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利民
摘 要:课后习题是教材编写者针对单元教学特点而专门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师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活课后习题,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教学风格以及文章本身特点,因文制宜,巧妙运用,必将有助于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本文试从四方面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些尝试:1.强化导学功能,加强预习指导;2.整合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思路;3.把握课文重点,提高教学效率;4.加强拓展迁移,培养读写能力。最后下结论:合理借助课后习题,能使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设计精炼、联系实践、训练到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后习题;有效运用
精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是编写者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精选的能构建学生语文认知结构的基础知识和经验,是教师“教”的主要载体和学生“学”的主要媒介。课后习题则是教材编写者针对单元教学特点而专门设置的各课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它的设计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教师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朱家珑:“课后习题点明了应掌握的基础,或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提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重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是学生掌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以及能力训练的载体。”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每篇课文后面均附有一定量的“研讨与练习”题(一般每课三到四题),难易适度,题量适中,形式多样,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体现了编者对教材文本的深度驾驭。教师们如能准确把握、充分落实并有效使用这些课后练习,必将有助于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忙于向课外查找教学资源来“充实”课堂内容,而现成的课后习题却常被忽视冷落、随意处置——想到时讲,想不到就略;有空时讲,课紧时就略;甚至课归课,习题归习题,把文本和课后习题割裂开来,使之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研究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或者是因为教师本身对语文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精神理解不够而造成的。我们教师应认真对待课后习题,不要自以为聪明弃之不用;要吃透教材,认真钻研课后习题;要在教学中善于激活课后习题,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教学风格以及文章本身特点,大胆剪切,重新组合,因文制宜,巧妙运用,使其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好帮手,让教师教得聪明,学生学得轻松。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强化导学功能,加强预习指导
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如果预习不到位,就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老师课堂内所教学的知识。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认为预习纯粹是浪费时间。还有的学生虽然知道预习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展预习,认为读一遍课文就是预习了。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必须重视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现行教材在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编写上,强化了导学功能,如果教师能加强指导,预习则“事半功倍”。我在实际教学中就经常要求学生围绕课后“研讨与练习”展开预习工作,记录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写出自己的观点意见,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如在教学八年级(上)第11课《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围绕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三个问题预习课文,学生在预习中就基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并明确了作者是运用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通过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典型的石拱桥来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的。但对于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两座桥来重点说明不够理解,特别是在说明文跟记叙文究竟有啥区别问题上深表疑惑。我在掌握了学生有效预习后的学情、明确了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后,把教学重心调整到了对赵州桥和卢沟桥不同类型石拱桥特点的分析以及对说明文、记叙文中描写方法异同的分析上。可见,凭借课后“研讨与练习”的导学功能,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凡是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绝不在课堂中重复分析,而学生预习中疑惑较多或凭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重点加以讲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整合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思路
课后练习可以作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凭借和依据。备课时我们应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导向作用,将这些练习与教学目标有机整合,从而确定教学思路。
如:八年级(上)第13课《苏州园林》,课后“研讨与练习”设计了四题:
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3小题,题目略)
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国石拱桥》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四)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通过分析这四题设置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题一的设置,编写者意在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注意说明文的说明结构;题二意在让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分析,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题三则意在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并了解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对于说明事物所起的作用;题四意在让学生通过小作文的写作,进一步熟悉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这四题由易到难,由课内知识的习得到课外知识的拓展迁移,以读促写,逐层深入,设计巧妙。据此,我将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了解文章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2.理解文章的说明结构,掌握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3.揣摩文章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4.尝试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对某一事物加以说明。并根据此教学目标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
三、把握课文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1.直击重点,把握教学内容。课后习题中不乏这样的问题设计,抓住了它们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如能利用好这些习题,顺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就能避开烦琐的提问和浅析,使阅读整体性更为突显,教学主脉络更为清晰,课堂也更有实效。我在教学九年级(上)第9课《故乡》时,就紧紧围绕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大做文章。“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解决了这三问,也就大致把握了文章内容,抓住了文章主题。第一问,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第二问,借助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描写的分析,明确闰土从一个纯真活泼、无事不知的少年英雄变成了一个迟钝麻木、封建愚昧的“老人”;杨二嫂则从一个漂亮端庄、精明能干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一个尖酸刻薄、自私贪婪的“圆规”。进而通过二人变化原因的深层剖析,回答第三问,使学生明确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导致了中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破产;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严重扼杀;纯真人性被严重扭曲。明白文章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对理想人际关系的渴望。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与课文重难点有密切联系的课后练习题,教学时直接把它们作为学生积累知识、分析课文、师生互动的内容。
2.查漏补缺,深入把握文章主题。八(下)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喂——出来》文后设置了三题,其中第一和第二题围绕小说结尾内容思考“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从哪里来?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并借以发掘文章的创作主题。这个“研讨与练习”的设置对于文本的分析而言无疑过于简单化,缺少实际可操作性。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來充实和丰富问题设计。我在教学中这样增设了几个问题:1.谁在填洞?2.都填了什么?3.他们为什么要填?前两个问题学生们可以在文本中轻松找到相关语句,但第三个问题则凸显了梯度!大到国家机密,小到个人隐私,为什么人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把它们填入这个无底洞中?学生们的思维果然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也更为活跃。然后我继续追问:“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如果有,为什么他们还要采取这样的方法呢?”结论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任何废物都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和方法,如发电公司的原子反应堆废料可以封存,国防部的机密文件可以销毁,大学传染病室里的尸体可以进行无害化焚烧等等。人们之所以这样做,究其原因不外乎两大方面的心理在作怪:1.贪求方便。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可以轻松搞定一切麻烦,何乐而不为?2.从众心理。你填了没事,我难道扔不得?不扔白不扔。在分析了人们将垃圾填入这个洞中的深层次心理因素后,我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如果真有这样一个洞,你会不会将这些东西扔进这个洞里?”以此来考查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深度。最后,我还围绕“五水共治”话题让学生思考:“人们常把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当作垃圾填埋场,这不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无底洞”吗?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我们学生该怎样做?做帮凶,做看客,还是做一个勇敢的斗士?”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报复”的主题,促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四、加强拓展迁移,培养读写能力
1.拓展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应开阔学生阅读视野,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促使自己的阅读水平由量的积累达成质的飞跃。《秋天的怀念》课后研讨与练习四: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比较文字写法与课文的不同点,我就让学生课外阅读史铁生充满哲思的抒情散文集《我与地坛》,体味作者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汲取作者顽强的生命与奋斗的力量。《小圣施威降大圣》课后研讨与练习四: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我就让学生抽空阅读整部小说,把握作品奇特的想象、曲折的情节,明确孙悟空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的性格,学习他不屈的反抗意识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沙漠中心》课后研讨与练习三:阅读作者在《人类的大地》其他章节中的几段话,联系课文写作背景和你的日常生活讨论如何理解“冒险”的意义,我就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法国飞行员圣埃克絮佩里的散文集《人类的大地》,感受作者对友谊、责任、勇气、毅力的颂扬,以及对人类、文明、战争、品质的深层思考。《我的童年》课后研讨与练习三:分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我就让学生阅读《季羡林散文》,了解先生近九十年坎坷、曲折、追求、奋斗的人生历程,体悟他朴实无华、小中见大的独特散文风格……
2.迁移写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写作迁移能力,课后练习中安排了很多随文练笔的训练,意在让学生从句段、立意、布局等方面习得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妙用课后练习,顺其自然地课堂练笔,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围绕课后习题四,让学生介绍自己曾经游玩过的一座园林或某个名胜古迹,尝试通过写作实践掌握在课文中习得的一些说明文知识。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以最后一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于人生之路的规划,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时,通过最后一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改写故事的能力。在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时,根据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让学生结合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历史事实,针对日本作家的言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等等。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课后习题不能生搬硬套,得灵活落实编者意图,让学生愿学、乐学;尊重课后练习主旨,使师生共同创造性地完成对文本和练习更高层次的解读。
总之,教师应合理借助课后习题,使教学目标更明确、设计更精炼、训练更到位,减轻学生负担,提升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