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婕
摘要:中国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古人十分重视书法教育,虽有求仕、显名的实用目的, 但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提高修养品行的一课。近代的教育制度,也曾设有专门的习字课。我国目前书法教育的现状如何呢?现代书法教育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制度要求呈现出了明显的时代性。本文是对以本科为目的的书法高考培训现状的几点反思。
关键词:书法教育;高考培训;现状分析;反思
书法高考培训是教育体制下催生的一种特殊教育方式,因而有其特殊的自身发展规律,书法高考培训对书法的影响当然有促进的一面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阻碍书法健康有序发展的一面。当前书法高考教育存在的现状是:
从招生学校方面来看:
(一)设置书法专业的院校数量日益增加,除美术院校外,很多综合类的院校也开始设立书法专业,这充分显示了书法专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截至2018年全国约有15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书法专业;
(二)书法教育制度逐步成熟,书法本科、硕士、博士课程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全国约有80所高等院校招收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约有16所高等院校设有书法方向博士点;
(三)书法专业具体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较之前盲目混乱的状态有了很大改观,相当一部分知名书家与学者编写了大量适用于高等院校的书法教材。课程设置较为科学和全面,主干课程涵盖书法史论、书法演变历史等专业理论知识,辅助以中国画教学、篆刻技法、文字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诗词格律、文化常识等周边学科;除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设置有大量的技法课程,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大量临习、研读历代经典作品;
(四)书法专业硬件条件规格相对较高,均设置有固定的专业教室,给学生进行临摹创作和学习交流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五)书法专业教师水平稳步提高,学历水平明显上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管齐下,教师队伍年轻化;
(六)虽然书法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不可辩驳,以书法高考为起点的书法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作为已经通过高考选拔的书法专业学生本应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采取有所思考、有所侧重、有所选择的学习方式,但事实是,许多学生仍然使用平均用力、简单临摹的初学方式所碌碌无为的度过了大学四年。
从学生情况来看:
(一)学习书法的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开始接触并学习传统书法;
(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学生书写水平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类:其一,少部分学生已有较长的书法学习经历,因而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好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力,能够较快的掌握不同书体的基本特征;其二,大多数学生则只是试图通过书法考试获得大学入学资格,基础知识的欠缺通常需要利用加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然而高考严格的时间限制显然与这样的客观要求相矛盾,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相关作品的理解,对作品之所以呈现出的特殊精神面貌的哲学和思想来源不甚了解,甚至对字帖内容不清不楚,只是照猫画虎式的模仿;
(三)学生对书法的具体学习也受到其他学习内容的挤占,例如数学、英语等课程,学生精力有限,在最终的高考中容易顾此失彼;
(四)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只被定位在“写字”的层面上。并不了解书法与写字的本质区别。书法是以中国汉字为发生和存在基础,以中国特有的笔、墨、纸、砚为创作工具,表达中国美学思想和审美方式一种特有的艺术门类。而写字与书法有本质区别。写字是以传达书写内容为主,以审美为辅;书法以审美为主,以传达书写内容为辅。写字教育强调的是规范性;而书法是通过汉字这一载体,表达一种文化。因而书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书法教育应当是将这种文化的、审美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以书写为渠道传输给学生。
(五)由于书法高考的考试应试性,学生在学习中被要求按照临摹加创作的学习方式进行。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大量认真的训练之后,能够较为准确的临摹出经典书法作品。但是对于给定内容创作,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临摹创作两张皮这种令教师和学生都棘手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深层原因在于临摹中没有把握好书法的内在规律。书法学习中临摹只是个手段,目的是认识书法用笔、结字、章法、风格等等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各家各帖之中的,这就需要通过各家各帖去比较,然后再加以分析、研究,才可以做到。学习中,应该把临摹和创作相联系,交替进行,对待不同书体也应如此。
(六)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由于高考书法的目的性,学生的学习充斥着功利性,通过分析不同学校历年的考题设置,在学习中重点临习某种风格的字帖,甚至只对某一本字帖重点用力,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在应试教育中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在接下来的本科专业学习中依然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只会导致书法水平的停滞不前。
从高考培训方来看: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完全依賴于书法考试的考试内容。忽略了学生的个体个性,更重要的是破坏了书法的系统性、历史传承性以及整体性。相关书法理论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书法知识。并没有深入到书法史内部,很多学生通过了书法高考选拔进入大学之后甚至不清楚书法的发展脉络和书体的演变历史,不能清晰准确的表达出不同书体的显著特征。更不用提自主鉴赏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特征及欣赏代表作品。先秦书法的古雅,魏晋书法的韵味,唐楷书法的森严,明清书法张扬,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甲骨文的力道、金文的凝重,大篆的朴拙、小篆的规整、隶书的柔美、楷书的严谨,行书的灵动到草书的狂放,这些中国书法所包含的直逼人心的力量,在不少高考书法生眼里只是无奈的抄写。
(二)教学方法以高强度、封闭式的练习为主,学生对书法字体字形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书写习惯和肌肉记忆,并不能真正体会到经典书法作品所蕴涵的书家情感和内涵,以及作品中出现丰富的线条和字形变化的原因。正是由于如此简单机械的培养方式,使得部分学生在通过考试之后彻底松懈,甚至对进一步的书法学习产生了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
(三)教学结束之后往往出现学生书写面貌千篇一律的情况。北方书法常以雄强的面目出现,而南方书法则以柔美婉转的姿态出现。在高考阅卷中甚至出现一个培训班学生书法面目类似的尴尬局面。然而书法是一种精神性和实践性统一的艺术门类。“笔墨当随时代”书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素质全面的书家、创作更多的表现当下审美思潮和精神面貌的作品,而不是毫无艺术思想和表现力的写字匠。
(四)教学目的的功利化。与古代书法教育相比现代以高考为目的的书法教育极具功利性。古代书法教育是一种传承的教育。这种传承除了在官方学校教育中存在,还有在家庭式和社会式的私学中存在。书法是古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六艺”其中“书”便指书写教育。书法教育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形式,不论官学私学,都会涉及到书法教育。作为童蒙时期的书写教育就是“书写教育”,一般将这个任务放在小学阶段去完成。书写可以说是当时唯一的通信手段,因而书写具有极强的熟练性和连续性。更容易出现书法大家,书法大家的出现将识字书写教育提升到了一个书法专门教育的阶层。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有家庭教育,几代人气质和文化的沉淀岂是今人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贵族大户往往收藏很多历代名人书画,其子弟有条件看到大量名家作品收藏等。相比于古代口传心授的书法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机械临摹、平均用力的教育方法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
(五)书法教学的平面化。熊秉明先生曾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许多书家儒、释、道、老庄等传统哲学思想的直接外化,蕴含着中国独特的天地人文世界观,体现了传统文人誓死捍卫的心灵净土。中国书法与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建筑艺术、文人文化等更是有着密切的呼应。因此,要想学好书法必须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支持,在书法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深入的挖掘书法自身丰富的因素,为书法教育的生存寻找更多空间。而事实却是,高考书法教学仅仅局限于对技法的了解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深层因素。
综上所述:书法高考培训是以本科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本科书法专业是书坛的基础,是未来书坛最有生机、最有活力的力量。观其学习,可知未来书坛的动向、审美理想。随着书法高考人数的不断攀升,学习热情的不断提高,如果能切實做好书法高考的选拔工作,对促成书法学科化、专业化甚至国际化都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超,当今书法高考与高校书法教育联系性思考《中国书法》杂志社 2014年05期,
[2]戚娇娇,以高考为例谈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培养《江苏教育》 2017年13期