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18:56:26刘文姣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9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策略

刘文姣

摘  要: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多方面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以为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与生活关系密切,从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要求来看,教师必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推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搜集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學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中构建生物知识体系。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联,还要紧密的结合现实生活与科学发展等内容。生活化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增加课堂的戏剧性,亦可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具体来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有如下三点。

首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还能够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创新,使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轻松、积极的学取知识。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力,有效理解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其次,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自然规律,而且还能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最后,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使语言,举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俗易懂。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师生感情,进一步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更深层次的去讲解教学内容。

二、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明晰生活化的要求与核心

教师在开展高中生活化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梳理生活化教学方向。生物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学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的实施过程都要万变不离其宗,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定,避免在教学中迷失方向,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结合新课标、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多方面来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确保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清晰。比如,在教学“基因工程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释“基因工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二)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系统化的训练。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渗透与传输,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环节中尚未完全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主要原因在于高中生物知识过于抽象,使学生难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结合日常生活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植物细胞工程方面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从而使他们明确感受到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培养中的应用及作用,然后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形成有效思考。

(三)创新生活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意识

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本质上而言就是不断探究各种自然生命现象的过程,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生命观念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新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借助生活化教学方式深入挖掘与生命观念相关联的日常生活事件,将抽象的生物概念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念生物学概念,引导他们尝试了解各种生命活动的具体形式,使他们逐步形成生命观念意识。例如,在开展“蛋白质形成过程”知识教学时,由于这一过程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手拉手”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将“氨基酸”拟化为人,将“脱水”比喻为手拉手久了就会出汗,相互牵手的两个人则对应为“二肽”,因此“肽键数”就等于脱水的“分子数”。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形成原因,进而促进学生形成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对于生物课程而言,教师实施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一来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比较感兴趣,二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联系所学生物知识,学以致用,会增强生物学习的实际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身边常见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的发病率或通过分析家系画出系谱图、确定遗传方式;还可调查转基因食品种类、蔬菜大棚常用什么颜色的塑料、本地果园生态系统结构、物种丰富度……这些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用到课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物知识解决了问题,从而于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在生物知识方面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运用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四方面着手,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时应深化教学改革理念,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应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实例,规范运用教学专业术语,提升生物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奎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63-64.

[2]  刘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79-180.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生活化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