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初探

2019-09-10 07:22:44赵媛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9期
关键词:团队合作课堂教学

赵媛媛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现实的角度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析。通过查找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不足,教师可以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知识学习引导。结合新课改的教学政策指导,教师应将学生确定为教学的主体,相应的教学活动也要围绕学生有序展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信息技术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知识探索;思维啟发;团队合作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应重点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为此,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决定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以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所以,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自学。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需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强化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

一、设计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教师教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时,需要特别注意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教学分析后,决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教学指导。教师希望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明晰自己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并独立思考相关的知识,从而有效锻炼自身学习和思考的水平。教师通过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效率。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可以进行系统性的知识学习,并结合教师阐述的知识重点,进行全面性的问题分析。故而,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Word中表格制作的知识时,就可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指导,决定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自主学习任务“仿照日常课程表设计一个10乘5的课程表”。此时,学生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任务分析和研究。学生结合教师课前导学的要点,并按照教材中简单的表格制作方法,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尝试,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完成。通过独立制作的过程,学生对于表格的插入、行列的删除、合并单元格等知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

二、引导知识探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需要逐步加深。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期间,需指导学生进行全面性的知识探索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学生看来,单纯的知识学习相对枯燥,且学生对于相关计算机操作水平不够熟练。为此,需要教师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困境,选取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并充分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故而,教师应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学习和探索,并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探究水平。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趣味性学习问题,进行综合知识分析,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Excel中图表建立的知识时,就可采用趣味问题引导的方法,驱使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深入探究。首先,教师为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探索问题。通过为学生展示整个班级最近三次的月考成绩,向学生进行提问“我们班的成绩是提高了还是倒退了?”而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性的问题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水平。最后,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与之对应的图表,以及相关的数据统计,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班级整体成绩的认知。通过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探究意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进行思维启发,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当重点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师看来,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对于其日后的知识学习和工作生活,都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此,教师决定为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经过教师逐步启发和有效引导完成知识点的学习,用实际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完成,以此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组成相应的学习合作小组,进行相关问题的有效分析思考,最终有效解决教师提出的知识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带来的成就感,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例如,在学习多媒体制作时,教师首先展示范例作品,漂亮的艺术字、动态的图片以及动画、音频、视频、超级链接等,激发了学生想要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欲望,教师进而提出要求:各小组成员利用提供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素材和相应的文档,对每张幻灯片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各自提出设计方案,再协商讨论如何改进、完善作品,然后要求小组成员将任务做具体分工,比如由一人负责创意设计、一人负责画面、颜色处理、另两人负责视频、音频内容和修饰的处理,最后将四人的半成品整合为一个完整作品。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得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任务明确,也更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师提出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时甚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问题探究,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暖.多元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优势分析[J].学周刊,2018(26):120-121.

[2]  王鸿.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8(18):171-173.

猜你喜欢
团队合作课堂教学
以团队合作为本的包装设计项目化实践研究
“企业工作岗位法”在电子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旬(2016年9期)2016-12-22 20:33:59
基于团队模式的创新性实验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改革中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浅谈住院部收费员的素质要求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17:30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 08:37:54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