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
【摘要】从文化自信培育工作和高校美育工作的角度,通过讨论认知文化之美和正确处理文化间关系的问题,借鉴儒家文化教人“仁”“恕”, 道家文化“道法自然”,释家文化于因果中“慈悲”,以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提出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应树立教师团队美育理念,加强队伍培训;将美育纳入文化自信培育机制;突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开展具有审美价值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文化主体性意识,开展朋辈教育;贯彻国家文化自信政策,协同社会力量;重视家庭审美教育;强化自我教育能力等。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引导,提高文化传承性、应用性、创新性、竞争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审美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言
习近平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特别加以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教育工作与现实生活中,文化自信是引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件事支柱,是国家向社会主义迈进的重要一步。大学生是高等素质教育的最前沿受益者,作为承上启下的青年群体,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保障力量,只有扎实做好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才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全民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为了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程度,首先应引导学生学会辨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和路径,知晓“以何为美”。审美教育在这个步骤体现巨大的力量。
关于扎实推进文化自信培育与引导工作,素质教育不能与专业教育相分离,任何分割二者的教育都无法为国家输送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2015年9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出台,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在地域上扩大了美育工作学生受众,削弱“功利化美育”势头,希望将审美教育与个体发展科学地、合理地结合起来。高校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从平台上有机会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审美教育,从责任上有义务为社会输送更健全有力的青年人才,从培养目标上也希望为国家培育能将创造性传承下去的栋梁。在重要的意义与宏大的目标之下,美育工作的开展和研究还显不足,相关教育的落实与普及还需进一步加强,本文从高校角度,对如何借助审美教育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展开研究。
1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年强则国强”,文化自信从文化认知起步,由文化实践遍历考验,进而走向文化自强,而文化认知的教育多借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朋辈教育等途径实施。宏观上看,作为教育受众的集合点,大学生在认知、传播、传承、创造文化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从个体发展上,只有踏实奠定基础、“格物致知”,才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潜力。
经过多代人数十年的努力,大学生数量与质量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为何生活中人们仍觉得这个群体在文化自信方面有所欠缺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承认在巨大的大学生群体基数下,存在先进与后进;另一方面正视“文化自信”的概念,如何认知和对待文化才可称上“自信”,只有将原理明晰究竟了,大学生文化自信情况才能被研究清楚。
现存与本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以内容界定、推进路径、落实教育为主,多数从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来文化等方面来阐述,以国内研究居多,国外主要是从文化认同、文化作用等角度来研究文化自信问题。综合文献研究,关于文化自信的教育从高校教育角度应围绕如何引导大学生以积极态度面对多元文化、正确处理文化间关系来展开,细分则如何认知、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中华文化与舶来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
1.1传统文化具足未来意义
在教育体系下,每个学生都在课本中学习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在作业中曾经尝试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生活中。这为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奠定了基础,畅通的渠道是文化传承的第一道桥梁。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持积极态度。首先,传统文化知识在整体上受大学生群体欢迎。在教育、哲学、科技、管理等方方面面对人类文明进步有着卓越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生生不息的力量,吸引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最浅层次,大学生有兴趣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以匿名抽样调查问卷数据为例,音乐、手工、文学、演绎对大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只有3%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或不想学习。大多数学生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艺术表现形式,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表现出学习兴趣。这为大学生傳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其次,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民族特性的来源。调查数据中71%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非常重要”,2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起着一定的作用。引人关注的一点是,没有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起消极作用,这体现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世界发展的作用有了基础的理解和良好的态度。
但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较浅层面,未能从哲学思辨程度进行认知和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载体,需要大学生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摸排传统文化的未来。从这个层面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显然还是不够的。首先,存在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民族文化知之甚少。课堂上单一的教育模式,内容的抽象和理论化,以及对社会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被片面地认识,甚至无意识地抵制。其次,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不足。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持久精神财富的精神追求,然而,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存在偏见,他们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自身的发展关系不大,在无知的情况下不能主观肯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甚至少数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力量正逐渐消失。最后,传统文化含蓄的特性在文化竞争中不占据优势。文化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只有区别、不分高下,但它的包容度往往与伟大程度保持一致,这与短期的文化主导地位竞争不能一概而论。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与民族保持包容,对现代与传统保持包容,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存在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趋势持怀疑态度,以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为耻,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满足现代要求,也不能走向世界。类似片面的观点对于文化自信增强是极为不利的。
1.2中华文化与舶来文化在不同方面各有所长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文化融合是新文化的注定趋势和繁衍之地。无论何种文化都有其优缺点,如何认知和对待它们才是重要区别。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对待新进文化的态度是友好开放的,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对于文化交往的自信态度。积极来看,西方优秀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促进因素之一。本次调查中73%的高校学生认为“文化融合”是未来趋势,没有学生认为“西方文明”将一家独大。其次,大多数学生对西方文化保持理智辩证的态度,既非盲目崇拜,亦非照搬照抄。再次,西方文化是好坏的结合体,我们应立足自身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但仍然存在部分大学生对舶来文化盲目认同。由于西方现代经济、政治、娱乐文化发展起步较早,在多方面具有领导地位,对新一代大学生在尤其休闲、娱乐方面影响深刻。学生在参加万圣节、圣诞节活动增多的同时,对清明节祭祖、中秋节团圆的习俗较为无视。其二,部分大学生对舶来文化底蕴了解不深。应该以开放的胸怀、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吸收借鉴舶来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但不能心怀偏见、未学先判。与经过系统了解后认同西方文明的情况有所不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受调查大学生对《圣经》、《理想国》、巴尔扎克、马克吐温等经典名著 “没看过”的占19%,“偶尔翻阅过”的占53%,“都看过”的仅占8%,更有甚“没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占20%。体现部分大学生对舶来文化底蕴了解程度不高、不够全面,分析也不够理性。其三,部分大学生对待舶来文化过于极端。部分学生依靠其暂时的主导地位深信其高出一等的优越性,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大部分的推崇都属于“崇洋媚外”,没有结合实际内容和情况看待问题,情绪大于判断。由此可见,大学生虽然整体上能够正视西方文化,但是还有小部分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持比较极端的态度。
1.3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存在时代因素差异
在时间的长河中,不同背景环境适合不同文化的主导,这是螺旋式发展、无远弗届的,很难有哪一种文化永远处于主导,永远占据主流。大学生应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脱离实际,主动选择合适的文化方向,而非被“浪潮”推着走。
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坚持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态度。首先,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支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繁荣,实施文化力量战略,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态度比较积极。其次,大多数大学生对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趋势持乐观态度。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现出勃勃生机,现代世界和未来世界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优良道德品质,未来的人类文明将在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中走向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然而,一些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重视和了解程度有所欠缺。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主力军。但是,一些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关注不够,主要表现在为:一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缺乏高度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缺乏信心。我们发现抽样调查中2%的学生“不同意”文化自信对文化力的策略有影响,29%的学生选择“一般认同”。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没有高度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没有全面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肩负传承文化和振兴中华民族中国梦的重任。其次,一些大学生对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缺乏信心,没有把握文化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生活发展的支柱关系,不看好社会主义文化对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
整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对文化自信的认知和学习在日益提高,但仍存在部分不了解、不理解,或者认知层面较浅的情况,还有很长提升空间。
2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升华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理念与生活中都不容置喙,但如何将理念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自我驱动的发展意识,相关教育方式方法还有待加强完善。但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有相关教育例子可考,通俗对学生来说,若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以文化为自信”有所感性体会,那么对“以美为自信”是有通感的。传统中也有许多借由“美”的认知、发展、变化、驱动做文化教育的先例。
本文界定的审美教育指通过哲学思想与艺术形式的培育,拓展对美的多种形态的认知,并将人的品格在思想境界和道德层面的发展达到真、善、美境界,具有实践、自由、情感、创造和超越的特征,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
2.1审美教育是健全青年价值观的直接教育
成熟的青年价值观应做到“知行合一”,审美教育则是最基础的第一步——“知”的教育,认知以何为美,知曉己之未知,明确“我”需要知。只有在思想上发现需求,才能在言行上有所向导。从知晓美到需要付出精力去追求“美”,还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是否愿意放下当下享受进行更高追求,能否抵御留言舆论、追寻自己认知的“美”,都是人生中一定会遇见的挫折,也是决定能否进一步提升的关键考验。如果经闯过诱惑与阻挡,又将成为更加成熟、坚韧的人。
2.2艺术审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突破性提升
艺术是文化最直观的反应,同时衡量个体的审美水平,所以审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体文化自信度。审美意识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特别在高校艺术相关的专业教育提升极快。主流的、新兴形式的艺术家层出不穷,群众的整体审美意识有所觉醒,但审美水平仍参差不齐、容易跟随风向变化。甚至受外国艺术的影响,民族美学的传承更为困难。教育单位应正视艺术审美与文化自信的协同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是与个体生命状态、独立人格、综合素养等紧密联系的。”①
3传统文化审美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协调性分析
如何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冯婷认为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和当代主流文化自信的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当代学生全方位文化自信水平。彭东丽提出高校辅导员应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着手,从日常生活、文化活动角度增强环境美育效用,提高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积极审美的意识。彭美贵提出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教育的建议,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基本理论的研究,有机地渗透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养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3.1“儒”家文化以“仁”“恕”教人
儒家审美教育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规范,通过个体美德辐射全社会,讲究个体对于整体促进的作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理清事物规律,诚实对待自己与他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推己及人,考虑他人且关心社会,追求止于至善的至高境界。
首先,用道德秩序和审美教育规范社会行为思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与道家思想“大道废,焉有仁义”,释家思想“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儒家以入世角色更细致地提出了应对建议。刑罚只予人约束,至多控制住国家的底线,而思想文化的美育才能教化群众,使之认知荣辱、知晓廉耻礼仪,向上突破社会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华民族在儒家文化中传承了数千年,几度领先于世界发展,并成为极少数保持传承的民族之一。
其次,只有实践了的审美教育才有助于文化渗透与认知。《论语》有言,“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指的是那些具有某些道德认知但却没有践行的人,所谓对道德有信心但却实际心中左右摇摆,这并不能称得上有仁义道德。只有通过外化和实践审美人格,才能使大学生获得身心美学的统一,培养才能产生实效。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认识,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和审美价值,使他们能够与国家社会一起同步呼吸、荣辱与共,使青年更好地致力于社会建设事业,实现自身价值。
此外,妥善运用“慎独自省”的思想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君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体现了极强的自律与管束,这种管束不是为了便于被统治,而是融合自然规律,努力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也是文化自信所希望达到的高等境界。只有能包容、客观、友善对待各方文化而不伤己,才是理想的文化思维。
最后,培养兼容并包、以美化人的处世方式。“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观点之一,美育成效的质变性节点便是个体是否主观意识到何为美,何为善。“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君子具有高尚品德和善良言行而为人礼敬。核心思想是人们只需按照至善標准要求自己、践行美育教导,相应名誉财富、社会支持自然会出现,但切不可本末倒置。投靠一个“文化阵营”不是获得尊敬的捷径,而外圆内方、以诚相待、以美化人的处世方式一定能帮助自己和他人走向更为和谐的社会生活。
3.2“道”家文化“道法自然”
老子的道家思想作为道家思想的起源被誉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对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的完善提高等有着深刻影响。其对人与自然本质之美、和谐之美的积极观点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方式。
第一,诚实面对自我的感受,精准控制自己的情绪。根据道家审美对现实形式美和道德美的超越的思想,文化自信亦非为某几种文化而自信,更重要在于浸浴于该文化中时的对内感知和对外从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以自己的德行而自矜才是德修的体现,这样的教育真正内化于本人,在应用时发挥应有功效,不增加交往冲突,也不受外部因素环境限制。内化后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认知文化的当时即展现出得体的认知方式,保持开放态度的同时不被随意控制,拒绝长期具有腐蚀性的,融合有利于个体发展的。
第二,大盈若冲,在保持初心的基础上协助家国建设。道家推崇的“不争”,要时刻警醒自己是否已在当前困难下选择最合适的应对方式。有一些文化美学具有阶段性、时效性,长期看不适应于自身天性,但若短期内其能帮助自己达成成长目标、且不会演变为日后的障碍,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理念,对待文化中的不同群体。
第三,自由与平等是永远不会被忽略的重要美好品质。正视自由与平等的美,既尊重别人的自由与平等,也不以牺牲自己的自由和平等为代价。审美教育还应吸收道家对自由和创造的思想,以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为目标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以期发挥大学生自由创新的发展潜力,进而保障社会成员在从事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对生命的尊重,避免选择性牺牲弱势群体利益。
3.3“释”家文化在因果中“慈悲”
佛教主张以“大悲、大愿、大智、大行”为美,修成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希望培养出慈悲舍得,严于律己,不受外界影响,保持努力上进,能够静心镇定,智慧圆满的信徒。虽被归于宗教,但释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一些思想和教育也对当代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其一,动态变化的思维方式值得借鉴。在佛家文化中,观世音菩萨备受礼敬,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当(众生)当以佛身得渡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一切众生都是累世“冤亲债主”,但未来佛亦是“一切众生”。对于文化来说,并非“摧毁”过民族的就是低劣的文化,而是当国家百姓能正视文化优劣、不再为之左右、了结前情纠葛时,民族成为了更好的集体。
其二,兼括终极目标和现行准则的教化进阶模式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培育。佛教中佛是圆满的,菩萨是完美的,此二者不能从现实群体中完全对照,但现实有“僧”,作为阶段成果,“僧”已经展示出不同于非信众的特性,更何况居士五戒,沙弥十诫。反复训练和细致划分对于文化教育的作用的显而易见的。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应正视不同学生处于不同阶段的现实,对文化自信程度较低的学生以文化认知教育、归属感引导为主,对稍高程度学生要求明确辨别言语行为背后对应的文化理念、前进方向,最高程度者应结合个体与实际环境,做出合理适应自身发展的规划抉择。
其三,学习掌握文化中“信”与“知”的内在关系。如果对于文化先信后知,容易因主观判断走入误区;如若先知后信,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停滞踟蹰。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青年学生对于共产主义文化的“知”与“信”都无比重要。在“知”之前,不偏颇“不信”;在“信”之前,扎实做好“知”的过程。教育者应严格以理论要求自我约束,获得学生认可,带领认知文化之美和现实意义,成为学生成长路上可对照的示例,培养真实、自然、对文化兼具理性与感性认知的人才。
3.4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共同辅助文化自信的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多个朝代,走过百家争鸣,还创造过许多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文化之美。其中对于文化的发展愿景、如何与其他文化兼容共处的思考,在如今文化融合的时代里依然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也应从多种审美角度接受群体内不同的需求,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尊重自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思想看待世界发展。
孙子的人本思想对于文化评判具有启发作用。文化在人类社会的适用性,应着重考量其对于人类整体的保护和影响。尊重人的价值的文化能在环境变化中坚持保护人类发展的内核不变,而物化部分人群的文化则会在现实变化中扩大侵蚀圈,最终形成巨大伤害或被抵制放弃。
管子的“法与德并治”思想为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思路。重视环境育人的成效,一方面按类别了解学生群体的特性、特点,根据大学生心理变化规律,结合其感兴趣文化中积极正面的点,拉近双方距离,引导大学生对事物矛盾加强认识,从而进行审美辨析,进一步掌握文化的相通性和差异面。另一方面积极在社会上铺展文化自信教育和示范典例,形成民族文化和细分文化特色,完善内循环系统,加速文化自信相互影响。将审美教育凝聚为群体对相同审美文化的归属感和创造原动力。
4践行审美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程度的建议
(一)树立教师团队美育理念,针对新时代下文化自信教育工作加强教师培训。文化自信教育作为新时代环境下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尚未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对于高校教师也是全新考验。本项目培养意在加强学生文化自信,而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培育审美人格,首当其冲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和教育理念着手,只有教育决策者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审美人格培育理念,审美人格培育才能真正付诸教育第一线,以便引导学生正式美学需求,以中华文化为自信。首先,教师队伍应带头加强自身建设,渗透强化文化之美的教育理念。只有在意识方向上有所领先,及时、广泛探索文化教育融入课堂(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等)的方式方法,才能在信息渠道繁多的情况下,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可替代性。其次,坚定新媒体载体的功效性,辅助完善教学维度。应当重视移动端对于文化宣传的可送达性,根据重要性、载体适用性的考量,将以往无法完整教授的知识尽量授予学生,但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虚拟世界,在现实世界仍是主流的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当面处事、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传达人文、自然之美增强与现实世界的情感纽带。挖掘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匹配与创新。
(二)高校教育将美育纳入文化自信培育机制。真正的文化自信令学生能有所方向、知美行美,高校应注意引导其充分认知文化,令学生掌握客观的、系统的、有对比性的认知文化的思维方式,并制定相应测量标准,建立线上下结合的预测机制、逐步深入的内化机制、动态的资源调配机制、完整的协同专业性育人机制,最终培养出有意愿、有能力建设国家的青年人才。
第一,建立结合同学与网络的预测机制。因为存在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预测机制中也应同时涵括对二者的观察,这个巨大的工作量很難由某部分高校教师完成,应当及时建立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网状渠道:以班级干部-寝室反馈为基本脉络,穿插学生骨干,保持家校联动,结合与本人的直间接辅导,了解同学文化偏好方向、生活朋友圈活动内容,鼓励同学在安全、健康基础上深入认知各类有闪光之处的美的文化,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理想追求妥善规划,同时对非常规性活动或巨大转变保持警醒。
第二,内化机制应包含心理激励机制和价值认同机制。对积极审美的文化认知、文化创造进行合理激励,以评促建,但注意区别激励型因素与保健型因素,避免学生将兴趣活动仅仅局限于重大激励活动范围。通过互动形式提高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可度、归属感,体贴文化的发展与不足,为民族文化价值自豪。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虽然都具备相当的重要性,但长期来看有延迟满足与即时满足的区别,前者难度更大,若非对价值认同程度较高,很难在长时间段的努力中保持高专注与高水平。
第三,对于有助于提高文化自信的审美教育建立动态资源调配机制。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端均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和分配资源。通过加大宣传文化自信工作重要意义,争取扩大文化自信教育工作团队,吸引社会资源。同时,关注文化自信高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前沿性成果,做到相互呼应、相互支持,提高文化自信资源利用率。此外,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受教育学生中“两端”的学生群体,为具有高度文化传承、文化创造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锻炼机会,为此前相关教育比较缺失的学生“查漏补缺”,激发主观意识,争取教育资源。
第四,规整协调统一的思想政治与专业育人机制。高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将文化自信与专业教育分离的,同样,文化自信引导也必须落实到教育体系当中,与专业教育协调进行。同学也只有认识到专业能力对于国家发展、学科发展的创造性,才能对自己和专业保持自信,并提出更高自我要求,学科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点点滴滴,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共同构建。
(三)突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最古老的高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自成脉络,独具体系,其主体大致由孔儒思想、老庄哲学、释家佛学、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国传统的审美教育体系是一种基于中华礼乐文化体系下美学与文化统一的教育体系。“天人合一”的通识教育体系是培养精通天文地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六艺的全方位人才。这种办学制度更接近今天的多元素质教育,而不是那些只知道如何在刻板印象中保持封建统治的学生。在新时期,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广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应该广泛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当今大学生的“文化骨干和精神”。
(四)积极开展具有审美价值的校园文化活动。首先,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意义,组织学习讨论,配合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设立符合社会主义文化、时代特征和学校色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创新总结时代美育的学习成果,积极参加文化实践活动,以言行示范将高校教育内容传播推广开去。其次,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的元素,组织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中含蓄的、持久的文化,促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此外,把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纳入学术活动体系,规划并有意识地组织如传统文化讲座,学术报告,阅读会和高校传统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学生在学习和感知经典过程中的文化信心,将理论与生活结合起来。
(五)增强大学生文化主体性意识,以“审美”先进带动后进。学生由于成长情况相近,群体内区别相对较小,能够相互理解生活和思维方式,互帮互助有利于个体走出思维困境。高校要重视朋辈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文化主人公意识,不推卸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也不强迫以己为中心,合理看待审美多元,在尊重独立的基础上融合形成个人文化特色。
(六)贯彻国家文化自信政策,协同社会力量,逐步放宽讨论弹性,将审美教育贯穿全过程。社会共同营造以德为先、以善为美、充分尊重他人与自己的育人氛围,创新宣传手段,以贴近现实生活的、幽默有趣的形式提高群众意识,认识高度文明生活给生活质量带来的实质提升,提高群众对于文明生活的自豪感,营造有利于文化自信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大社会美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文化从业人员待遇,重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和设施建设,牢固艺术美学和文化思想传达的纽带性,增强审美教育体验感和以美育人的实效性。
(七)社会工作岗位加强对员工审美人格的规范与要求。公司与管理者加强企业道德的实践,将企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文化创造结合起来,加强员工对于文化认知、审美思维的考察和培训。提高社会对于求职者文化自信的要求,通过市场竞争对文化审美障碍群体进行筛选教育,既提高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关注度,也促进了企业加强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协调一致。
(八)重视家庭审美教育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后盾。家庭是个体审美教育的启蒙场所,人们从家庭相处认知人际交往文化,从家庭活动认知审美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意识带入成年后的社会活动。宏观上,社会应提供更多场合的家庭教育宣传、适合亲子的文化美育场所;微观上家长也应认识到美育在未来社会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对文化和美学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美育方式,营造以优秀文化为自信的家庭氛围、配合学校、社会等开展的审美教育活动。
(九)强化自我教育能力为文化自信持久助力。自我教育能力分为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驱动能力,前者包括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后者涵括自我激励和调控能力。总的来说,文化自信教育工作,最终要培養学生的认知、评判能力,对待个人理想的激励、克制、调控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外界教育奠定基础,但最终需要学生在不断实践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内化沉淀,形成自我教育的良性循环。
5文化自信工作道阻且长
得益于数十年的义务教育普及,“文盲”的痕迹逐渐被时间洗去,由此可以乐观地做出预判,困扰当下的“美盲”难题也能通过人类孜孜不倦的努力、积极向上的追寻得以度过,中外文化的“美”终究会洗尽铅华,浮出水面。过去一个阶段是“自由”“个体”概念迸发的阶段,“不患丑而患相同”,在审美与包容中探索着合适的分寸。这是时代和教育进行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合理现象,也是文化自信的阶段性体现,只是不应在这个转型阶段停留太久。如何完善教育方式是现阶段文化自信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期引导学生将审美从纯粹艺术载体层面提高到结合思想思维层面,彰显主流文化的审美价值和现实贡献,全面地、深刻地认知不同民族文化,乐于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对待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文化自信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情况、抵御刺激性文化的腐蚀作用,同时为增强文化创造性、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奠定基础,也相信文化自信教育工作在未来会逐步体现前瞻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方晴.青年文化自信与审美教育的关系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3):105-113.
[2]栗嘉忻,娄淑华.新时代高校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5):138-141.
[3]冯婷.文化自信视域下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35(03):150-154.
[4]王超.从文化自信看现阶段大学生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8(09):231-232.
[5]耿甜甜.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6]陈彦如.“文化自信”视野下当代高校美育教育的建构与反思[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8):139-140.
[7]涂一昂.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D].湖北大学,2017.
[8]薛玉成.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养研究[D].南华大学,2014.
[9]黄秋生,薛玉成.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2):110-113.
注释
①《王进玉:美术教育不等于美育》新浪网,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