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实践对大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某些高校及大学生出现了对社会实践不重视,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难以实现社会实践的目的等问题,本文着眼实际,提出应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提高高校社会实践指导能力及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建议,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基地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及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大学生社会实践,简而言之,即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进行社会上的实践学习,以提高个人能力为目的,将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社会体验的一种活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现在大体可以分为:教学部门主管的教学性社会实践;由团组织、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自发性的社会实践。
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活动,大学生应当将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该社会实践才真正体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但随着教育改革及教育制度的“百花齐放”,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也越来越低,从而扩大了“社会实践”的外延,将大学生在校外的一切活动均视为社会实践,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1.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之一。高等教育并非应试教育,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在校的理论学习,因校园设施及环境的限制,大学生无法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应用于社会,教学目的无法最大化实现。以法学专业为例,当前大部分高校设立模拟法庭,但与法学教育直接对口的则是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等单位,模拟法庭也仅仅只能提供一种模拟,且方式单一,学生只有到单位去实习,体验,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因此,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检验知识的初级体验,是实现高校教学的目的体现。
2.检验理论的途径。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但又存在区别,大学生只有将理论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抽象性知识无法理解,程序性知识极难掌握,记忆性知识很快忘记等特点,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将所学的抽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对照、比较,感受实践流程,将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己有。
3.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是孕育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现在某些高校的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理论知识滞后,封闭式教育使得应用型人才稀缺。社会实践,能够促成教学、科研、社会形成有机的结合,架起学校与社会的信息交流,改进传统的封闭型办学模式,通过社会实践还能了解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学校可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科研体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意识不强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意识不强的原因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仍然不多;2.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在认识和态度上仍旧欠缺;3.大学生对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二)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当前大部分高校设立社会实践活动,有些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必修课程,有些高校实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表面上,社会实践的时间是相对充足的,但也不乏出现,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现象。表现在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仅为:学生出具证明则可。另外,由于学校在经费上、教师配备上投入不足、且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格,随着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出现了某些高校的社会实践“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等现象。
(三)社会实践在实现“学以致用”上仍存不足
运用理论之最佳方法是:第一时间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予以体验,如果先把理论知识学完,经过两三年后再予以体验,对学生而言,效果并非最佳。“趁热打铁”,“边学边体验”,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方法。
(四)社会、政府及学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重视
根据调查显示,不愿意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单位让大学生负责“打杂”,社会实践没有实质意义。之所以有此现象,根据调查反馈,诸如:“因为学生实习时间较短,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其接手或者处理实际性工作”、“学生之前没有参与类似的社会实践,还是从头开始,不敢一下子要求太高”、“要花太多时间教他们,等教会了,他们就走了”……从这些反馈,可以看出,用人单位之所以不重视大学生的专业实习,缘由不仅仅在于用人单位,高校、社会、政府对社会实践的不重视也系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策略
(一)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
通过平时的课堂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强调社会实践的作用。首先,强调大学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让大学生认识到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及体验理论知识的途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将知识掌握并得以应用;其次,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必须摆正心态,只有认清自我,端正学习态度,在社会实践中虚心学习,主动学习,才能学以致用。第三,强调社会实践过程的重要性,宣传教育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及思考,社会实践只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起点,而并非终点,更不是应付学校的一种形式。
(二)提高高校社会实践指导能力
首先,增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程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课程,作为大学课程的必修课程之一,有相应的学分,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视为未完成学业。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设置相应的指导机构,配备指导老师,建立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老师共同指导模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全程监督,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指导和社会实践引导。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树立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价值观,端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学习态度。第四,高校应当有规划的建立实践基地,建立长期、固定的社会实践合作基地,并有规划的安排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基地应当与大学生专业对口,并提倡社会实践的创新性,不局限于寒暑假、大四毕业实习等,可根据专业的特点安排课程社会实践,如对在校生设置实践课程,一边上课一边实习,在教学内容上给予一定课时的社会实践等。
(三)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首先,发挥当地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作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都给予支持,甚至有些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如美国个别州通过立法规定,大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毕业,一些州还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因此,政府的态度及当地的政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重要。其次,加大社会支持。社会的大力支持,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扩大实践基地类型及方式。可增加实习的类型,从单纯的实习向创业型实习转化,这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传统型的社会实践,大部分为免费服务或者单位适当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生活补助,可设立专项基金,这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传统型的社会实践系建立实践基地或者学生自主找寻实践单位,事实上,可以建立高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模式,由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某一项目进行研究探讨,从大学生入校开始直至项目完成,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时间段。第三,鼓励毕业的校友对本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鼓励高校建立校友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加大对本校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 胡树样,吴满意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 高惠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发展路径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3] 程永生、檀竹茂、时伟:《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嬗变与启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4] 马奇柯:《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湖北社会科学》2013(04);
[5] 华强、李明明:《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困境及对策》,《黑河学刊2011(08)。
注释
①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硕士论文。
②纳入教学计划的实践環节,有课程学分,大学生必须完成后才能毕业。
③非纳入教学计划环节,不一定为专业性实践,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供公益性服务社会,如“三下乡”,“志愿服务”等公益性实践活动,或者勤工助学类型的社会实践。
④学生自发联系实践基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类型,每个高校的做法均不同,有些高校可以计入教学计划实践环节,有些高校不统一纳入,实践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可以与专业对口,也可以与专业不对口。
⑤赵学富:《浅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期刊。
⑥如:某些高校实行“3+1”教学模式,大一至大三进行在校理论知识学习,大四一年全年在外实习。
⑦李禄:《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研究》,硕士论文2012年。
作者简介:刘勇锡(1983-),男,广东汕尾人,法学硕士,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法政系讲师,主要从事经济法、民商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