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杨新 陈旭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南通大学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减少试卷批改的人为失误,结合学院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经院党政办公会议研究,特制定体育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经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进行发布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考试目标、形式、重点、无纸化考试内容及评定要求
(一)考试目标
体育学专业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要求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针对现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实用、重期末轻平时的状况,通过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努力提高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根据课程特点积极丰富考试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积极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可采用随堂考试、课外考试和学期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试的题型和方法可多样化,可以通过阶段测试、课程论文、调查分析、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课程研究与应用环节对学生已学的内容进行考核。术科技术考核原则上要求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来进行。课程理论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系统进行考核。
(三)考试重点
一般课程考核要注重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学习过程评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仅是对技术技能的掌握而且还体现在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教学能力,因此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本身技术技能的考核,还要重视学生技术技能教学能力的考核。学习过程评定是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的过程。加强学习过程评定,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兴和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无纸化考试内容
无纸化考试试题都是标准化命题,出题范围要涵盖学生须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内容。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课程教师根据无纸化考试的要求建立试题库,导入无纸化考试系统后,学生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上进行试题库题型的练习。课程结束后根据学院安排到电脑教室进行统一考试。无纸化考试系统会随机按章节抽取一定比例各种题型的试题,生成每位考生都不一样的电子试卷,答完题确定提交后电脑自动出分。
(五)成绩评定要求
无纸化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总评分,过程性评定成绩三个环节中如某一环节不足50分,则期末总评不及格(如总评超过60分者,则按照55分记总评成绩;如总评不足50分者,即按实际分数记总评成绩)。学生缺课达到1/3者,不允许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二、课程考试具体方案
(一)理论课考试
1、学习过程评定(40%)
对学生平时作业、课程研究与应用、课堂表现、课堂常规等方面进行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应用的考核。总占比40%,具体如下:
(1)“平时作业”对课后复习掌握日常课程教师讲授知识点进行考核,占比10%;
(2)“课程研究与应用”对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进行考核。成果及考核方式可以为论文、调查报告、应用案例、理论应用题开卷测试等,占比20%;
(3)“课堂常规及表现”根据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到课率及课堂回答问题等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占比10%。
2、无纸化考试(60%)
无纸化考试通过标准化命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课程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占比50%。
3、理论课成绩(满分100分)
理論课成绩=学习过程评定(40%)+无纸化考试(60%)
(二)术科考试方案
1、术科理论无纸化考试(30%)
无纸化考试通过标准化命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占比30%。
2、术科技术考试(70%)
(1)学习过程评定(20%)
通过课后练习、课内实训、裁判实践、平时成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术科学习过程评定。总占比20%,各占5%。教师术科中须安排中学教材该科目相关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并进行点评,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2)技术评定(教考分离)(50%)
术科技术考试主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原则上要求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教师不少于2人且曾经从事过该项目的教学或学习。考核时间由院教务人员统一安排,原则上任课教师不出现在考核现场。术科成绩占比50%。
3、术科成绩(满分100分)
术科成绩=理论无纸化考试(30%)+技术学习过程评定(20%)+技术评定(50%)
不安排理论考核的术科成绩=技术学习过程评定(20%)+技术评定(80%)
三、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技术课程考试及补考的相关规定
因伤卧床、住院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课程考试的学生,可以向学院申请缓考(按学校规定)。因伤没有恢复,到规定补考时间还是不能参加技术补考的学生,可以再次申请缓考,并加强和教务员及相关术科教师联系,申请参加下一届相同科目班级学习或届时随班参加考试。如考试不及格,需要进行重修,并按学校重修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