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乡土农耕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19-09-10 15:55陈丝巧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承

陈丝巧

摘要:乡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乡土农耕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标识之一。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融入乡土农耕文化,值得高中政治教师的思考。高中政治教师重视乡土农耕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意义,注重运用乡土农耕文化的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方式的采用。本文将从乡土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乡土农耕文化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合理运用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乡土农耕文化;渔家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250-01

中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阳江,是一个沿海城市,有山有海,一直以来农耕文化也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的。然而,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阳江的农村人口流失,农业萎缩,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农耕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承,而农耕文化是农村乡土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摇篮,是乡愁的寄托。我们要传承乡土农耕文化,发展乡土农耕文化,创新乡土农耕文化,让乡土农耕文化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让教育发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特有作用。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关于乡土农耕文化融入政治课堂的一些做法。

1.发掘乡土农耕文化素材

农耕文化产生于广大农村,农村是农耕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农耕文化也是在农村耕作过程中,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过程中产生并得以丰富、发展。农耕文化富有浓厚田园气息,给人质朴、纯净的感觉。农耕文化具有让人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魅力。而且,不同的地区也孕育出了各自特色的农耕文化。阳江,是一个滨海城市,除了有东平、闸坡、沙扒、溪头、河北和对岸八大渔港,在沿海城镇,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渔村。渔港和渔村,靠海吃海,以海为生,在出海捕鱼的生产劳作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渔家文化。在这些渔港和渔村,会有码头,渔船,商埠,渔村,还有具有一身黝黑皮肤的渔民,这些景物与城市的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截然不同。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就可以把渔家文化融入政治课堂。例如,某老师在文化生活模块关于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的教学中,将阳江市东平大澳渔村的渔家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到东平镇大澳渔村旅游参观,参观过程中完成大澳渔村的历史、独特渔家景象、渔家民俗风情、古遗迹和建筑特色,以及大澳渔村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大澳渔村是位于阳江市东平镇的一处明清古渔村的遗迹。渔村历史悠久,渔家文化保存较好,是對外展示阳江市渔家文化的一扇窗口。教师将渔家文化的典型事例融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大澳渔村为切入口,同时还介绍了阳江的闸坡等渔港的渔家文化。教师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渔村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浪潮里的变迁。虽然很多小渔村已经没有了以往的繁华,但渔家文化的影响还在延续着。很多小渔村的村民,男女分工合理,大部分男的出海打鱼,女的在家种田,而且女的还兼顾卖鱼。所以在渔村成长起来的男孩子,很多都熟悉水性,而女孩子很多都善于经营买卖,搬离了渔村的渔民,很多其实还是在从事这一些与渔业相关的职业,这可以说是渔家文化的后续影响。

阳江乡土农耕文化是丰富多彩的,阳江市的耕地面积大,水田,旱地和林地丰富。所以也孕育出不同的农耕文化。教师要善于去发掘乡土农耕文化,将乡土农耕文化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当中,使政治课堂能够做到本土化,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去关注本土农耕文化的过去与未来。教师将乡土农耕文化的融入高中政治课堂,要注意以下注意点:素材本土化,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素材;素材实用性,要挑选符合教材的素材,要有所取舍;教学还要做到提升,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引起学生对乡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深层次的思考。

2.培养乡土农耕文化传承者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口大量离开农村,来到城镇工作,同时,也很多农村人搬离了农村,在城市安居乐业了,导致农村的房子没人居住,耕田没人耕种,农村大部分就剩老人、妇女和小孩。很多农村出现了空心化,没有了往日的生机,萧条得很。农村是农耕文化的源泉,农村的衰败,导致农耕文化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农耕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劳动人民,缺少青壮劳动力,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缺少了有力的传承者和发展者。例如,某老师在上政治生活中关于民主管理的知识,在班级随机抽查现在居住在农村的学生有多少个,一个六十人的班,不够二十个学生居住在农村。这还是一所城镇中学,如果在城市里面的学校,估计居住在农村的孩子是凤毛麟角了,甚至为零。当问及学生什么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村委主任是谁,村委选举和村民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等问题,很多学生都回答不上来。就算回答出来的学生,对民主管理的实践也是缺乏的,所以体验是不深刻的。所以,传承乡土农耕文化缺乏后继者啊!在调查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是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农村人的身份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也跟我们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现状有关。农业萎缩、农民流失、农田荒废,农村的环境受污染、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都在制约农耕文化的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教师将乡土农耕文化融入政治课堂,增强学生对乡土农耕文化的自信。在一次乡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调查问卷中,其中有一个关于乡土农耕文化的优越性的调查结果中,有小部分学生认为乡土农耕文化就是落后文化,认为阳江的乡土农耕文化没有优越性,比不上周边的其他城市的农耕文化,认为没特色,对本土的乡土农耕文化不自信。为了增强学生对乡土农耕文化的热爱之情,某老师在讲授文化生活的《文化塑造人生》一课时,就把阳江的一部旅游宣传片融入到课堂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乡土农耕文化的热爱之情,希望以此来鼓励学生主动去传承乡土农耕文化,做乡土农耕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3.结语

乡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乡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把乡土农耕文化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发掘乡土文化农耕素材、传承发展乡土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是高中政治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旭远,黄薇.实践普通高中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潘海燕,徐运国.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融入乡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行动研究一以高中政治课为例》科研成果,立项批准号.2018YQJK265。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承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