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保华
我的青春献给了“国防绿”。在被俗称为军转干部的第二个“青春期”的转业阶段,那一年,我从一身“国防绿”换成了一件“平安蓝”。
入警实习半年后,我被破格任命为车道沟南里社区民警。为了管好这个社区,我虚心向老民警请教,向优秀社区民警学习,并建立了“社区居民微信群”,这在当时还是很有开创性的。通过微信群,我搭起了一条随时和居民沟通的桥梁。
2017年4月,通过微信群发布失踪人员照片,我帮助一位走失了三天三夜、已经81岁的老奶奶找到了家。看到他们家人团聚,脸上露出了微笑,我感到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我看来,居民的事无小事,事事牵涉到家庭的幸福。
2017年8月12日下午,我刚下班回到家中,就接到社区居民一个电话,“小段呀!刚才有三个年轻的小伙子敲我家门,要我身份证,还在我家门框做了记号,鬼鬼祟祟的,不像什么好人!你快来看看吧。”随后,接二连三收到居民的举报。我立即骑上自行车赶到社区,带领保安员挨个楼房查找,终于从一个饭馆老板那儿得到了消息,这些人员计划第二天早上,在这里给老年人免费发放鸡蛋。试想,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第二天早上,我及时赶到,对三个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录,发现其中一人有诈骗前科。我及时制止了他们骗取老年人身份信息的活动。此事在小区迅速传开,居民对我大加赞赏,对我的信任度也提升了。像这样的事,我去的多了,居民报110的次数自然就少了。
入警一年后,我转正了,也通过了执法资格考试。2017年年底,我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评为年度“十佳社区民警”,荣立三等功。从此,我进入了“青春”奋斗期。
2018年3月中旬,有居民報警,一位77岁、行动不便的老大妈连续多日躺在自家儿子门口,却不得进门。民警多方劝说,她的儿子就是不理这茬儿,因为她的儿子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最终,老人流落街头。看着老人憔悴的面容和失望的眼神,我于心不忍,决定管管此事。经过多方协调,我们将老人送到了政府指定的一个敬老院。老人这回有了一个安全的归宿,社区居民这下对我更熟了。
2018年9月7日早上7点,我接到社区王大妈的电话,她说一位外地亲戚的女儿前天进京后失联了。随后,失联女孩的妈妈又带着哭腔给我打来电话。她女儿刚满19年,为了看某明星的演唱会,瞒着父母和老师来北京。没想到下火车后即失去了联系。她的爸妈连夜开车来到北京,然而到了北京,又不知道去哪里找。情急之下,他们通过亲戚找到了我。了解这件事后,我立即报告所里值班警组,查询其女儿的活动轨迹。很快,我们确定了女孩在朝阳区的具体位置。我立即开车赶到现场,和朝阳分局的民警一起找到了这个女孩。庆幸的是女孩并未受到伤害。看到他们全家团聚了,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现如今,已有4年警龄的我,虽然年龄上的青春期和入警之初的“青春期”都已经过去了,但我作为一名社区民警,保持着青春的冲劲,已然成为了一种工作习惯。
(作者系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万寿寺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