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高效课堂策略探讨

2019-09-10 14:15陆月婵
成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习惯兴趣创新

陆月婵

摘 要: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研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略,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惯;思维;兴趣;创新

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决问题不仅考驗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考验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等。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摆正教学态度,利用好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1 认真审题,培养良好习惯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叙述语言多为书面用语,小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也就意味着解答题目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弄清楚题目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题。审题就是去阅读题目,理解题目,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到底讲的是什么,所讲述的事件过程是怎样的。要清楚的知道哪些是给出的信息,哪些是要解决的问题,哪些信息是我们可以直接获取的,哪些信息是我们可以间接获取的。不仅要去阅读,还要根据所理解的内容,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线段图等辅助工具,将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具体的表现出来,将题目变的简单化,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的去理解和学习。例如,有这样的一道解决问题:教室里有10个男生,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2倍,一共有多少个?从题目中我们要分清哪些数据和信息是和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哪些是和问题有着间接的关系的。一共的人数是把男生和女生合起来,那么我们需要知道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就可以了。从信息中我们已经知道男生有10个,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求出女生的人数,问题就解答出来了。所以通过这种对于问题的转化,从题目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很多时候学生不会解答某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不够,对于其中的数量关系认知不够清晰。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会审题就相当于解答出了一半。

2 画线段图,寻找解题思路

探究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不明白怎样解题,习惯于模仿例题和教师的解答方法,遇到练习过的类型能解答,换了类型就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因此,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推理方法,借助于表格、情境图和漫画等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画线段图的能力。在教学简单的解决问题时,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教学生画线段图。一般说,学生会正确地画线段图,就能解答问题。特别是那些比多、比少及倍数关系的题目。如: 篮球有90个,篮球比足球少20个,足球有几个?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就能清楚地看出要求的是足球,知道足球是较大数,这样学生就不会一看到“少”字就用减法计算,而是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解答。能正确地画简单解决问题的线段图,对于学习复合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复合解决问题时,更要让学生根据题意正确地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就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借助线段图就能正确地列式解答,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 一题多变,诱发创新思维

教学解决问题时,将解决问题进行一题多变,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诱发学生发散思维之目的,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果园里有苹果树60棵,梨树的棵树是苹果树2/5,梨树有多少棵?教师讲解题后,让学生完成这道题,然后改编成另外的解决问题。

1.果园里有苹果树60棵,苹果树的棵树是梨树2/5,梨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苹果树60棵,梨树的棵树比苹果树少2/5,梨树有多少棵?

3.果园里有苹果树60棵,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少2/5,梨树有多少棵?

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自在地开展思维活动,这样即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变中思维,学中应用,即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解题思路。另外,还可以给出部分信息与问题,要求学生补充相应的信息进行多样化的练习,通过师生讨论,学生大胆独立尝试,都能提高解题能力。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都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一种途径,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求异创新。

4 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解答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解答解决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实的生活材料,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丰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对生活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成为有数学头脑的人。例如:在教学“利息税的计算”时,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到附近银行了解储蓄有关知识 ,并帮助爸妈算一算各种存款所得利息和利息税是多少的活动。比较怎样存款收益最大?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方法,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途径和方法,最根本的是离不开思维的训练、生活的阅历、求学的精神。在小学解决问题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因材施教,努力探寻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规律和方法,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李祎,钟绍春,周拓.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128-133.

猜你喜欢
习惯兴趣创新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