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士伟
摘要:本文将从当前英语合作学习的概况出发,对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开展初中英语教育。
关键词:英语教育;初中英语;合作学习
引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让更多教育工作者愈发重视英语教育,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影响下,初中英语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实现素质教育与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必须积极寻找和采取有效的英语教育举措。因此,研究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意義重大。
一、当前英语合作学习的概况
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近些年得到了英语教学的大量应用。该模式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主要将小组当成基本的形式,教学互动与人机合作是其主要特征,集体成绩是评价小组的重要依据。客观来讲,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在组内的分工与责任,让学习任务在组内成员共同的努力下完成,是一种互助性的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开展英语的阅读教学时,应要求学生先对本节课的英语课文进行独立预习,寻找自己认为的英语难点和重点知识,随后通过组内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独立预习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通常来讲,进行阅读教学时,合作学习的讨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充分讨论英语课文的标题,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第二,讨论课文的写作特征、体裁、佳句与段落,对学生英语概括能力与鉴赏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第三,全面讨论英语课文的部分单词、长句与短语,让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和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第四,讨论英语课文的作者观点、作者态度、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于事物与人的评价能力大大提升。通过这样的合作英语阅读学习,让每个小组依次把英语课文内容讲述给班级的其他学生,将得到的阅读成果分享给他人,使阅读问题在共同的努力下有效解决。教师则需要适当地将激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使学生可以在合作的动态过程中能够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从而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
(二)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进行写作以前,教师需要把具体写作话题告知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写作的文章结构、英语时态、主要内容等进行讨论和确定,随后在独立地开展写作。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写作问题应及时向组内学生或者教师求助。完成写作后,由组内的学生彼此评价,将写得好的句子画出,对于错误单词和语法也应标记出来。定稿后,将作文交给教师,教师需要认真阅读并给出修改意见,以便学生参考。
(三)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听写教学
开展英语的听写教学时,既可以采用教师阅读、学生手写的方式,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英语单词进行自学,组内发音较为标准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共同阅读,遇到不知如何阅读的单词时询问其它小组或教师,然后小组内部继续阅读。进行自学以后,小组内的学生应对单词进行集体朗读,使其错误的发音在集体朗读中被纠正,完成朗读后,组长需要对组内学生进行听写,听写的内容由组员之间互批,各组统计出容易出错的单词并写到黑板的上面,加强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背英语单词的过程中,可让组内一名学生提问,其他组内学生抢答,增加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乐趣,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由此不难发现,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的听写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增加英语听写的训练量,并在较大程度上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
(四)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对于口语教学,初中英语倡导合作编制英语对话,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学习效果显著,十分适合初中生。例如,某教师在2019年3月教授某节课时,将合作学习运用于英语口语教学中。在学完本节课的其中一段英语对话以后,该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英语对话的内容,自由地排列与组合,把这些现成对话编制成有条理的英语对话,操练自己的口语,并将其作为基础开展合作学习,对英语对话进行自编自演。该教师每节课都会留下五分钟至十分钟用于本节课句型重点的编制与表演,并按照每个小组对话表演的水平适当打分,肯定其表演的优点,并委婉地指出各组表演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鼓励其下次有更好的表现。在一个学期的英语口语合作学习后,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巩固,口语得以充分锻炼,每个学生的口语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结语:总而言之,研究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对当前英语合作学习有一个全面了解,能够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写教学与口语教学中,构建一个师生共同探究、探索和学习英语知识的合作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丽梅.基于导学合作的“以说促写”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以“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为例[J].英语教师,2018,18(01):139-143.
[2] 赖小燕,冯小清,谢燕红.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以佛山市某X中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68-69.
(作者单位: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