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使用教材 创建优质课堂

2019-09-10 07:22:44林丽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教材

林丽芳

【摘 要】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是指导教学的纲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材已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而创新地使用教材,树立正确使用教材的观念,不脱离教材但也不依赖教材,并超越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创建优质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灵活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061-02

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是指导教学的纲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教学实际的情况,灵活多变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创建优质的音乐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地方资源,补充教材内容。

音乐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学会利用地方资源,和学生一起寻找身边熟悉的教学资源,由此创造出来的学习资源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学生容易接受,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非同

一般[1]。

如在教学2013年教育部审定的新教材八年级音乐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中,这个单元里的作品全是西部少数民族音乐,对西藏、新疆、内蒙古这三个地区的民歌学生已有所了解,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由于地域、风俗等不同,各地民歌的音乐特征也有所不同,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笔者在选用教材作品的同时,也选了一曲武夷山人都很熟悉的民歌《九曲十八弯》进行欣赏,并设问:各地域民歌的特征?《九曲十八弯》是一首歌颂武夷美丽风景的民歌,歌曲旋律流畅而柔美,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二段体的结构形式,第一部分音乐优美婉转,表现了武夷山美丽的自然景观。第二段较之第一部分更加舒展柔婉,表现了武夷山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欣赏教材中蒙古族民歌《牧歌》、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等少数民族歌曲,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并与自己家乡民歌《九曲十八弯》进行对比,切身感受由于地理环境、生活风俗的不同,其歌曲的风格特征也有很大的区别,同时感受到家乡的美,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怀,达到了双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材内容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周围的音乐环境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种开放的环境必然冲击着课堂教学,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拓展了教材的内容。

如在教学新教材七年级音乐第六单元《管乐和鸣》,欣赏打击乐小品《鼓手的战争》中,由于作品《鼓手的战争》是一首节奏性作品,如只是单纯地听音乐,教学效果很难让人满意。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网络收集到了视频《鼓手的战争》,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定音鼓的乐器性能和竞技效果。通过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好学易学,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节奏的魅力,笔者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了教材内容。通过网络收集动效剧《过年我当家》,让学生观看类似情境动效剧,使学生在欣赏短剧之后拓宽思路,在感受音乐节奏的同时,也感受生活中丰富的节奏,为最后的创编环节打好基础。

在新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配合音乐课堂教学,拓展教材的内容。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多种类、多风格的音乐体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鉴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态度,获得喜欢音乐的能力,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學生的艺术文化素养。

三、根据年龄特点,选用兴趣内容

笔者在一线从事中学音乐教育已有十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并不能真正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用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教学尝试[2]。

如新教材八年级音乐第五单元《音乐故事》中,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单纯的欣赏乐曲,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整首欣赏下来都昏昏欲睡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迎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尝试运用中国第一个以流行音乐形式演奏的民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梁祝》进行欣赏,并结合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发现学生更容易接受,然后再层层深入,最后结合动画电影《梁祝》中的音乐,视听结合、巩固欣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艺术修养。整堂课下来,学生都是精力充沛、兴高采烈的。可见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选用兴趣素材,可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四、根据具体情况,丰富教材内容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应树立正确使用教材的观念,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而创新地使用教材,不依赖课本,超越课本而不脱离课本。根据具体情况,抓住契机,丰富教材内容。如在高中音乐鉴赏《钢琴艺术的奇葩》的教学中,教材中只介绍肖邦、李斯特两位钢琴家,笔者认为可以介绍一下中国的青年钢琴家李云迪和郎朗,让学生欣赏一下他们的钢琴演奏;也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下当红的音乐人周杰伦从小弹得的一手好琴,这样就会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激活音乐课堂。在本课教材中只安排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在欣赏肖邦《革命练习曲》时,笔者认为可选用多种演奏形式进行欣赏,给学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如马克西姆的前卫演奏形式、石叔诚的纯钢琴演奏等。在本课中还可以丰富作品的内容——欣赏李云迪演奏的肖邦《英雄波尔卡舞曲》,既可以了解肖邦的音乐作品,又可以欣赏李云迪的钢琴演奏。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开放性的选择教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音乐课堂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以上的这些尝试,笔者只是根据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将这些尝试进行总结。在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这些尝试相信部分老师也或多或少的应用到了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灵活多变的使用教材,让学生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创建优质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正霞.如何灵活运用开放的教材观来激活音乐课堂[J].音乐时空,2012(6).

[2]周红月.如何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效率[J].都市家教月刊,2014(2).

猜你喜欢
提高教学质量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