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军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高效使用课堂40分钟,是一门学问。对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周目标,小任务,课堂之事课堂毕
制订好周计划,规划一周教学内容。我注重设计好周计划,包括每天课上教学内容、自习课辅导、课后作业。简单写一写,列一列,心中有数,合理地高效地使用这一周的8节课。
随堂练习宁少毋滥,课堂之事课堂毕。课堂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教师进行纠错和指导,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設计课堂检测内容。我会估算着孩子们做题时间和改错时间,来确定检测试题的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完成。举个例子,就像看拼音写词语的检测,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并在我的帮助下改错,改错之后会再次听写,巩固知识。
控时间,小助手,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有的孩子会很麻利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剩下的大量课堂时间无所事事;有的孩子则拖拖拉拉,贪玩,耗时太长。有的孩子练习正确率很高;有的孩子错误率高,错题连篇。这些是很现实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是严格控制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观念,在课堂上有一种紧迫感。我在课堂上,无论做什么练习,都会调好电子白板上的“时钟”倒计时,规定孩子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孩子们有了时钟的督促作业完成速度快多了。再表扬又快又好完成作业的孩子,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孩子们磨蹭的习惯。
二是前置作业,让每个人有事可做。很快完成作业的同学无事可做,就会做各种小动作影响课堂纪律;还有我一个人在课堂上批改课堂练习,孩子们也会无事可做。这些时间被浪费了,怎么办呢?我开始思考让能力在不同层次的孩子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于是,我上课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布置作业,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这样提前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就可以写作业。另外,我在网上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杜伦大学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让孩子当“小老师”教其他的孩子,每周一次,每次20分钟,结果,两个人的阅读、写字和算术能力都有进步。看来,“小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我将“小老师”和小组学习融合在一起。分小组是很费脑细胞的,老师一定要考虑好每个孩子的学习水平,小组内一定要有一个学习好的孩子带着几个学习次的孩子,一定要有一个管理能力高的孩子带着几个课堂纪律欠佳的孩子。每节课我都会先教会各个小组的小组长,也就是小老师,让这些孩子当我的小助手,然后,这些孩子去当小组内的小老师。他们会到组员中,帮助他们学习,批改他们的作业。孩子们的潜力无限,他们批改得通常比我还要认真,讲解得比我还有耐心。让我更加惊喜的是,也许是同龄人的原因,孩子面对小老师的讲解,似乎更能理解。一方面,这些小老师,在批改的时候自信满满,又巩固自己的所学;另一方面,孩子对接孩子,效果有时候出乎意料,讲的认真、明了,听的理解、认真;同时,这也大大减少了孩子们的等待时间,真是一举多得。
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四十分钟,在课堂上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是教学实践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流亭春雨小学)
责任编辑:周广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