,了解不同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并掌握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应用情况。另一方面院校可加强对与教师的沟通,关心与照顾教师的工作与生活,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难,引导教师树立无私奉献的意识,并深化与课堂中,增强整体教育教学效果。初次之外,学校还可利用物质激励手段,比如提升教师薪资待遇、为教师提供教学研究资金、优化教师教学和工作环境等,来激发教师教学热情,使教师能主动投入更多精力在教学中,为初中学校整体教育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替身贡献自主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升,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方面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明确教学管理目标,划分管理职责,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教师方面应积极转变传统管理理念,进行大胆创新与实践,并在落实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与提升自我,实现教学能力与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侯圣荣,任兰青.浅谈初中课堂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J].中国新通信,2019,21(18):47.
[2] 刘远平.新时期促进初中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253.
[3] 仲金华.刍议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35+38.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申建华(1977年2月),男,汉族,山西省长子县人,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广西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长治市潞州区漳电中学校教师、校长。科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