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华 刘雪艳 程玉凤
【摘要】心理活动课虽然称为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心理活动课有其特殊性。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活动能否称为教学活动都值得怀疑。”这种观点强调心理活动课的特殊性,固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心理活动课;质量教学
引言
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课,就必须遵循课堂(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学的规律。既不能以心理活动课的特殊性而否认教学的普遍规律性,也不能以教学的规律性而忽视心理活动课的特殊性。心理活动课的常规教学和教学改革,要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符合心理活动课教学要求的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如果不承认心理活动课是一门课或没有科学教学理论指导的上课,就会造成心理活动课教学的随意性、混乱性和教学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1“心理活动课就是体验课”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有人认为中学的心理活动课就应该是心理体验课。诚然中学的心理活动课不应该只是心理学知识的灌输课,但也不应该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单纯的情感宣泄课、动机激发课、需要满足课、个性张扬课、态度端正课。那种没有认知作为基础的体验课或没有情感升华、个性导引的体验课,只能是浅层次、即兴、短暂的一种体验。心理活动课所强调的体验是一种以自我的情感体验、价值体验、行动体验为主要内容的自我探索过程,这种自我的体验和感悟,自助和互助过程,不能只重视非理性因素,而忽视理性因素;不能只重视自悟,而忽视觉悟;不能只重视诱导的功能,而忽视教导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究竟是先体验后认知,还是先认知后体验;究竟是在体验中认知,还是在认知中体验;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去决定,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那种内容或性质的体验,都不能脱离认知的因素和理性的思考。“由于理性是人的最高属性,因而人必须按照深思熟虑所选择的目的,用理性指导其天性。”心理活动课不能为体验而体验,为认知而认知,要情理交融,知行结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言不由衷,行不由己。
2“心理活动课就是问题诊断课和行为矫正课”的认识。
中学的心理活动课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教育,重在指导。因此,心理活动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把发展性作为心理活动课的主旨,辅之以补充性和矫正性的教育辅导。如果将心理活动课完全视为问题的诊断课或问题行为的矫正课,就可能混淆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界限。在教育对象上就不是面对全体学生,在指导思想上就不是立足于发展。所以说,中学的心理活动课的是以创造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而不是以矫正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目标的。
3“心理活动课的活动就是游戏活动”的认识
人类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其不同的活动形式,在婴幼儿时期,游戏活动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主要形式,在青少年时期,学习是他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主要形式;在成年以后,劳动则是他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主要形式。但是这并不妨碍游戏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继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虽然仍然可以运用游戏的教学形式,但是,游戏的智力价值和科技含量必须提高,游戏的结构、主题、内容、密度、强度、难度,必须发生相应的改变。否则,学生就会感到是“小儿科”,势必会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在游戏的选择、编排、组织上下功夫,在除了采取游戏以外的活动上下功夫。游戏是心理活动课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惟一的形式。
4“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情境就是模拟情境”的认识
现在热热闹闹的心理活动课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一般都是模拟的情境,假设的条件,扮演的角色,虚拟的结果。这种模拟的教学情境和案例教学,可以达到直观、形象、省时、高效的效果。但是,一味地采取这种形式,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模拟情境毕竟不是真实环境,假设条件毕竟不是现实情况,间接经验毕竟不是直接经验,虚拟教学毕竟不是现场教学,如此种种原因完全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的心理活动课不能只是在课堂上煽情,在游戏中成长,在自赏中体验,在模拟中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油田、农村、社区,走向弱势群体,走向英雄模范人物身边,走向平凡百姓中间。
5“用心理学科课的教学结构等同于心理活动课教学结构”的认识
心理活动课既然是一门课,其课的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结构是体现教学思想,反映教学进程、教学节奏、教学环节的一种动作方式。心理活动课教学结构不同于学科教学的教学结构,也不同于其它学科活动课的教学结构。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结构依据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形式,活动的性质、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对象、活动的条件的不同,其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结构也可能不同。我校提出了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结构模式,即,低年级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结构是:热身运动创设情景 活动体验 共同分享 归纳总结;高年级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景 心理激蕩 自由宣泄 共同分享 归纳总结。
依据学科教学课堂结构的基本原理,从激发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评估检查的六个环节出发,心理活动课教学结构的设计,从其形式上遵循导入环节、展开环节、应用环节、结束环节的一般程序;从其过程上按照激发动机、揭示主题、活动体验、分享成果、反馈升华的五个阶段组织活动。但具体到是知识中心设计、学生中心设计,还是问题中心设计;是认知性课程设计、情意性课程设计,还是体验性课程设计,其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结构设计,还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中学的心理活动课需要探究的问题还很多,伴随我们不断的教育实践,中学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水平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